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研究中最古老的课题之一。不论是把读写结合看作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原则,人们对读写应当结合是没有争议的。近年来,不少文章用动态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论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剖析学生思维过程入手,研究阅读对写作的作用及方式,这是对读写结合研究深化的标志。那么,从学生思维过程看,读写是怎样结合的?教学中怎样发挥这些结合的作用?
一、在阅读中领悟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出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阅读作品,读者首先捕捉到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撞击”时,就会产生分析个人或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的强烈愿望,这是潜在的写作激情。读魏巍的《我的教师》,可能与作者共鸣,也可能与作者的理解相反,但都会产生分析自己的某位教师的愿望。读培根的《谈读书》,不少学生会因为心悦诚服而以个人经历或见闻印证作者的理解。作者对生活深刻或独到的理解和感受,尤其能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学生融入了情感,就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他们把阅读的体会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就产生了写作的情感。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章,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后,写就成了一种自觉输出,这种输出是经千百篇文章的浸润,在外物的刺激下融合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艺术积累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把学生潜在的写作激情化为写作实践,鼓励他们酣畅地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迫切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个性、情感鲜活地体现在他们的笔端,正是读写在思维过程中有机结合的结果。
二、在阅读中学会观察、分析与表达
从写作的思维过程看,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几乎是同时完成的。阅读过程的实质是读者“参与”作者的思考,力图“参与”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是阅读中思维活动的特征之一,这正是读、写在思维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能动的“参与”,了解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是怎样同时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济南的冬天》“小雪后的山”为例,作者观察的景物是:“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落上点儿雪,山坡上的雪薄厚不均,傍晚阳光斜射在山腰上,映出些粉色。”这些,学生阅读时并不难理解。作者分析了景物的特点“秀美”,展开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紧扣“秀美”进行了细致描述。假如教学中孤立研究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做只能把作者观察、分析与表达的过程弄得支离破碎,干扰了学生对作者思维过程的“参与”,对培养读、写能力都是不利的。这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的内部,领会要义,使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深入品读作品精美的语言。因为读是学生感悟艺术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载体就是语言文字,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去品味语言的魅力,留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留出空间让他们想象,想象时脑子里的意境就出来了。
引导学生阅读,为学生构建起一个接近或走近作者的平台,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这些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有利于促进读写的有机结合。
三、在写作中深化书面语言的掌握与运用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真正的写作不可能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的。因为人们在思想时用的是“内部言语”,而说与写则用“外部言语”。“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所表现的思维过程的客观内容当然是基本一致的,但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却是“内外有别”的,书面语言则是作者把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外化”的载体。
剖析一下学生写作的思维过程不难发现,发生“阻塞”的原因往往是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有不少学生能说会道但笔下笨拙,这说明掌握与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行,训练的主要途径是阅读。与口语比较,书面语言的主要特征是讲究语句衔接、组合的逻辑性。语句衔接、组合的逻辑性反映了作者的表达目的,往往不是事物固有的条理关系的反映。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表达目的体会语句衔接、组合的方法和规律。从文本主题中推测作者的意向是怎样由朦胧到明晰,从题材中琢磨如何从纷繁的素材中选择加工,从结构中揣摩谋篇布局的匠心,从语言中猜想遣词造句的多种可能性。
由阅读中体会语句衔接、组合的方法和规律向写作中熟练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迁移,是比较困难的。从写作的思维过程分析,构思时头脑中流动的内部语言是逻辑性较强的书面言语,才能写出逻辑性较强的书面语言。因此,训练掌握与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关键是促使学生构思时头脑中形成书面语言的“语流”。要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构思的习惯,在写作中注意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叶圣陶先生指出:“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阅读和作文巧妙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在阅读中领悟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出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阅读作品,读者首先捕捉到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撞击”时,就会产生分析个人或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的强烈愿望,这是潜在的写作激情。读魏巍的《我的教师》,可能与作者共鸣,也可能与作者的理解相反,但都会产生分析自己的某位教师的愿望。读培根的《谈读书》,不少学生会因为心悦诚服而以个人经历或见闻印证作者的理解。作者对生活深刻或独到的理解和感受,尤其能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学生融入了情感,就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他们把阅读的体会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就产生了写作的情感。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章,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后,写就成了一种自觉输出,这种输出是经千百篇文章的浸润,在外物的刺激下融合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艺术积累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把学生潜在的写作激情化为写作实践,鼓励他们酣畅地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迫切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个性、情感鲜活地体现在他们的笔端,正是读写在思维过程中有机结合的结果。
二、在阅读中学会观察、分析与表达
从写作的思维过程看,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几乎是同时完成的。阅读过程的实质是读者“参与”作者的思考,力图“参与”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是阅读中思维活动的特征之一,这正是读、写在思维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能动的“参与”,了解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是怎样同时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济南的冬天》“小雪后的山”为例,作者观察的景物是:“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落上点儿雪,山坡上的雪薄厚不均,傍晚阳光斜射在山腰上,映出些粉色。”这些,学生阅读时并不难理解。作者分析了景物的特点“秀美”,展开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紧扣“秀美”进行了细致描述。假如教学中孤立研究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做只能把作者观察、分析与表达的过程弄得支离破碎,干扰了学生对作者思维过程的“参与”,对培养读、写能力都是不利的。这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的内部,领会要义,使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深入品读作品精美的语言。因为读是学生感悟艺术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载体就是语言文字,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去品味语言的魅力,留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留出空间让他们想象,想象时脑子里的意境就出来了。
引导学生阅读,为学生构建起一个接近或走近作者的平台,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这些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有利于促进读写的有机结合。
三、在写作中深化书面语言的掌握与运用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真正的写作不可能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的。因为人们在思想时用的是“内部言语”,而说与写则用“外部言语”。“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所表现的思维过程的客观内容当然是基本一致的,但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却是“内外有别”的,书面语言则是作者把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外化”的载体。
剖析一下学生写作的思维过程不难发现,发生“阻塞”的原因往往是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有不少学生能说会道但笔下笨拙,这说明掌握与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行,训练的主要途径是阅读。与口语比较,书面语言的主要特征是讲究语句衔接、组合的逻辑性。语句衔接、组合的逻辑性反映了作者的表达目的,往往不是事物固有的条理关系的反映。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表达目的体会语句衔接、组合的方法和规律。从文本主题中推测作者的意向是怎样由朦胧到明晰,从题材中琢磨如何从纷繁的素材中选择加工,从结构中揣摩谋篇布局的匠心,从语言中猜想遣词造句的多种可能性。
由阅读中体会语句衔接、组合的方法和规律向写作中熟练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迁移,是比较困难的。从写作的思维过程分析,构思时头脑中流动的内部语言是逻辑性较强的书面言语,才能写出逻辑性较强的书面语言。因此,训练掌握与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关键是促使学生构思时头脑中形成书面语言的“语流”。要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构思的习惯,在写作中注意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叶圣陶先生指出:“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阅读和作文巧妙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