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基础工作。近年来,密云区委贯彻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创新“六建立”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狠抓薄弱环节,破解发展难题,从严从实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
建立督查培训机制 压实发展责任
密云区委制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关于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镇党委担负主体责任,组织部门担负直接责任,村党支部担负具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上下联动、权责一致的工作体系。
区委组织部建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区镇两级常态化督查考核机制,每年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基层党建全程记实系统等方式开展专项督查。各镇党委每年开展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提升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区委组织部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每年组织全区327个村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各镇党委组织部部长、副部长、党务干部等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专题培训,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提升业务水平。同时,统筹全区的发展党员数量,向农村适当倾斜,2019年全区共发展党员658人,其中农村215人,较2015年提高16.8%。
建立区级联审 防止“带病入党”
要做到防止“带病入党”,一个重要工作是解决镇党委不能及时掌握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是否有违纪违法信息的问题。区委组织部在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前,组织相关执纪执法部门联审。联审工作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纪委区监委、区委统战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市规自委密云分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信访办、区城管执法局共计10家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和分工,针对问题线索、刑事处罚、违法上访等问题,对全区党员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进行审查。
联审工作开展以来,共审查出存在政治上不合格问题或需进一步考察的92人,切实防止“带病入党”问题的发生。
建立“两报两审”制度 解决发展党员家族化问题
在严格落实政审、预审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建立发展党员关键环节村级“两上报”、镇级“两审核”的“两报两审”机制,重点审查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有近亲属关系或属于大家族的入党申请人。要求各村党组织对照区委组织部制订的《发展党员政治不合格清单》,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两个关键环节,分别向镇党委提交书面报告,重点报告人选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及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等情况。镇党委收到报告后派出考察组,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相关情况进行审核,书面向村党组织反馈,并作为镇党委预审的重要内容。
建立预警机制 消除发展党员“空白村”
区委要求镇党委建立未发展党员村动态台账,实行预警机制。对具备发展党员条件且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实行“黄色预警”,镇党委下发预警通知,要求村党支部分析问题,说明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对具备发展党员条件且连续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实行“橙色预警”,纳入重点管理,镇党委要成立调查组,深入查找原因,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限期完成整改。
实行预警机制以来,全区327个村党支部已不存在连续三年未发展党员现象,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村党支部有56个,较2015年同比下降19.2%。
建立村民代表评议制 提高群众“满意度”
区委创新出台《关于发展党员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制的实施办法》。针对通过公示后,准备提交支部大会进行投票表决的发展对象,以及预备期满,准备提交支部大会进行投票表决的预备党员,由村民代表按照“满意”“不满意”“不了解”三个选项,对评议对象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低于50%的,原则上不能提交支部大会讨论。测评结束后,党支部委员会要结合评议对象现实表现、培养考察等情况进行综合判定,最终确定提交支部大会投票表决的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
村民代表评议制有助于防止唯亲唯派发展党员的行为。自村民代表评议制工作开展以来,全区17个镇关于发展党员信访问题减少26.5%。
建立后备人才库 形成育才长效机制
区委建立农村党员后备人才发现、联系、培养机制,进一步扩大识人、育人、选人视野,使一大批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的视野。区委组织部主动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委、工商联等部门联系对接,在返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非公企业管理人员、专业合作社骨干、种养殖能手中发现优秀人才。建立农村后备人才库,遴选优秀分子作为重点培养人选,形成“发现苗子、培养苗子、发展苗子”长效机制。目前全区党员后备人才队伍达到522人。
区委组织部每年开展后备人才轮训,加强培育教育,选派党性强、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老党员一对一联系培养优秀“苗子”,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建立优秀后备人才定期考察机制,加大在优秀后备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
