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指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融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背景中,进而吸引学生的眼球与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与探讨的兴趣,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与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陶冶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出生活化问题、开展生活化活动、布置生活化任务等,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情境;生活化问题;生活化活动
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理论与提问的方式实施教学,生活资源融入较少,与学生交流与互动的时间较少,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激發学生认知与学习的兴趣,还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进而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实现德育目标。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结合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通过引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能够理解和认知的生活化资源,创设形式多样与内容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更好地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一、引入生活化资源,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根据课程的主题和知识内容,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引入与之相关的生活化资源[1]。教师可以去互联网上搜索相应的生活化资源,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将它们整理制作成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工具生动展现出来,以此创设生活化情境,吸引学生观看和思考。
例如,在四年级上学期“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主题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真切体会父母为子女和家庭的辛劳付出,感受父母在工作中的辛劳,激发学生关心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懂得为父母分忧,培养学生孝亲敬老的思想意识。教师可以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资源,展现妈妈早起做饭、照顾老人,爸爸洗衣服、加班等生活情境,并提出问题:图上的爸爸妈妈在干什么?你知道平时爸爸妈妈在忙什么呢?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
二、提出生活化问题,要求合作化探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进一步深入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素养、良好的道德品格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可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内容,提出生活化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教师通过要求学生采取合作化探讨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小组中集思广益,更好地解决不同状况下的生活问题[2]。
例如,四年级上学期“这些事我来做”的主题教学中,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做很多家务活儿,能够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能为父母分忧,也认识到做家务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与生活习惯,提高自信心,体会家庭责任。接着,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问题:实际生活中并不是自己不愿做家务,而是大人不让我们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让各个小组结合这个问题探讨。教师可以先让各个小组代表展示探讨成果,之后予以点评和总结,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沟通或者写信等方式与父母说明做家务的益处,让父母放心,自己会量力而行的。
三、开展生活化活动,引领合作化表演
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开展生活化活动,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化表演,分小组演一演,在表演、交流与互动中获得新知[3]。
例如,在四年级上学期“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主题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子女应当为家庭贡献力量,善于表达自己对长辈的爱,乐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自理能力,形成按计划做事和勇于战胜艰难险阻的良好品格。教师可以创设乐乐和妈妈在看电视问题上出现分歧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乐乐和妈妈,各自说出理由。通过开展这个生活化活动,可以得出:乐乐可以和妈妈制定看电视的约定,约定先参与户外活动,再看电视,以及家人不能在乐乐学习和阅读的时间看电视等。
四、布置生活化任务,指导生活化实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为巩固课堂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与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后生活化任务,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化实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这项活动,注意观察、记录、写出实践报告,以此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4]。
例如,在四年级上学期的“低碳生活每一天”的主题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布置关于低碳生活的生活化活动,让学生探究以下主题:如何节约用水;如何节约用电;小学生应该怎样低碳生活。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主要教学目标,结合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引入生活化资源,创设形式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指引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化的学习,在交流、探讨与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丁维臣.论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2):53-54.
[2]黄雅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草根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3):127.
[3]徐灼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上,下旬),2020,17(6):27.
[4]赵吉旺.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7,606(23):86-87.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情境;生活化问题;生活化活动
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理论与提问的方式实施教学,生活资源融入较少,与学生交流与互动的时间较少,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激發学生认知与学习的兴趣,还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进而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实现德育目标。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结合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通过引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能够理解和认知的生活化资源,创设形式多样与内容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更好地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一、引入生活化资源,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根据课程的主题和知识内容,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引入与之相关的生活化资源[1]。教师可以去互联网上搜索相应的生活化资源,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将它们整理制作成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工具生动展现出来,以此创设生活化情境,吸引学生观看和思考。
例如,在四年级上学期“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主题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真切体会父母为子女和家庭的辛劳付出,感受父母在工作中的辛劳,激发学生关心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懂得为父母分忧,培养学生孝亲敬老的思想意识。教师可以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资源,展现妈妈早起做饭、照顾老人,爸爸洗衣服、加班等生活情境,并提出问题:图上的爸爸妈妈在干什么?你知道平时爸爸妈妈在忙什么呢?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
二、提出生活化问题,要求合作化探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进一步深入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素养、良好的道德品格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可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内容,提出生活化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教师通过要求学生采取合作化探讨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小组中集思广益,更好地解决不同状况下的生活问题[2]。
例如,四年级上学期“这些事我来做”的主题教学中,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做很多家务活儿,能够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能为父母分忧,也认识到做家务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与生活习惯,提高自信心,体会家庭责任。接着,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问题:实际生活中并不是自己不愿做家务,而是大人不让我们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让各个小组结合这个问题探讨。教师可以先让各个小组代表展示探讨成果,之后予以点评和总结,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沟通或者写信等方式与父母说明做家务的益处,让父母放心,自己会量力而行的。
三、开展生活化活动,引领合作化表演
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开展生活化活动,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化表演,分小组演一演,在表演、交流与互动中获得新知[3]。
例如,在四年级上学期“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主题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子女应当为家庭贡献力量,善于表达自己对长辈的爱,乐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自理能力,形成按计划做事和勇于战胜艰难险阻的良好品格。教师可以创设乐乐和妈妈在看电视问题上出现分歧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乐乐和妈妈,各自说出理由。通过开展这个生活化活动,可以得出:乐乐可以和妈妈制定看电视的约定,约定先参与户外活动,再看电视,以及家人不能在乐乐学习和阅读的时间看电视等。
四、布置生活化任务,指导生活化实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为巩固课堂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与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后生活化任务,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化实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这项活动,注意观察、记录、写出实践报告,以此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4]。
例如,在四年级上学期的“低碳生活每一天”的主题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布置关于低碳生活的生活化活动,让学生探究以下主题:如何节约用水;如何节约用电;小学生应该怎样低碳生活。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主要教学目标,结合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引入生活化资源,创设形式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指引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化的学习,在交流、探讨与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丁维臣.论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2):53-54.
[2]黄雅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草根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3):127.
[3]徐灼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上,下旬),2020,17(6):27.
[4]赵吉旺.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7,606(2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