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数学学科,“数学体验”则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生成的对数学内容的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是体验者以自己的数学学习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基础上去理解、感受、建构的过程,让学生进行体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同时学生在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体验学习的基础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例如,在教“简单的统计”时,我结合家庭用水、电、煤气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统计表里,来反映实际情况,再如,在“圓锥的体积”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常见的用卷笔刀削圆柱形的铅笔的现象。让学生仔细观察铅笔的变化,然后提出圓柱和圓锥变化的问题:被削的这段铅笔前后分别是什么形状?前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小了以后的圆锥体与原本这段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体积分别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二、实践操作——体验学习的关键
实践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沦、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一些探索性实践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丁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亲历结论的建构过程,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首先给学生提供各种三角形,包括完全一样的、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形状不同但等底等高的和其他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尝试拼摆,学生通过拼、量等多种实践手段,在操作中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所用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包括底、高、面积),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oh÷2),即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建构也是有效的。
三、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的深化
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一个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在交流合作中学会体验,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体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时我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自己的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我也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那个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我立即决定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了让学生观察、测量、比较等形式,最后我再举起那个墨水盒,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长方体!”及时从他们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再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不同的个体在探究的过程中都将获得新体验、新发现和新策略,而这种个性化的内容正是建构和完善知识意义的最有价值的素材,使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发挥,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创新与合作能力。
四、回归生活——体验学习的终极目标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例如,学习“比例尺”后,让学生动手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学习《统计图表》后,让学生课余时间到校门口统计各年级买零食的情况并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相应措施;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并布置课外作业: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实际是怎样包装的?了解厂家为什么耍这样包装?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让学生设法测出一块土豆的体积;还可以每天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等,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总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些要求,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联系生活——体验学习的基础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例如,在教“简单的统计”时,我结合家庭用水、电、煤气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统计表里,来反映实际情况,再如,在“圓锥的体积”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常见的用卷笔刀削圆柱形的铅笔的现象。让学生仔细观察铅笔的变化,然后提出圓柱和圓锥变化的问题:被削的这段铅笔前后分别是什么形状?前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小了以后的圆锥体与原本这段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体积分别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二、实践操作——体验学习的关键
实践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沦、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一些探索性实践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丁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亲历结论的建构过程,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首先给学生提供各种三角形,包括完全一样的、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形状不同但等底等高的和其他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尝试拼摆,学生通过拼、量等多种实践手段,在操作中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所用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包括底、高、面积),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oh÷2),即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建构也是有效的。
三、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的深化
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一个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在交流合作中学会体验,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体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时我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自己的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我也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那个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我立即决定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了让学生观察、测量、比较等形式,最后我再举起那个墨水盒,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长方体!”及时从他们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再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不同的个体在探究的过程中都将获得新体验、新发现和新策略,而这种个性化的内容正是建构和完善知识意义的最有价值的素材,使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发挥,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创新与合作能力。
四、回归生活——体验学习的终极目标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例如,学习“比例尺”后,让学生动手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学习《统计图表》后,让学生课余时间到校门口统计各年级买零食的情况并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相应措施;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并布置课外作业: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实际是怎样包装的?了解厂家为什么耍这样包装?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让学生设法测出一块土豆的体积;还可以每天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等,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总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些要求,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