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对于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且人生价值观念尚未确立的小学生来说,加强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未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意义,因而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班级文明的建设者、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具备基本的道德意识是做人之基本。然而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来的引导和教育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及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进而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我们应从学生的特征出发,积极探究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撑。
一、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养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辨别是非、对错的意识淡薄,且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影响。为此,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小学班主任应从自身做起,注重自身的一举一动、行为举止是否正确,以及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感染中受到影响,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为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打好基础,促使德育教育的顺利进展。
例如,班主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各项条款,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严格按照上面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不遲到、不早退,早上比学生早半个小时到教室,下午也比学生晚半小时离开,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时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注重自己穿戴得是否合乎规范,形象是否整洁,做到不留长指甲、经常洗头以及勤洗澡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印象。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比如在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待人接物要有礼貌等,将自身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此,便充分提升了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发挥了教师的表率作用,为班级管理及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关爱学生,避免批评式教育
传统的教育以批评式教育为主,即班主任或其他教师通过约束和管制的形式来强行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忽视了学生内心渴望关注和关爱的需求,导致学生表面上听从管理,而内心却十分叛逆或是反抗,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低效乃至无效的。鉴于此,小学班主任应转变以往以批评式为主的单一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关爱、照顾,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教师的人道主义关怀,从而放下对教师的戒备和芥蒂心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德育教育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例如,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询问学生近期的学习或是生活状况,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发自内心地服从班主任的管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一视同仁,不应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到优秀生身上,还应关注学差生学习的发展,针对学差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帮助他们化解。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能一味指责、批评,而是应在找出学生犯错根源的基础上,采用委婉的话语及适宜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如此,便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运用到了德育教育工作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德育教学工作得以更好地进展下去。
三、重视心理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生处于道德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学生因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而误入歧途现象的产生,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或是开班会的形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面对外界不良事物时应该怎样做。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来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避免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及错误思想的产生,使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正义、责任、品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结合具体的人物、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是正义,如何维护正义并成为有正义的人;什么是责任,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以及什么样的品德才是高尚、无私的,从而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道德意识。如此便使学生树立的正确的是非观念,促进了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总之,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前景。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积极探究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在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对错的观念,为实现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和水平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
[2]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具备基本的道德意识是做人之基本。然而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来的引导和教育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及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进而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我们应从学生的特征出发,积极探究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撑。
一、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养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辨别是非、对错的意识淡薄,且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影响。为此,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小学班主任应从自身做起,注重自身的一举一动、行为举止是否正确,以及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感染中受到影响,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为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打好基础,促使德育教育的顺利进展。
例如,班主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各项条款,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严格按照上面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不遲到、不早退,早上比学生早半个小时到教室,下午也比学生晚半小时离开,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时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注重自己穿戴得是否合乎规范,形象是否整洁,做到不留长指甲、经常洗头以及勤洗澡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印象。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比如在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待人接物要有礼貌等,将自身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此,便充分提升了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发挥了教师的表率作用,为班级管理及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关爱学生,避免批评式教育
传统的教育以批评式教育为主,即班主任或其他教师通过约束和管制的形式来强行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忽视了学生内心渴望关注和关爱的需求,导致学生表面上听从管理,而内心却十分叛逆或是反抗,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低效乃至无效的。鉴于此,小学班主任应转变以往以批评式为主的单一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关爱、照顾,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教师的人道主义关怀,从而放下对教师的戒备和芥蒂心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德育教育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例如,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询问学生近期的学习或是生活状况,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发自内心地服从班主任的管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一视同仁,不应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到优秀生身上,还应关注学差生学习的发展,针对学差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帮助他们化解。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能一味指责、批评,而是应在找出学生犯错根源的基础上,采用委婉的话语及适宜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如此,便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运用到了德育教育工作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德育教学工作得以更好地进展下去。
三、重视心理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生处于道德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学生因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而误入歧途现象的产生,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或是开班会的形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面对外界不良事物时应该怎样做。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来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避免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及错误思想的产生,使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正义、责任、品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结合具体的人物、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是正义,如何维护正义并成为有正义的人;什么是责任,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以及什么样的品德才是高尚、无私的,从而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道德意识。如此便使学生树立的正确的是非观念,促进了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总之,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前景。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积极探究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在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对错的观念,为实现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和水平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
[2]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