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语言的交际功能来看,语言一方面向人们传递语言信息,另一方面向人们揭示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在学习语言知识,还是在学习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意識。
  文化意识是指人们的生活、习俗、语念、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在日常事物的看法和情感,它蕴含在语言之中,是人的思想在语言中的体现。文化意识是在英语的交流过程中一起呈现给学生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意识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英美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学习者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一、增强学生对词和词组在文化内涵上的了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内容简单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教师容易忽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了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承载体。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以及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创设和把握,需要学习者对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学习者既要注意文化的共性,又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言知识与文化意识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学好英语,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只有了解了词或词组在文化上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运用英语。如dinner,supper,从词义上dinner表示主餐、正餐、晚餐;supper表示晚餐。中国人的正餐一般是午餐,而英美国家的正餐通常是晚餐,一家人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谈,或边看电视边吃晚餐,其乐融融,有时,还邀请朋友共进晚餐。在两个词使用上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才能区别dinner,supper的正确使用,作出主观的判断。
  Thank是致谢的意思,是对他人帮助的承认,是促进人们交往的文明举动。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示感谢的方式和范围也会不同。在英美等国,无论他人给予的帮助是大还是小,人们都要表示致谢。对关系十分亲密的亲戚、朋友或父母、子女的帮助也毫无例外地表示感谢。而依据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下级为上级办事、晚辈为长辈效劳是应尽的义务,感谢被认为是多余的。在英美人士看来,致谢是一种讲礼貌、有教养的表现,也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西方国家的礼貌教育,切实培养学生讲英语注重礼貌的习惯。
  
  二、情景教学增强文化体验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真实的情景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9各个国家名称时,教师可准备各国国旗,播放各国的国歌,让学生了解各国使用的语言,借助多媒体呈现各国风情、人们的服装特征和穿戴习俗,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如6A Unit 6围绕“谈论节日里所做的事”这一话题,涉及了很多节日:Easter,Halloween,Christmas,May Day,Dragon Boat Festival等,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中西方节日风俗及主要庆祝方式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重大传统节日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上课前将教室环境做相应的布置,如让学生动手做鞭炮、复活蛋、圣诞帽、南瓜灯等,唱《圣诞歌》、《新年好》等代表性的歌曲,同学之间互送礼物,让学生在充满异国节日氛围中感受节日的喜悦和节日的热烈气氛,这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课外活动,渗透文化意识,拓宽文化视角
  
  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或一些阅读作品都涉及西方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了解英美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
  的材料,教师应对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并与汉文化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引导他们有意识地留心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习惯,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拓宽自己的文化视角。每逢国外重大节日时,在班上可举行文化活动。利用英语角、英语课本剧、影视作品,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广播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英语信息,使学生多角度接触英语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四、多方面比较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求知欲
  
  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文化涉及的范围是广博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生易接受的、较为熟悉的、具有文化特征的形象和标志,如国旗、标志性建筑物、文学作品等,将这些具有文化特征的形象和标志与汉文化作比较,以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注重语言交际行为的同时,还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用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补充,辅助语言交际行为,并比较中西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如人们的姿势(走姿——英国人的自由自在,中国人的温文儒雅;坐姿——英国人的随意,中国人的庄重;起立——英国的师生之间的平等,中国的尊重;动作——英国的自由,中国的约束)、握手、计数等,以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求知欲。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逐渐让学生意识到人们的行为无不受到有关文化的影响。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有关异国文化异同点的敏感度,即文化意识,学生才会产生一种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不同来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的自觉性、自主性,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其他文献
下面介绍几招正确使用天然气或液化气以节约用气的方法。  第一、避免烧“空灶”。做饭时,应事先把要做的食物都准备好,然后再点火做饭,如果是烧汤或是炖东西的话,则可以先用大火把它烧开,然后关小火,只要保持锅内滚开而又不溢出就行了。  第二、控制火的大小。做饭时,火不是越大越好,火的大小应该根据锅的大小来决定,火焰分布的面积与锅底相平即为最佳。  第三、宜焖不宜蒸。很多人做饭喜欢用蒸的方法,其实蒸出来的
[一]    刻苦钻研出成果 掀起农村用水新革命  传统的农村用水大多是原始的手提肩挑,条件稍好的在住所附近打口压水井,再好点的就装个潜水泵,建个水塔,搞成自来水。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取水都存在一定弊端:手提肩挑及手压水费时费力;而家庭装的自来水,则是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且存放时间稍长一点就会滋生细菌、影响水质,而水池又必须经常清洗,且清洗起来也劳心费力。何况从经济角度说,潜水泵一般都装在户外,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