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古各家学者便立足于语言本体,对汉语音义关系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声训、右文说、因声求义。到了近代,出现同源词的概念,80年代,专家学者关注同源词的语源问题,王宁先生在同源词意义研究上提出了义素二分法,同源词的研究进一步成熟。根据前人对同源词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皮”声符的同源词进行实际系联。
【关键词】音义关系;同源词;义素;“皮”声符
一、同源词研究历史
自古各家学者便立足于语言本体,对汉语音义关系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声训、右文说、因声求义。
汉语词源的研究开始于先秦,当时只是个体研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汉代出现了一些涉及探源问题的书,如刘熙的《释名》、班固的《白虎通》、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些书大多运用声训的方法探寻汉语的语源。声训即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释被释词。
右文说是指根据形声字的声符来推求词义的一种学说。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可见当时已意识到从“臤”得声的字在意义上有联系。与声训相比,右文说确实前进了一步,通过对拥有相同声符形声字的系联,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词语的源流关系,对后世同源词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代是我国训诂学发展的兴盛时期,清代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古音的研究成果引入训诂领域,对音义关系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清儒的贡献在于突破了形体束缚,以声为纲,拓宽了同源词系联的范围。
近代,产生了同源词的概念,章炳麟、高本汉等学者对词的音义关系作出了新的贡献。章炳麟的代表作是《文始》,提出了“变异”、“孳乳”的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力先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吸取前人的研究教训,写成了《同源字典》,王力先生对同源词的定义为“凡音义皆近,音近义近,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同源字”,此处“同源字”即“同源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专家学者对同源词有了新的定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力先生的义素二分法。王宁先生在同源词意义研究上提出了义素二分法,意在区别词汇意义和词源意义。“词汇意义是指词的概括意义,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词源意义指的是同源词在滋生的过程中有词根(语根)带给同族词或由源词直接带给派生词的构词理据,是词源学的研究对象。”她把词义的内部结构分为类义素和核义素两个层次,将同源词意义关系的公式表示为:Y[X]= /N+[X]/+/H/(/N/表示类义素,/H/表示核义素)如:
例字=/类义素/+/核义素/——词汇意义(概括义)
遘=/行路类/+/交合/——在路上相遇(相遇)
媾=/婚姻类/+/交合/——两性相交以成婚姻(婚姻)
溝=/水流类/+/交合/——纵横交叉的水道(引水的渠道)
構=/木材类/+/交合/——交积木材搭建房屋(搭建)
仅看词汇意义,很难判断是否同源,通过义素分析法,清楚的看到它们相同的核义素“交合”,有共同的词源意义,便可以判断它们为同源词了。
二、以“皮”为声符的同源词研究
之前已经对同源词的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下面将根据前人对同源词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以“皮”为声符的同源词进行实际系联。
上文提到从“皮”的字有“破、披、诐、柀、簸;被、帔、紴、貱、彼;波、坡、诐、跛、颇;疲、披(靡)”,其义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分析”义、“加”义、“不平”义、“萎靡”义。下面将进行具体解释。
(一)破、披、诐、柀、簸:分析义
破,本指石头破开,引申为分解、分离义。《说文·石部》:“破,石碎也。从石,皮声。”段注:“引申为碎之称。”《玉篇·石部》:“破,解离也,碎也。”《荀子·劝学》:“卵破子死。”唐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披,分开、裂开。《说文·手部》:“披,从旁持曰披。从手,皮声。”《广韵·支部》:“披,分也。”又“披,散也。”《史记·五帝本纪》:“披九山,通九泽。”又《魏其武安侯列传》:“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张守节正义:“披,分析也。”
