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理论背景: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工作。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方案教学是在幼儿自主设计,自主负责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实背景:
我們班级的孩子特别喜爱恐龙,然而在他们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也确实会出现争抢或怯懦;孩子们同伴交往的方法还不多,有部分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烈。
二、关键词
合作:
本意:是人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某一个任务的过程。
文中的含义:是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恐龙探索任务的过程。
三、研究过程
(一)家长会上来交流,获得家长支持与认同
家长会上,老师将班级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同伴交往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作用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将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探索恐龙任务的想法告诉家长,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配合与支持。
(二)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激发合作
幼儿的主动学习源于对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积极兴趣。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得拥有一致兴趣爱好的孩子组成共同的项目合作小组呢?
1.调查问卷,制作队旗,兴趣爱好结对,合作意识萌发
(1)调查问卷,确立小队
进入主题前,老师向孩子们发放了一张恐龙调查表。每个孩子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恐龙,并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几天后,孩子们的调查问卷回收上来,或画或写,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最喜爱的恐龙。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选出了三种票数最多的恐龙“翼龙”“剑龙”和“霸王龙”。于是翼龙队、剑龙队和两支霸王龙对诞生了。
(2)队名、队旗,合作意识萌发
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什么是小队?”孩子们说:“小队,就是一个小队的人一起完成一个任务。”“是啊,这就是小队,我们相互帮助,互相谦让,共同努力完成任务。”那就为你们的小队起一个名字吧,这个名字里就有你们最好的祝愿。
从此,班级里多了四支独一无二的恐龙小队:“风神翼龙族”“闪电剑龙队”“冠军霸王龙队”“霸王龙全家队”。
案例一:取名风波。
当老师要统计队名时,“风神翼龙族”的队名诞生了。小队成员瑷宇说:“后来,小队里面前面四个字我们用了他们的想法,最后一个字他们用了我们的想法。”是呀,相互谦让,最终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个取队名小任务,这不就是合作的开始吗?
案例二:暖心队标。
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队名时,“霸王龙全家队”使大家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组长彤彤这样说:“我们小队里有蓓蓓,但是蓓蓓今天没有来,她最喜欢鳄鱼,所以我们就在霸王龙的背上画了一只小鳄鱼。”温暖的话语,激发大家阵阵掌声。老师说:“因为小队的成员就是一家人,互相关爱,所以谁都不能少。”这就是团结的开始。
自主选择、兴趣激发,团队合作意识萌发。
2.探秘博物馆,小队出发,合作方法来习得
恐龙还有哪些其他特点呢?探秘之旅由此开启。
于是,老师召开家委会,又在班级群里号召家长参与进来,并招募家长志愿者。得到了所有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
活动开始前期,准备工作陆续进行:
老师就探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孩子们进行全面的前期交流,比如:怎么防止不走散,万一走散了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最后,准备工作就绪,在一个周末的早晨,大二班恐龙小队意气风发地出发了。
案例一:迟到的小陆。
早晨,小陆迟到了。原来小陆爸爸不熟悉路,车子开错了。正在赶来的路上。老师将这样的状况告诉“风神翼龙族”。这可怎么办?小组成员说:“我们先进去完成任务,等小陆来了再和陈老师联系找到我们。”达成一致,小组进发。40分钟后,小陆成功找到队伍了。组长若菱赶紧将任务单交给小陆,:“小陆,你快点把前面我们完成的任务抄一下吧。”
就这样,孩子们在共同任务中学着包容和宽容。
案例二:我没找到。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六六最先找到“长颈龙”的介绍,可是其他组员并没有找到,不会写字。六六赶紧写完一张纸,說:“大家来看我的吧,我写好了,大家按照我的记下来。”组员们相互记录,共同完成这一张任务单。
就这样,孩子们在共同任务中学着相互帮助。
当所有孩子的任务单交到老师手中,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关于小队恐龙的知识,还有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关爱,还有团队合作的方法,对于集体的荣誉感。
3.制作大恐龙,巩固合作方法,收获合作成果
(1)制定计划,确立共同目标
小组要共同制作一只大恐龙,于是,恐龙计划书的制定出现了。大家翻出恐龙书籍,找出其中自己小组的恐龙,再一次回顾观察恐龙的身体形状和大致比例,确定制作所需要的材料。
(2)各司其职,收集制作材料
第二天,各组纷纷带来了自己小组收集来的制作恐龙的材料。种类也丰富,孩子们的制作兴致非常高昂。“兔兔,你们这个海绵能借我们组用吗?我们要做眼睛。”“可以啊,我妈妈单位有好多呢。”兔兔爽快地答应了。
各司其职中,还有组员和组员,小组与小组间的互相帮助。
(3)分工合作,完成恐龙搭建
案例一:剑龙安装四肢啦!
今天,剑龙可以安装四肢了。“闪电剑龙队”的成员连忙搬出奶粉罐。贝贝说:“这样吧,我们两个女生做这只脚,佳佳和王子做那只脚。”“好哒!”佳佳响应,于是小队分工合作,不一会儿,不仅剑龙四肢做好了,还将原来有些不太牢固的脑袋再次固定。
孩子们领略了分工合作的益处。
四、结论
(一)对于孩子们而言
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感到孩子们乐在其中,他们变得更有集体荣誉感,变得更会和他人交流与合作,更能应对遇到的小挫折和挑战。这些不仅反映在恐龙探究的过程中,更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对于教师而言
这样的形式使笔者对于大班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尝试,为后续大班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乃至各年龄段孩子人际交往的培养方式拓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理论背景: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工作。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方案教学是在幼儿自主设计,自主负责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实背景:
我們班级的孩子特别喜爱恐龙,然而在他们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也确实会出现争抢或怯懦;孩子们同伴交往的方法还不多,有部分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烈。
二、关键词
合作:
本意:是人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某一个任务的过程。
文中的含义:是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恐龙探索任务的过程。
三、研究过程
(一)家长会上来交流,获得家长支持与认同
家长会上,老师将班级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同伴交往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作用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将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探索恐龙任务的想法告诉家长,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配合与支持。
(二)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激发合作
幼儿的主动学习源于对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积极兴趣。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得拥有一致兴趣爱好的孩子组成共同的项目合作小组呢?