通过扎实的工作,目前全区农村党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年轻党员与高学历党员数量逐年增加。近五年来,全区共发展898名农村党员,其中35岁以下286人,较2015年提升22.6%;大专以上学历205人,较2015年提升19.8%。
(作者单位:密云区委组织部党员管理科 )
建立督查培训机制 压实发展责任
密云区委制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关于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镇党委担负主体责任,组织部门担负直接责任,村党支部担负具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上下联动、权责一致的工作体系。
区委组织部建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区镇两级常态化督查考核机制,每年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基层党建全程记实系统等方式开展专项督查。各镇党委每年开展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提升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区委组织部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每年组织全区327个村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各镇党委组织部部长、副部长、党务干部等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专题培训,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提升业务水平。同时,统筹全区的发展党员数量,向农村适当倾斜,2019年全区共发展党员658人,其中农村215人,较2015年提高16.8%。
建立区级联审 防止“带病入党”
要做到防止“带病入党”,一个重要工作是解决镇党委不能及时掌握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是否有违纪违法信息的问题。区委组织部在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前,组织相关执纪执法部门联审。联审工作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纪委区监委、区委统战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市规自委密云分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信访办、区城管执法局共计10家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和分工,针对问题线索、刑事处罚、违法上访等问题,对全区党员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进行审查。
联审工作开展以来,共审查出存在政治上不合格问题或需进一步考察的92人,切实防止“带病入党”问题的发生。
建立“两报两审”制度 解决发展党员家族化问题
在严格落实政审、预审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建立发展党员关键环节村级“两上报”、镇级“两审核”的“两报两审”机制,重点审查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有近亲属关系或属于大家族的入党申请人。要求各村党组织对照区委组织部制订的《发展党员政治不合格清单》,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两个关键环节,分别向镇党委提交书面报告,重点报告人选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及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等情况。镇党委收到报告后派出考察组,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相关情况进行审核,书面向村党组织反馈,并作为镇党委预审的重要内容。
建立预警机制 消除发展党员“空白村”
区委要求镇党委建立未发展党员村动态台账,实行预警机制。对具备发展党员条件且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实行“黄色预警”,镇党委下发预警通知,要求村党支部分析问题,说明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对具备发展党员条件且连续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实行“橙色预警”,纳入重点管理,镇党委要成立调查组,深入查找原因,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限期完成整改。
实行预警机制以来,全区327个村党支部已不存在连续三年未发展党员现象,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村党支部有56个,较2015年同比下降19.2%。
建立村民代表评议制 提高群众“满意度”
区委创新出台《关于发展党员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制的实施办法》。针对通过公示后,准备提交支部大会进行投票表决的发展对象,以及预备期满,准备提交支部大会进行投票表决的预备党员,由村民代表按照“满意”“不满意”“不了解”三个选项,对评议对象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低于50%的,原则上不能提交支部大会讨论。测评结束后,党支部委员会要结合评议对象现实表现、培养考察等情况进行综合判定,最终确定提交支部大会投票表决的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
村民代表评议制有助于防止唯亲唯派发展党员的行为。自村民代表评议制工作开展以来,全区17个镇关于发展党员信访问题减少26.5%。
建立后备人才库 形成育才长效机制
区委建立农村党员后备人才发现、联系、培养机制,进一步扩大识人、育人、选人视野,使一大批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的视野。区委组织部主动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委、工商联等部门联系对接,在返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非公企业管理人员、专业合作社骨干、种养殖能手中发现优秀人才。建立农村后备人才库,遴选优秀分子作为重点培养人选,形成“发现苗子、培养苗子、发展苗子”长效机制。目前全区党员后备人才队伍达到522人。
区委组织部每年开展后备人才轮训,加强培育教育,选派党性强、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老党员一对一联系培养优秀“苗子”,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建立优秀后备人才定期考察机制,加大在优秀后备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
通过扎实的工作,目前全区农村党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年轻党员与高学历党员数量逐年增加。近五年来,全区共发展898名农村党员,其中35岁以下286人,较2015年提升22.6%;大专以上学历205人,较2015年提升19.8%。
(作者单位:密云区委组织部党员管理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