诐,辩论,以语言分析争理。《说文·言部》:“诐,辩论也,古文以为颇字。从言,从皮。”张舜徽约注:“以此知诐以辩论为本义,而偏颇则其引申义也。”
柀,离析,破裂。《说文·木部》:“柀,折也。”段注本改“折”为“析”。
簸,扬去谷米中的糠皮尘土等杂物。《说文·箕部》:“簸,扬米去糠也。从箕,皮声。”《诗·大雅·生民》:“或簸或蹂。”朱熹集传:“簸,扬去糠也。”
破,滂母歌部。披,滂母支部。诐,帮母歌部。柀,帮母歌部。簸,帮母歌部。滂、帮旁纽;支歌相转。它们的义素分析为:
破=/石头类/+/分析/
披=/事物类/+/分析/
诐=/言辞类/+/分析/
柀=/木材类/+/分析/
簸=/谷米类/+/分析/
共同的源义素是分析,破、披、诐、柀、簸为同源词。
(二)被、帔、紴、貱、彼:加义
被,本指被子,加盖在人身上的寝衣。《说文·衣部》:“被,寝衣也。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王逸注:“被,衾也。”引申为加义。《广雅·释诂二》:“被,加也。”《荀子·不苟》:“国乱而治之者,非案乱而治之之谓也,去乱而被之以治。”梁启雄注:“被,加也。”
帔,披肩,则亦外加之物。《释名·释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玉篇·巾部》:“帔,在肩背也。”
紴,加在衣服边缘的滚条。《说文·糸部》:“紴,绦属。从糸,皮声。”《说文·糸部》:“绦,扁绪也。”段注:“《广韵》作‘编绪’,《汉书》及贾生《新书》作‘偏诸’,盖上字作“编”,下字作“诸”为是。诸者,谓合众采也。”“编诸”即以丝线编成的带子,用以装饰衣边。 貱,辗转相赠,即以财物加之于人。《说文·贝部》:“貱,移予也。从贝,皮声。”貱又有增加义,《广雅·释诂一》:“貱,益也。”
彼,亦有加义。《说文·彳部》:“彼,往有所加也。从彳,皮声。”
被,并母歌部。帔,滂母歌部。紴,帮母歌部。貱,帮母歌部。彼,帮母歌部。并、滂、帮旁纽;歌歌同部。它们的义素分析为:
被=/被子类/+/加/
帔=/披肩类/+/加/
紴=/衣带类/+/加/
貱=/财物类/+/加/
彼=/方向类/+/加/
共同的源义素是加,被、帔、紴、貱、彼为同源词。
(三)波、坡、诐、跛、颇:不平、不正义
波,水涌流,起伏不平。《说文·水部》:“波,水涌流也。从水,皮声。”《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苏轼《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坡,地势倾斜不平之处。《说文·土部》:“坡,阪也。从土,皮声。”《阜部》:“坡者曰阪。”《龙龛手鉴·阜部》:“阪,大坡不平也。”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三:“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诐,有偏颇,不正义。《说文·言部》:“诐,辩论也,古文以为颇字。从言,从皮。”《孟子·公孙丑上》:“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朱熹注:“诐,偏陂也。”
跛,站立不正,偏用一脚。《广韵·寘部》:“跛,偏任。”“跛”亦有行不正。《说文·足部》:“跛,行不正也。从足,皮声。”
颇,本指头不正,引申为不平、不正。《说文·页部》:“颇,头偏也。从页,皮声。”《玉篇·页部》:“颇,不平也。”《集韵·果韵》:“颇,不正也。”
波,帮母歌部。坡,滂母歌部。诐,帮母歌部。跛,帮母歌部。颇,滂母歌部。帮、滂旁纽;歌歌同部。它们的义素分析为:
波=/水波类/+/不平/
坡=/山坡类/+/不平/
诐=/言辞类/+/不正/
跛=/腿脚类/+/不正/
颇=/人头类/+/不正/
共同的源义素是不平或不正,波、坡、诐、跛、颇是同源词
(四)疲、披(靡):萎靡义
疲,疲劳、困乏。《说文·部》:“疲,劳也。从,皮声。”《玉篇·部》:“疲,乏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人疲倦则萎靡不振,故“疲”有萎靡之义。
披,有散乱、披靡义。《广韵·支韵》:“披,散也。”《后汉书·种劭传》:“劭怒,称诏大呼叱之,军士皆披,遂前质责卓。”《南史·柳元景传附柳世隆》:“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披退”即披靡退却。
疲,并母支部。披,滂母支部。并、滂旁纽,支支同部。义素分析为:
疲=/身体类/+/萎靡/
披=/军队类/+/萎靡/
共同的核义素是萎靡,疲、披是同源词。
这样,从最初古代对词的音义关系的研究,到现代对同源词义素的分析,同源词经历了汉语字词形、音、义以及语源不同阶段的研究,专家学者对同源词的认识逐步深化,同源词的研究日渐成熟。
【参考文献】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周海霞.汉语同源词研究历史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07(4).
[3]袁健惠.论汉语同源词研究的多维视角[D].安徽师范大学,2003.
