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丹尼尔·笛福是家喻户晓的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因一部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而著称。本文旨在通过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该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展开研究。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主题 历史性与文本性 颠覆与抑制
一、引言
作为18世纪英国小说的奠基人,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对英国文学乃至欧洲文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塑造了鲁滨逊这个典型而正面的资产阶级的形象。不管是从文学创作的手法上来说,或从时代精神层面来说,这部小说都对读者和学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也历来是学者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本文拟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对该小说的主题进行探索研究。
二、新历史主义
1、简介。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学评论,由发起者格林布莱特提出,代表人物有福柯,海登怀特,米勒等。它主张恢复文本解读的历史维度,强调历史和文学都具有文本性,文学文本只是文化网络中的一种话语,和其他政治、经济、宗教和历史领域存在对话关系,同时强调对文本实施政治、经济、社会的综合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新历史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福柯的哲学和历史思想、结构主义的中心理论和海登怀特的元历史理论,以及蒙特鲁斯的文学史观。
2、几个关键词。
(1)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二者是互文的关系。文本的历史性指所有的书写形式,包括批评家所研究的文本和我们处身其中探究其实的文本所具有的特定历史含义和社会的、物质性的内容;历史的文本性是指把文学文本重新放入历史语境之下,历史与文本之间有一种互动的作用关系;不同性质的文本之间,如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之间有映照关系。历史和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是新历史主义的思想内涵。
小说中对贩卖黑奴这一细节的描写,让我们对当时黑奴贸易作为整个英国对外经济的重要形式,可窥见一斑。在那个时代,对英国社会来说,贩卖黑奴并不是什么罪恶的事,而是一项实业,也是这是国力强盛的体现,也是扩大生产的必要,这种态度和认知直到20世纪才结束。现在看来,贩卖黑奴是赤裸裸的罪行,不可饶恕与接受,但在当时则不然。很多学者从殖民主义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研究,从写作意图角度来看,作者对黑奴贸易持肯定的态度。小说中的文字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英国当时的历史和经济状况。
(2)颠覆抑制。“颠覆”是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 “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 统治者允许并鼓励颠覆与抑制同时存在, 通过适当地刺激大众对现存统治秩序的颠覆, 在不危及统治阶级的实质利益和不改变统治关系的基础上,使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 从而达到对颠覆进行抑制的目的(马广利)。
鲁滨逊多次出海,流落到远离文明社会的荒岛上,他所做的这种颠覆是在当时英国主流社会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允许并刺激这种颠覆, 英国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从而达到对这种颠覆进行抑制的目的。但是这种颠覆又是不够彻底的,它往往要向现实妥协。在小说中,鲁滨逊重返人类社会,又不得不遵循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包括宗教。
(3)意识形态。在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学不再是反映历史的客观实体,历史也不仅仅是文学的背景,文学作文历史和意识形态的结合部,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
清教是当时18世纪英国比较流行的宗教,笛福信奉的是英国国教的长老会,是新教的一个分支,受以锐意进取、世俗的禁欲主义为特点的加尔文教影响很大,在文学创作上深深打上清教思想的烙印。当时英国流行着一种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鼓励。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改变。
鲁滨逊每次在生病或者大难的时候总祈求上帝的眷顾,但是一旦脱离困境。对上帝又置之脑后。可见他对上帝的笃信程度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同时在他的身上也体现了清教徒清心寡欲、追求财富的思想。清教伦理认为,就履行职业义务而言,获得财富在道德上是允许的,在实际上也是必行的。合法盈利的追求是清教伦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鲁滨逊追求财富也并非为了个人享用,而是衡量个人价值的一个尺度,通过劳动获得的财富使自己在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宗教世俗化倾向是笛福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对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小说中悔罪和救赎的主题贯穿全书,可以看出作者想借此表达对上帝的敬畏。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具有多重主题,资本主义精神、殖民扩张等,作者的写作意图除了宗教意义以外,不可避免的反映了当时18世纪英国乃至欧洲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新历史主义与其说是一个文学理论,不如说是一种处理文学和历史关系的实践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M]. 2006.
