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083-0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于是导学案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如何更好地使用导学案,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呢?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学案设计要体现人文性
初中数学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设计好练习题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当堂达标教学中的练习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让学生“熟能生巧”,又要防止学生“熟而生厌”。在设计练习题时,我将练习中呆板枯燥的“练一练”“想一想”“做一做”等题目名称,可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如:“看看我今天多棒”,选择题可改为“慧眼识珠”,应用题可改为“请你帮忙设计设计方案”等,增加问题要求表述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让学生在这些导语中充满自信。
二、导学案设计要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练习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选取发生在孩子身边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如组织学生游玩活动或乘车等问题。
我在讲二次函数时,就用了去集市买桔子为例。“放学后我们去买桔子,假设1.2元一斤桔子,所花钱数y与买桔子的斤数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它是个什么函数?”“花50元钱买桔子,所买桔子斤数y和桔子单价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它是个什么函数?”接着用“桔子现在的价格是1.2元一斤,经过两次涨价到y元,那么桔子价格y和增长率x之间是什么关系?”用这三个例子复习了前面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像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导学案设计要有层次性
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告诉我们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导学案设计必须有层次、有坡度。在课题练习的编排时遵循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的顺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每节课数学练习的编排主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1.模仿。与例题类型和难度基本相同的题目。通过练习,提高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2.变式。本质特征与例题相同,非本质特征与例题不同的题目。这类练习有利于把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灵活。通过综合和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这类联系主要提高学生综合能联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这是一类带有思考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是需要同过创造性的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类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设计练习题时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个大题,每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个大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大题之间,小题之间都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解每个大题时,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练习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解决了“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使每个学生都乐练、能练、会练。
四、知识要有联系性
练习不仅仅使学生掌握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在练习过程中及时总结规律,使知识上升为技能,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二次函数的性质时,教师要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要从整体考虑设计练习。这就改变了“学什么就教什么”的做法,从而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如在学习圆周角的定理后,可设计练习:“圆中一条弦分圆成1:3两部分,则它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多少?”既能复习本节内容,又能为下节的圆内接四边形做铺垫。
五、题型要有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广阔的驰聘天地。在诸多的开放题中,具有多种答案的开放题是学生最喜欢做的。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有效手段。新课程的练习观是依托于开放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设计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和富于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自由选择内容时发现探索的过程;开放练习的答案:教师设计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练习;开放练习形式:教师要把口头练、笔练、操作练、调查练相结合;把教室内外、学校、社会相结合;把常规练习与游戏性、竞赛性练习相结合;开放练习评价:教师既要评价学生“双基”,也要注重學生能力和态度;既要评价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把教师与学生,定性与定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进行评价。新课程关注以上的练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解答开放题目的过程,不仅仅是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多种数学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
总之,一节课的优秀导学案设计,是根据知识体系内容和学生的当前知识水平有策略地设计的。这样就能通过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启发他们的潜能,使导学案成为学生的指向灯,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于是导学案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如何更好地使用导学案,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呢?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学案设计要体现人文性
初中数学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设计好练习题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当堂达标教学中的练习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让学生“熟能生巧”,又要防止学生“熟而生厌”。在设计练习题时,我将练习中呆板枯燥的“练一练”“想一想”“做一做”等题目名称,可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如:“看看我今天多棒”,选择题可改为“慧眼识珠”,应用题可改为“请你帮忙设计设计方案”等,增加问题要求表述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让学生在这些导语中充满自信。
二、导学案设计要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练习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选取发生在孩子身边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如组织学生游玩活动或乘车等问题。
我在讲二次函数时,就用了去集市买桔子为例。“放学后我们去买桔子,假设1.2元一斤桔子,所花钱数y与买桔子的斤数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它是个什么函数?”“花50元钱买桔子,所买桔子斤数y和桔子单价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它是个什么函数?”接着用“桔子现在的价格是1.2元一斤,经过两次涨价到y元,那么桔子价格y和增长率x之间是什么关系?”用这三个例子复习了前面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像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导学案设计要有层次性
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告诉我们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导学案设计必须有层次、有坡度。在课题练习的编排时遵循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的顺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每节课数学练习的编排主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1.模仿。与例题类型和难度基本相同的题目。通过练习,提高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2.变式。本质特征与例题相同,非本质特征与例题不同的题目。这类练习有利于把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灵活。通过综合和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这类联系主要提高学生综合能联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这是一类带有思考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是需要同过创造性的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类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设计练习题时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个大题,每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个大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大题之间,小题之间都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解每个大题时,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练习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解决了“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使每个学生都乐练、能练、会练。
四、知识要有联系性
练习不仅仅使学生掌握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在练习过程中及时总结规律,使知识上升为技能,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二次函数的性质时,教师要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要从整体考虑设计练习。这就改变了“学什么就教什么”的做法,从而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如在学习圆周角的定理后,可设计练习:“圆中一条弦分圆成1:3两部分,则它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多少?”既能复习本节内容,又能为下节的圆内接四边形做铺垫。
五、题型要有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广阔的驰聘天地。在诸多的开放题中,具有多种答案的开放题是学生最喜欢做的。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有效手段。新课程的练习观是依托于开放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设计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和富于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自由选择内容时发现探索的过程;开放练习的答案:教师设计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练习;开放练习形式:教师要把口头练、笔练、操作练、调查练相结合;把教室内外、学校、社会相结合;把常规练习与游戏性、竞赛性练习相结合;开放练习评价:教师既要评价学生“双基”,也要注重學生能力和态度;既要评价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把教师与学生,定性与定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进行评价。新课程关注以上的练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解答开放题目的过程,不仅仅是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多种数学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
总之,一节课的优秀导学案设计,是根据知识体系内容和学生的当前知识水平有策略地设计的。这样就能通过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启发他们的潜能,使导学案成为学生的指向灯,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