[4]唐建立.从声训、“右文说”到同源词[J].大理学院学报,2003(2).
[5]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王宁.词汇意义和词源意义论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关键词】音义关系;同源词;义素;“皮”声符
一、同源词研究历史
自古各家学者便立足于语言本体,对汉语音义关系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声训、右文说、因声求义。
汉语词源的研究开始于先秦,当时只是个体研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汉代出现了一些涉及探源问题的书,如刘熙的《释名》、班固的《白虎通》、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些书大多运用声训的方法探寻汉语的语源。声训即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释被释词。
右文说是指根据形声字的声符来推求词义的一种学说。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可见当时已意识到从“臤”得声的字在意义上有联系。与声训相比,右文说确实前进了一步,通过对拥有相同声符形声字的系联,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词语的源流关系,对后世同源词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代是我国训诂学发展的兴盛时期,清代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古音的研究成果引入训诂领域,对音义关系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清儒的贡献在于突破了形体束缚,以声为纲,拓宽了同源词系联的范围。
近代,产生了同源词的概念,章炳麟、高本汉等学者对词的音义关系作出了新的贡献。章炳麟的代表作是《文始》,提出了“变异”、“孳乳”的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力先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吸取前人的研究教训,写成了《同源字典》,王力先生对同源词的定义为“凡音义皆近,音近义近,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同源字”,此处“同源字”即“同源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专家学者对同源词有了新的定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力先生的义素二分法。王宁先生在同源词意义研究上提出了义素二分法,意在区别词汇意义和词源意义。“词汇意义是指词的概括意义,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词源意义指的是同源词在滋生的过程中有词根(语根)带给同族词或由源词直接带给派生词的构词理据,是词源学的研究对象。”她把词义的内部结构分为类义素和核义素两个层次,将同源词意义关系的公式表示为:Y[X]= /N+[X]/+/H/(/N/表示类义素,/H/表示核义素)如:
例字=/类义素/+/核义素/——词汇意义(概括义)
遘=/行路类/+/交合/——在路上相遇(相遇)
媾=/婚姻类/+/交合/——两性相交以成婚姻(婚姻)
溝=/水流类/+/交合/——纵横交叉的水道(引水的渠道)
構=/木材类/+/交合/——交积木材搭建房屋(搭建)
仅看词汇意义,很难判断是否同源,通过义素分析法,清楚的看到它们相同的核义素“交合”,有共同的词源意义,便可以判断它们为同源词了。
二、以“皮”为声符的同源词研究
之前已经对同源词的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下面将根据前人对同源词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以“皮”为声符的同源词进行实际系联。
上文提到从“皮”的字有“破、披、诐、柀、簸;被、帔、紴、貱、彼;波、坡、诐、跛、颇;疲、披(靡)”,其义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分析”义、“加”义、“不平”义、“萎靡”义。下面将进行具体解释。
(一)破、披、诐、柀、簸:分析义
破,本指石头破开,引申为分解、分离义。《说文·石部》:“破,石碎也。从石,皮声。”段注:“引申为碎之称。”《玉篇·石部》:“破,解离也,碎也。”《荀子·劝学》:“卵破子死。”唐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披,分开、裂开。《说文·手部》:“披,从旁持曰披。从手,皮声。”《广韵·支部》:“披,分也。”又“披,散也。”《史记·五帝本纪》:“披九山,通九泽。”又《魏其武安侯列传》:“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张守节正义:“披,分析也。”
