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展示新课程的魅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
【关键词】 新课程;反思
从2009年8月下旬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入了新课程。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体会到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深入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新课程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多版本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灵活运用教材,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通例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探究活动。
三、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实际来找到适合的标准,尽可能的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励他,让学生自觉地去改正不足。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一学年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讓实践之树常青。
【关键词】 新课程;反思
从2009年8月下旬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入了新课程。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体会到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深入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新课程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多版本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灵活运用教材,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通例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探究活动。
三、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实际来找到适合的标准,尽可能的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励他,让学生自觉地去改正不足。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一学年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讓实践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