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分层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实施,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本文阐述了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英语分层教学的现状,试图指出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分层;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1. 英语分层教学的现状
分层教学在中国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进行实验开始于20世纪初,当时多称“分团教学”,但它并未成为教学的主流。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国家既要快速培养人才,又要因材施教,而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先天不足,所以在中小学校便较大规模地出现了按能力分班。上海教科所于1991年开始“分层递进教学”区域性教改实验,在上海的带领下、江苏、浙江、辽宁、四川、湖南、山东、北京、广东等一大批学校在吸收了丰富的外国分层教学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結合国情校情开展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分层教学。随后本科院校和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开始了分层教学的尝试。
当今,分层教学的研究早已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了,有很多专家学者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各自的设想和方案。各地中小学在实施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有些学校采用“走班制”实验模式。有些学校采用“分流制”实验模式。无论是 “分流制”,还是“走班制”,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可能伤害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二是班级难以管理。90年代末以来,众多本科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的针对所有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学科。十几年来,在很多学校进行的分层教学试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已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依据。经过对国内外有关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国情、文化背景及教育制度的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完全相同,国外的分层教学的策略只能借鉴,不能生搬硬套;另一方面,国内的研究在中小学开展的居多,本科院校的英语学科也纷纷进行了分层教学,而在高职院校进行分层教学的却并不多见。随着高职生源的复杂化,近几年自主招生和注册招生的实行,学生英语素质差异更明显,因此实施分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观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理论看到了知识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特有的学习风格为依据,由学习者主动构建而获得,而不是被动吸收的。因此,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2.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罗杰斯的主要观点: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2.3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在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他倡议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所谓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的说法,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 ……”(张春兴:1998)
3.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我校于2013年9月开始实行英语分层教学。在开学之初进行英语学力分班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成ABC三个层次,比例各占30%,40%,30%。三个层次的班级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A层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B层使用《新标准综合教程》,C层使用《新视野英语教程》,三种教材难度递减。学生学习英语两个学期,每学期56课时,实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ABC三层的考卷统一。实行分层教学一年之后,优势明显:各层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要求更加具体;教学的适切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各层学生得到各自不同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3.1.教学评价不够合理 对于三个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实行同一试卷的统一考试,显然缺少了考试的效度,因此教学评价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评价出该考核的内容,达到以评价促教和学的目的。
3.2 应用能力体现得不够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而在学期和学年测试中没有安排口语测试,来测量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也不能对英语口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安排口语测试来衡量学生的口语能力,引导教师和学生把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培养。
3.3 忽视了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安排中要考虑到英语与行业的联系,根据不同的专业安排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为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服务。
总之,英语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 使教师能把对每个学生的“爱”贯穿其中,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 第一版
[2]翁勋章.高校非专业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6).
[3]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 16号
[4]王 枫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0)
【关键词】:分层;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1. 英语分层教学的现状
分层教学在中国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进行实验开始于20世纪初,当时多称“分团教学”,但它并未成为教学的主流。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国家既要快速培养人才,又要因材施教,而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先天不足,所以在中小学校便较大规模地出现了按能力分班。上海教科所于1991年开始“分层递进教学”区域性教改实验,在上海的带领下、江苏、浙江、辽宁、四川、湖南、山东、北京、广东等一大批学校在吸收了丰富的外国分层教学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結合国情校情开展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分层教学。随后本科院校和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开始了分层教学的尝试。
当今,分层教学的研究早已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了,有很多专家学者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各自的设想和方案。各地中小学在实施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有些学校采用“走班制”实验模式。有些学校采用“分流制”实验模式。无论是 “分流制”,还是“走班制”,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可能伤害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二是班级难以管理。90年代末以来,众多本科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的针对所有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学科。十几年来,在很多学校进行的分层教学试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已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依据。经过对国内外有关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国情、文化背景及教育制度的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完全相同,国外的分层教学的策略只能借鉴,不能生搬硬套;另一方面,国内的研究在中小学开展的居多,本科院校的英语学科也纷纷进行了分层教学,而在高职院校进行分层教学的却并不多见。随着高职生源的复杂化,近几年自主招生和注册招生的实行,学生英语素质差异更明显,因此实施分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观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理论看到了知识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特有的学习风格为依据,由学习者主动构建而获得,而不是被动吸收的。因此,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2.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罗杰斯的主要观点: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2.3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在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他倡议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所谓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的说法,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 ……”(张春兴:1998)
3.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我校于2013年9月开始实行英语分层教学。在开学之初进行英语学力分班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成ABC三个层次,比例各占30%,40%,30%。三个层次的班级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A层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B层使用《新标准综合教程》,C层使用《新视野英语教程》,三种教材难度递减。学生学习英语两个学期,每学期56课时,实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ABC三层的考卷统一。实行分层教学一年之后,优势明显:各层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要求更加具体;教学的适切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各层学生得到各自不同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3.1.教学评价不够合理 对于三个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实行同一试卷的统一考试,显然缺少了考试的效度,因此教学评价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评价出该考核的内容,达到以评价促教和学的目的。
3.2 应用能力体现得不够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而在学期和学年测试中没有安排口语测试,来测量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也不能对英语口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安排口语测试来衡量学生的口语能力,引导教师和学生把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培养。
3.3 忽视了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安排中要考虑到英语与行业的联系,根据不同的专业安排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为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服务。
总之,英语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 使教师能把对每个学生的“爱”贯穿其中,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 第一版
[2]翁勋章.高校非专业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6).
[3]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 16号
[4]王 枫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