诐,辩论,以语言分析争理。《说文·言部》:“诐,辩论也,古文以为颇字。从言,从皮。”张舜徽约注:“以此知诐以辩论为本义,而偏颇则其引申义也。”
柀,离析,破裂。《说文·木部》:“柀,折也。”段注本改“折”为“析”。
簸,扬去谷米中的糠皮尘土等杂物。《说文·箕部》:“簸,扬米去糠也。从箕,皮声。”《诗·大雅·生民》:“或簸或蹂。”朱熹集传:“簸,扬去糠也。”
破,滂母歌部。披,滂母支部。诐,帮母歌部。柀,帮母歌部。簸,帮母歌部。滂、帮旁纽;支歌相转。它们的义素分析为:
破=/石头类/+/分析/
披=/事物类/+/分析/
诐=/言辞类/+/分析/
柀=/木材类/+/分析/
簸=/谷米类/+/分析/
共同的源义素是分析,破、披、诐、柀、簸为同源词。
(二)被、帔、紴、貱、彼:加义
被,本指被子,加盖在人身上的寝衣。《说文·衣部》:“被,寝衣也。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王逸注:“被,衾也。”引申为加义。《广雅·释诂二》:“被,加也。”《荀子·不苟》:“国乱而治之者,非案乱而治之之谓也,去乱而被之以治。”梁启雄注:“被,加也。”
帔,披肩,则亦外加之物。《释名·释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玉篇·巾部》:“帔,在肩背也。”
紴,加在衣服边缘的滚条。《说文·糸部》:“紴,绦属。从糸,皮声。”《说文·糸部》:“绦,扁绪也。”段注:“《广韵》作‘编绪’,《汉书》及贾生《新书》作‘偏诸’,盖上字作“编”,下字作“诸”为是。诸者,谓合众采也。”“编诸”即以丝线编成的带子,用以装饰衣边。 貱,辗转相赠,即以财物加之于人。《说文·贝部》:“貱,移予也。从贝,皮声。”貱又有增加义,《广雅·释诂一》:“貱,益也。”
彼,亦有加义。《说文·彳部》:“彼,往有所加也。从彳,皮声。”
被,并母歌部。帔,滂母歌部。紴,帮母歌部。貱,帮母歌部。彼,帮母歌部。并、滂、帮旁纽;歌歌同部。它们的义素分析为:
被=/被子类/+/加/
帔=/披肩类/+/加/
紴=/衣带类/+/加/
貱=/财物类/+/加/
彼=/方向类/+/加/
共同的源义素是加,被、帔、紴、貱、彼为同源词。
(三)波、坡、诐、跛、颇:不平、不正义
波,水涌流,起伏不平。《说文·水部》:“波,水涌流也。从水,皮声。”《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苏轼《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坡,地势倾斜不平之处。《说文·土部》:“坡,阪也。从土,皮声。”《阜部》:“坡者曰阪。”《龙龛手鉴·阜部》:“阪,大坡不平也。”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三:“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诐,有偏颇,不正义。《说文·言部》:“诐,辩论也,古文以为颇字。从言,从皮。”《孟子·公孙丑上》:“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朱熹注:“诐,偏陂也。”
跛,站立不正,偏用一脚。《广韵·寘部》:“跛,偏任。”“跛”亦有行不正。《说文·足部》:“跛,行不正也。从足,皮声。”
颇,本指头不正,引申为不平、不正。《说文·页部》:“颇,头偏也。从页,皮声。”《玉篇·页部》:“颇,不平也。”《集韵·果韵》:“颇,不正也。”
波,帮母歌部。坡,滂母歌部。诐,帮母歌部。跛,帮母歌部。颇,滂母歌部。帮、滂旁纽;歌歌同部。它们的义素分析为:
波=/水波类/+/不平/
坡=/山坡类/+/不平/
诐=/言辞类/+/不正/
跛=/腿脚类/+/不正/
颇=/人头类/+/不正/
共同的源义素是不平或不正,波、坡、诐、跛、颇是同源词
(四)疲、披(靡):萎靡义
疲,疲劳、困乏。《说文·部》:“疲,劳也。从,皮声。”《玉篇·部》:“疲,乏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人疲倦则萎靡不振,故“疲”有萎靡之义。
披,有散乱、披靡义。《广韵·支韵》:“披,散也。”《后汉书·种劭传》:“劭怒,称诏大呼叱之,军士皆披,遂前质责卓。”《南史·柳元景传附柳世隆》:“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披退”即披靡退却。
疲,并母支部。披,滂母支部。并、滂旁纽,支支同部。义素分析为:
疲=/身体类/+/萎靡/
披=/军队类/+/萎靡/
共同的核义素是萎靡,疲、披是同源词。
这样,从最初古代对词的音义关系的研究,到现代对同源词义素的分析,同源词经历了汉语字词形、音、义以及语源不同阶段的研究,专家学者对同源词的认识逐步深化,同源词的研究日渐成熟。
【参考文献】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周海霞.汉语同源词研究历史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07(4).
[3]袁健惠.论汉语同源词研究的多维视角[D].安徽师范大学,2003.
[4]唐建立.从声训、“右文说”到同源词[J].大理学院学报,2003(2).
[5]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王宁.词汇意义和词源意义论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