[3]石坚,王欣.似是故人来——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20世纪英美文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主题 历史性与文本性 颠覆与抑制
一、引言
作为18世纪英国小说的奠基人,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对英国文学乃至欧洲文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塑造了鲁滨逊这个典型而正面的资产阶级的形象。不管是从文学创作的手法上来说,或从时代精神层面来说,这部小说都对读者和学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也历来是学者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本文拟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对该小说的主题进行探索研究。
二、新历史主义
1、简介。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学评论,由发起者格林布莱特提出,代表人物有福柯,海登怀特,米勒等。它主张恢复文本解读的历史维度,强调历史和文学都具有文本性,文学文本只是文化网络中的一种话语,和其他政治、经济、宗教和历史领域存在对话关系,同时强调对文本实施政治、经济、社会的综合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新历史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福柯的哲学和历史思想、结构主义的中心理论和海登怀特的元历史理论,以及蒙特鲁斯的文学史观。
2、几个关键词。
(1)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二者是互文的关系。文本的历史性指所有的书写形式,包括批评家所研究的文本和我们处身其中探究其实的文本所具有的特定历史含义和社会的、物质性的内容;历史的文本性是指把文学文本重新放入历史语境之下,历史与文本之间有一种互动的作用关系;不同性质的文本之间,如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之间有映照关系。历史和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是新历史主义的思想内涵。
小说中对贩卖黑奴这一细节的描写,让我们对当时黑奴贸易作为整个英国对外经济的重要形式,可窥见一斑。在那个时代,对英国社会来说,贩卖黑奴并不是什么罪恶的事,而是一项实业,也是这是国力强盛的体现,也是扩大生产的必要,这种态度和认知直到20世纪才结束。现在看来,贩卖黑奴是赤裸裸的罪行,不可饶恕与接受,但在当时则不然。很多学者从殖民主义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研究,从写作意图角度来看,作者对黑奴贸易持肯定的态度。小说中的文字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英国当时的历史和经济状况。
(2)颠覆抑制。“颠覆”是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 “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 统治者允许并鼓励颠覆与抑制同时存在, 通过适当地刺激大众对现存统治秩序的颠覆, 在不危及统治阶级的实质利益和不改变统治关系的基础上,使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 从而达到对颠覆进行抑制的目的(马广利)。
鲁滨逊多次出海,流落到远离文明社会的荒岛上,他所做的这种颠覆是在当时英国主流社会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允许并刺激这种颠覆, 英国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从而达到对这种颠覆进行抑制的目的。但是这种颠覆又是不够彻底的,它往往要向现实妥协。在小说中,鲁滨逊重返人类社会,又不得不遵循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包括宗教。
(3)意识形态。在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学不再是反映历史的客观实体,历史也不仅仅是文学的背景,文学作文历史和意识形态的结合部,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
清教是当时18世纪英国比较流行的宗教,笛福信奉的是英国国教的长老会,是新教的一个分支,受以锐意进取、世俗的禁欲主义为特点的加尔文教影响很大,在文学创作上深深打上清教思想的烙印。当时英国流行着一种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鼓励。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改变。
鲁滨逊每次在生病或者大难的时候总祈求上帝的眷顾,但是一旦脱离困境。对上帝又置之脑后。可见他对上帝的笃信程度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同时在他的身上也体现了清教徒清心寡欲、追求财富的思想。清教伦理认为,就履行职业义务而言,获得财富在道德上是允许的,在实际上也是必行的。合法盈利的追求是清教伦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鲁滨逊追求财富也并非为了个人享用,而是衡量个人价值的一个尺度,通过劳动获得的财富使自己在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宗教世俗化倾向是笛福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对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小说中悔罪和救赎的主题贯穿全书,可以看出作者想借此表达对上帝的敬畏。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具有多重主题,资本主义精神、殖民扩张等,作者的写作意图除了宗教意义以外,不可避免的反映了当时18世纪英国乃至欧洲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新历史主义与其说是一个文学理论,不如说是一种处理文学和历史关系的实践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M]. 2006.
[3]石坚,王欣.似是故人来——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20世纪英美文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