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造思维的概述与言语和思维的关系
所谓创造思维,是指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或者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一)语文创造思维的基本特征
创造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关键因素是创造思维。它是与常规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
(1)敏锐性
敏锐的发现不只是观察力的问题,不是视觉特别锐利或者视力特别好,而是思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发现问题敏锐的人,加大思维前进的步伐,就能带来创造的机遇。
(2)流畅性
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新的信息,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创造能力强的学生,言语活动和思维活动十分流畅,能较快地形成各种新颖的观念,并流畅地把它们表达出来。
(3)灵活性
灵活性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思维不受习惯和定势的约束,能自由发散,打破各种局限。二是思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根据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思维方向,敏锐地抓住新的信息。、
(4)综合性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在思维运行的流程中至始至终有着明显的综合性。首先,它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其次它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最后它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互补。
(5)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必须新颖独特,别出心裁,闯自己的路,爬自己的高坡。为了新颖独特,人们才不懈地创造,也只有新颖独特,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二)言语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至为密切又错综复杂。语言与思维这两者都离不开社会而单纯存在,人类是在客观社会环境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中发展言语和思维的,因而它们的关系既紧密又复杂。
一是思维决定语言。逻辑运算的发生比言语的发生要早,聋哑儿童、盲童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虽然没有语言,但都有思维。
二是语言决定思维。即使是聋哑人的思维也离不开手势、符号等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人类语言意义的定格。
三是語言和思维是一个密切相关的统一体。许多学生语言材料积累不多,经常出现词不达意、词语贫乏、言不及义的通病。他们不是没有生活,也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思维活动,而是言语问题。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从而取得学习语言的良好效果。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意义
1.创造思维的必要性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适应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
2.为什么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是学生必须掌握好的最基本工具。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三、创造思维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语文教学中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而现在阻碍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因素有以下几点:错误的教学观念,把创造思维看得不可高攀;或是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费时费力;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广泛沿袭;学生的负担过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
1.更新教育观念
目前在人才市场上,抢手的往往不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实践能力强,善于创新的学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转变观念。
2.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1)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①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知识探求的变化情绪。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情境变化的新异性,由好奇而急于探求了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不断激发求知兴趣。②要善于提出难度适中而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找到答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引导、启发、激发发生的求知欲,使其在疑难面前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问题答案。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师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应该将课堂建设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果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偏离了主方向,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影响课堂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在把握好主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
3.由点散发,多向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方向的探索知识,多层面的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可把握语言知识、语言情感、语言规律的聚焦点,引导多向开拓,全面铺开,让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
4.经常开展创造活动
结合语文课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比较容易实施,比如,由学生自己办报纸、刊物、出诗文集,组织戏剧表演,进行书法、征文、演讲、相声比赛等等,均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
5.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青少年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和他们的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独立、自信、有恒心、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均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发展,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和培养。
每一位教师都应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目标,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以此来点燃学生内心深处开拓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成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