1.调查问卷,制作队旗,兴趣爱好结对,合作意识萌发
(1)调查问卷,确立小队
进入主题前,老师向孩子们发放了一张恐龙调查表。每个孩子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恐龙,并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几天后,孩子们的调查问卷回收上来,或画或写,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最喜爱的恐龙。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选出了三种票数最多的恐龙“翼龙”“剑龙”和“霸王龙”。于是翼龙队、剑龙队和两支霸王龙对诞生了。
(2)队名、队旗,合作意识萌发
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什么是小队?”孩子们说:“小队,就是一个小队的人一起完成一个任务。”“是啊,这就是小队,我们相互帮助,互相谦让,共同努力完成任务。”那就为你们的小队起一个名字吧,这个名字里就有你们最好的祝愿。
从此,班级里多了四支独一无二的恐龙小队:“风神翼龙族”“闪电剑龙队”“冠军霸王龙队”“霸王龙全家队”。
案例一:取名风波。
当老师要统计队名时,“风神翼龙族”的队名诞生了。小队成员瑷宇说:“后来,小队里面前面四个字我们用了他们的想法,最后一个字他们用了我们的想法。”是呀,相互谦让,最终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个取队名小任务,这不就是合作的开始吗?
案例二:暖心队标。
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队名时,“霸王龙全家队”使大家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组长彤彤这样说:“我们小队里有蓓蓓,但是蓓蓓今天没有来,她最喜欢鳄鱼,所以我们就在霸王龙的背上画了一只小鳄鱼。”温暖的话语,激发大家阵阵掌声。老师说:“因为小队的成员就是一家人,互相关爱,所以谁都不能少。”这就是团结的开始。
自主选择、兴趣激发,团队合作意识萌发。
2.探秘博物馆,小队出发,合作方法来习得
恐龙还有哪些其他特点呢?探秘之旅由此开启。
于是,老师召开家委会,又在班级群里号召家长参与进来,并招募家长志愿者。得到了所有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
活动开始前期,准备工作陆续进行:
老师就探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孩子们进行全面的前期交流,比如:怎么防止不走散,万一走散了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最后,准备工作就绪,在一个周末的早晨,大二班恐龙小队意气风发地出发了。
案例一:迟到的小陆。
早晨,小陆迟到了。原来小陆爸爸不熟悉路,车子开错了。正在赶来的路上。老师将这样的状况告诉“风神翼龙族”。这可怎么办?小组成员说:“我们先进去完成任务,等小陆来了再和陈老师联系找到我们。”达成一致,小组进发。40分钟后,小陆成功找到队伍了。组长若菱赶紧将任务单交给小陆,:“小陆,你快点把前面我们完成的任务抄一下吧。”
就这样,孩子们在共同任务中学着包容和宽容。
案例二:我没找到。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六六最先找到“长颈龙”的介绍,可是其他组员并没有找到,不会写字。六六赶紧写完一张纸,說:“大家来看我的吧,我写好了,大家按照我的记下来。”组员们相互记录,共同完成这一张任务单。
就这样,孩子们在共同任务中学着相互帮助。
当所有孩子的任务单交到老师手中,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关于小队恐龙的知识,还有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关爱,还有团队合作的方法,对于集体的荣誉感。
3.制作大恐龙,巩固合作方法,收获合作成果
(1)制定计划,确立共同目标
小组要共同制作一只大恐龙,于是,恐龙计划书的制定出现了。大家翻出恐龙书籍,找出其中自己小组的恐龙,再一次回顾观察恐龙的身体形状和大致比例,确定制作所需要的材料。
(2)各司其职,收集制作材料
第二天,各组纷纷带来了自己小组收集来的制作恐龙的材料。种类也丰富,孩子们的制作兴致非常高昂。“兔兔,你们这个海绵能借我们组用吗?我们要做眼睛。”“可以啊,我妈妈单位有好多呢。”兔兔爽快地答应了。
各司其职中,还有组员和组员,小组与小组间的互相帮助。
(3)分工合作,完成恐龙搭建
案例一:剑龙安装四肢啦!
今天,剑龙可以安装四肢了。“闪电剑龙队”的成员连忙搬出奶粉罐。贝贝说:“这样吧,我们两个女生做这只脚,佳佳和王子做那只脚。”“好哒!”佳佳响应,于是小队分工合作,不一会儿,不仅剑龙四肢做好了,还将原来有些不太牢固的脑袋再次固定。
孩子们领略了分工合作的益处。
四、结论
(一)对于孩子们而言
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感到孩子们乐在其中,他们变得更有集体荣誉感,变得更会和他人交流与合作,更能应对遇到的小挫折和挑战。这些不仅反映在恐龙探究的过程中,更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对于教师而言
这样的形式使笔者对于大班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尝试,为后续大班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乃至各年龄段孩子人际交往的培养方式拓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