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是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的一种切身体验,是儿童对课文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跳板”。孩子又是天生的表演家,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对表演情有独钟。低年级的课文可采用此种方式来达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领悟。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 表演朗读 优势 兴趣
表演朗读符合低年级儿童言语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的内部言语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注意力也不够稳定,因而要做到“口诵心维”是很不容易的。采用表演的方法,除了可以依靠朗读时大声的言语来组织儿童的思维外,还可以依靠形象化的形式动作来组织儿童的思维,这样就能保持他们在朗读时注意力的稳定,从而把书画文字和它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表演朗读在低年级教学中有颇多优点。
一、表演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我在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试着用分角色表演式朗读“蚂蚁搬粮食”的语句。课前我还用泡膜制作了一些“大米”及精美的“小蚂蚁 ”的头饰,还将教室中间两排的桌子并在一起,两边留出宽宽的过道。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还符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劲头,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出现了下面一幕(指名学生上台,戴上头饰):
一群“小蚂蚁”出来了,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一边表演一边读,听着台上同学的朗读,看着同学生动的表演,其余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情绪十分高涨。在表演朗读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二、表演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如教完《狐假虎威》一文后,就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表演,扮演狐狸的孩子演出了狐狸的大摇大摆、神气活现的模样;扮演老虎的孩子就表现出将信将疑、东张西望的样子;扮演小动物的孩子就表现出纳闷、惊慌失措的神情。因为学生对课文有了理解,所以能抓住关键的词句来帮助自己表演,而通过表演又使他们对故事的寓意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表演朗读有助于学生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三个小伙伴》、《狐狸和乌鸦》、《小松鼠找花生果》《三袋麦子》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朗读。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朗读。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容易背诵了。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背诵,就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表演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手、口、脑”并用
表演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表演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明代朱熹说,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这三到之中,“心到”犹为重要。也就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得好。——先“意会”,然后才能言传。有位老师在学生念《游子吟》一诗时,提醒学生:读之前,想想自己的妈妈平时关心自己的情景,然后再读。学生将诗句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由自主地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表演朗读使学生左右两个半脑的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之即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种左右半脑互补、协调、高效的活动机制,培养学生“手、口、脑”并用。
五、表演朗读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注意力
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在指导朗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狡猾、凶残、骄横、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脑海中两个角色性格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揣摩出两个人的话应用的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达到学习语文的境界。
六、表演朗读可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表演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已有感悟与体验有新的飞跃,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教《沉香救母》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他对妈妈说了什么?妈妈又会对沉香说什么呢?学生通过创造性的表演明白了孩子关心妈妈、妈妈心疼。
总之,表演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换“调味品”,使学生不断有“摘新果子”的感觉,这样就能做到在表演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情感,而是真正做到自读自悟,入情入境,通过表演朗读来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重视表演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让我们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表演朗读教学中去。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性,表演朗读也不例外。从儿童心理特点的角度看,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低年级的儿童,而且所教的课文也必须适于儿童表演,如一些以人或动物为角色的童话、寓言、生活小故事等,而且其动作、语言、神态又都写得比较具体、生动、有趣为小朋友所喜爱。因此,让低年级学生表演朗读效果好。教育心理学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兼而有之,有效地把三点综合起来。所以说在低年级教学中,表演朗读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洪胜《让书声由心底飞扬》.《小学教学参考》,2009,9。
2.朱建丽《让朗读点亮语文教学》.《教学月刊》,2011年,第2期。
3.来自网络。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 表演朗读 优势 兴趣
表演朗读符合低年级儿童言语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的内部言语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注意力也不够稳定,因而要做到“口诵心维”是很不容易的。采用表演的方法,除了可以依靠朗读时大声的言语来组织儿童的思维外,还可以依靠形象化的形式动作来组织儿童的思维,这样就能保持他们在朗读时注意力的稳定,从而把书画文字和它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表演朗读在低年级教学中有颇多优点。
一、表演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我在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试着用分角色表演式朗读“蚂蚁搬粮食”的语句。课前我还用泡膜制作了一些“大米”及精美的“小蚂蚁 ”的头饰,还将教室中间两排的桌子并在一起,两边留出宽宽的过道。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还符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劲头,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出现了下面一幕(指名学生上台,戴上头饰):
一群“小蚂蚁”出来了,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一边表演一边读,听着台上同学的朗读,看着同学生动的表演,其余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情绪十分高涨。在表演朗读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二、表演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如教完《狐假虎威》一文后,就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表演,扮演狐狸的孩子演出了狐狸的大摇大摆、神气活现的模样;扮演老虎的孩子就表现出将信将疑、东张西望的样子;扮演小动物的孩子就表现出纳闷、惊慌失措的神情。因为学生对课文有了理解,所以能抓住关键的词句来帮助自己表演,而通过表演又使他们对故事的寓意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表演朗读有助于学生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三个小伙伴》、《狐狸和乌鸦》、《小松鼠找花生果》《三袋麦子》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朗读。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朗读。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容易背诵了。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背诵,就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表演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手、口、脑”并用
表演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表演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明代朱熹说,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这三到之中,“心到”犹为重要。也就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得好。——先“意会”,然后才能言传。有位老师在学生念《游子吟》一诗时,提醒学生:读之前,想想自己的妈妈平时关心自己的情景,然后再读。学生将诗句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由自主地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表演朗读使学生左右两个半脑的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之即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种左右半脑互补、协调、高效的活动机制,培养学生“手、口、脑”并用。
五、表演朗读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注意力
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在指导朗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狡猾、凶残、骄横、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脑海中两个角色性格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揣摩出两个人的话应用的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达到学习语文的境界。
六、表演朗读可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表演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已有感悟与体验有新的飞跃,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教《沉香救母》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他对妈妈说了什么?妈妈又会对沉香说什么呢?学生通过创造性的表演明白了孩子关心妈妈、妈妈心疼。
总之,表演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换“调味品”,使学生不断有“摘新果子”的感觉,这样就能做到在表演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情感,而是真正做到自读自悟,入情入境,通过表演朗读来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重视表演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让我们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表演朗读教学中去。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性,表演朗读也不例外。从儿童心理特点的角度看,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低年级的儿童,而且所教的课文也必须适于儿童表演,如一些以人或动物为角色的童话、寓言、生活小故事等,而且其动作、语言、神态又都写得比较具体、生动、有趣为小朋友所喜爱。因此,让低年级学生表演朗读效果好。教育心理学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兼而有之,有效地把三点综合起来。所以说在低年级教学中,表演朗读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洪胜《让书声由心底飞扬》.《小学教学参考》,2009,9。
2.朱建丽《让朗读点亮语文教学》.《教学月刊》,2011年,第2期。
3.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