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行教学是实施多元化教育的一种手段,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实验为学生提供化学学习的认知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和定律,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如何有效地在双语班设计与实施实验教学,养成好习惯,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下面就提高实验有效性策略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加强;实验;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83-01
一、强化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新课程预期的培养目标,才能真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动手实践”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教师应当确立新的教学观:①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结缘;②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③注重让学生理解、探究,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发现学会知识对人生的意义;④教师应当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⑤教师要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确立学习目标,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只有切实加强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设有效的实验情境,养成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习惯
1.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技术,使书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更形象、更直观,效果更优化。
如:初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上、下)都有涉及“一氧化碳與氧化铁的反应”实验,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没有要求做演示实验,但是考查又比较频繁。实验要求开始时应先通人一-氧化碳后加热玻璃管。当老师提出:如果这两个步骤颠倒了,结果如何呢?学生议论纷纷,讨论热烈。于是我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式播放了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时发生的爆炸现象,再播放视频演示正确操作学生印象深刻,理解准确。
2.利用实验情境激发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精心创设化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为此为双语班学生上好化学第一课对初中学生而言影响重大。因为学生往往带着一种好奇心理步人化学殿堂的,他们期盼着早曰能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盼望着早日喜欢上化学这门新的学科。比如,教师在进行第一节化学课教学时,开始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个新的课程”,同时用喷壶对准黑板上事先贴好的白纸喷洒某无色液体,立即显现红色字迹“化学”二字;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标语,上面写着:学好化学。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满是欢快的气氛。老师问“氢气球为什么能向上飞?假如改用口吹的气球不作它能不能向上飞呢?”。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钢铁是如何炼成的?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使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具有什么性质的药物治疗?森林火灾如何预防等等。在学生面前j不断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浓厚的求知欲,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水不满足,不断进取。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视频导人”,抓住学生的眼球,把化学世界绚丽多彩的第-印象呈现出来,拓展学生求知的视野;还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空中生烟”“魔棒点灯”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甚至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可化学的愉悦性。有了学习的欲望,才能真正激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结合新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能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1.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以前,课常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行的新课程化学教学变“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制取氧气》的教学中学习有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就可以采用探索性实验,通过实验教学了解到用高锰酸钾与过氧化氢在制取氧气操作上的不同,从而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相关知识。这种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学生能探究的习惯,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2.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根据民族同学的活泼性特点,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可以培养兴趣。
①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因此在“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织成的布料”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就最佳状态。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②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一些课件,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内容。如《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实验教学,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以采用模型展示、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掌握知识。
③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实验原理、多种仪器、药品、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允许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情况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几种物质如H2、O2、CO2等的实验室制备,应当引导学生从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收集方法、制取装置等方面加以思考、分析,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通过日常生活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141页“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素养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训练,体验探究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比如在初中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知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不变)。“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加人硫酸铜溶液,然后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在密闭的容器中放人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放出的气体再用澄清的石灰水吸收,观察变化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学生讨论启发思考”“交流表达,拓展迁移”。
结论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正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得探究性实验教学得以成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经过这-系列探究性问题的实验分析归纳后,从而悟出质量守恒的规律。
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只要我们继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一定会使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惯道路上定挪更远。
【关键词】加强;实验;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83-01
一、强化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新课程预期的培养目标,才能真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动手实践”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教师应当确立新的教学观:①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结缘;②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③注重让学生理解、探究,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发现学会知识对人生的意义;④教师应当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⑤教师要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确立学习目标,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只有切实加强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设有效的实验情境,养成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习惯
1.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技术,使书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更形象、更直观,效果更优化。
如:初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上、下)都有涉及“一氧化碳與氧化铁的反应”实验,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没有要求做演示实验,但是考查又比较频繁。实验要求开始时应先通人一-氧化碳后加热玻璃管。当老师提出:如果这两个步骤颠倒了,结果如何呢?学生议论纷纷,讨论热烈。于是我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式播放了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时发生的爆炸现象,再播放视频演示正确操作学生印象深刻,理解准确。
2.利用实验情境激发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精心创设化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为此为双语班学生上好化学第一课对初中学生而言影响重大。因为学生往往带着一种好奇心理步人化学殿堂的,他们期盼着早曰能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盼望着早日喜欢上化学这门新的学科。比如,教师在进行第一节化学课教学时,开始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个新的课程”,同时用喷壶对准黑板上事先贴好的白纸喷洒某无色液体,立即显现红色字迹“化学”二字;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标语,上面写着:学好化学。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满是欢快的气氛。老师问“氢气球为什么能向上飞?假如改用口吹的气球不作它能不能向上飞呢?”。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钢铁是如何炼成的?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使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具有什么性质的药物治疗?森林火灾如何预防等等。在学生面前j不断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浓厚的求知欲,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水不满足,不断进取。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视频导人”,抓住学生的眼球,把化学世界绚丽多彩的第-印象呈现出来,拓展学生求知的视野;还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空中生烟”“魔棒点灯”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甚至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可化学的愉悦性。有了学习的欲望,才能真正激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结合新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能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1.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以前,课常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行的新课程化学教学变“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制取氧气》的教学中学习有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就可以采用探索性实验,通过实验教学了解到用高锰酸钾与过氧化氢在制取氧气操作上的不同,从而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相关知识。这种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学生能探究的习惯,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2.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根据民族同学的活泼性特点,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可以培养兴趣。
①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因此在“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织成的布料”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就最佳状态。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②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一些课件,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内容。如《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实验教学,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以采用模型展示、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掌握知识。
③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实验原理、多种仪器、药品、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允许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情况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几种物质如H2、O2、CO2等的实验室制备,应当引导学生从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收集方法、制取装置等方面加以思考、分析,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通过日常生活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141页“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素养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训练,体验探究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比如在初中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知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不变)。“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加人硫酸铜溶液,然后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在密闭的容器中放人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放出的气体再用澄清的石灰水吸收,观察变化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学生讨论启发思考”“交流表达,拓展迁移”。
结论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正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得探究性实验教学得以成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经过这-系列探究性问题的实验分析归纳后,从而悟出质量守恒的规律。
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只要我们继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一定会使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惯道路上定挪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