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科学认识论让作为完整的人的生成性、主体性,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则被遗忘和抛弃了,课堂变得沉闷、乏味,缺乏生机与活力。生活认识论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这一生命体的自我、发展、完善和实现。
关键词:物理 生活化 途径
一、教学观念生活化
(一)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
在生活认识论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这一认知性任务,而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这一生命体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作为学生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课堂教学生活,不仅要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且更应该关注教学活动的过程,尤其需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一种强制性的单向授受关系,而是处于同一生活世界中的不同主体之间如何由互识到共识的问题,因而课堂教学需要研究解决的是作为不同主体的师生之间是如何通过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达到互相影响,最终形成共识甚至产生“共鸣”的问题。教学和考试的落脚点不再是知识的记住和套用问题,而是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问题,即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世界中实际问题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一)课程目标三维化
作为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三者之间是相互孤立的还是具有某种联系?这需要我们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基于同样一个知识点,任何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自然可以实现相同的知识目标,然而,不同的教学设计却可以实现不同的过程和情感目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物理。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妨认真地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其中哪些对于课程学习是不利的,如何消除其不良影响;哪些对于课程学习是有益的,如何合理利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什么样的教学情境,经历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份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合作攻关哪些研究课题,从事哪些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乃至自主创新的能力等等。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关于教学方式的考虑,也是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方式生活化的道路上,陶行知先生堪称伟大的先行者。“当年陶行知主持的重庆育才学校,不少课程都应用形象的教学方法讲授,如社会组的时事课用活报剧的形式表演给大家看;自然组的化学课也用表演的形式,如他们创造的化学之舞,将枯燥的化学变化公式用舞蹈表现出来,使人产生兴趣,易学易懂。像这样把科学教学加以艺术化、舞蹈化的方法,尚属破天荒之举”。
为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广大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选用图表、漫画、照片、录象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主体关系和谐化
(一)师生关系和谐化
首先,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概念获得和问题解决的研究表明,正式物理学习前,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前概念、直觉概念、朴素概念以及在学习中形成的相异概念、错误概念对教学产生巨大阻力,是造成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是和他们在学习中的相关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要发展某种能力,就必须经历相关的过程”。
最后,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生活认识论已经告诉大家:我们的学生是人,是有着生命活力和情感尊严的人。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无论我们采用哪种方式,都不应以伤害学生的心理情感,贬损学生的人格尊严为代价,否则,那就完全得不偿失,也背离了我们教书育人的初衷了。
(二)生生关系和谐化
首先,营造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渐趋成熟。对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把物理学习看成是学生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而不是物理竞技场上的比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使其在获取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探究物理规律、归纳物理方法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
其次,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合作学习,则有利于培养学生言语交流、与人共事、信息共享的能力和意识。如果只讲自主学习而废弃合作学习,那就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如果只谈合作学习却忽视自主学习,那就可能陷入“吃大锅饭”、“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境地。因此,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挥其巨大的功效。
关键词:物理 生活化 途径
一、教学观念生活化
(一)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
在生活认识论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这一认知性任务,而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这一生命体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作为学生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课堂教学生活,不仅要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且更应该关注教学活动的过程,尤其需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一种强制性的单向授受关系,而是处于同一生活世界中的不同主体之间如何由互识到共识的问题,因而课堂教学需要研究解决的是作为不同主体的师生之间是如何通过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达到互相影响,最终形成共识甚至产生“共鸣”的问题。教学和考试的落脚点不再是知识的记住和套用问题,而是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问题,即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世界中实际问题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一)课程目标三维化
作为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三者之间是相互孤立的还是具有某种联系?这需要我们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基于同样一个知识点,任何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自然可以实现相同的知识目标,然而,不同的教学设计却可以实现不同的过程和情感目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物理。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妨认真地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其中哪些对于课程学习是不利的,如何消除其不良影响;哪些对于课程学习是有益的,如何合理利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什么样的教学情境,经历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份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合作攻关哪些研究课题,从事哪些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乃至自主创新的能力等等。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关于教学方式的考虑,也是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方式生活化的道路上,陶行知先生堪称伟大的先行者。“当年陶行知主持的重庆育才学校,不少课程都应用形象的教学方法讲授,如社会组的时事课用活报剧的形式表演给大家看;自然组的化学课也用表演的形式,如他们创造的化学之舞,将枯燥的化学变化公式用舞蹈表现出来,使人产生兴趣,易学易懂。像这样把科学教学加以艺术化、舞蹈化的方法,尚属破天荒之举”。
为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广大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选用图表、漫画、照片、录象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主体关系和谐化
(一)师生关系和谐化
首先,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概念获得和问题解决的研究表明,正式物理学习前,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前概念、直觉概念、朴素概念以及在学习中形成的相异概念、错误概念对教学产生巨大阻力,是造成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是和他们在学习中的相关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要发展某种能力,就必须经历相关的过程”。
最后,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生活认识论已经告诉大家:我们的学生是人,是有着生命活力和情感尊严的人。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无论我们采用哪种方式,都不应以伤害学生的心理情感,贬损学生的人格尊严为代价,否则,那就完全得不偿失,也背离了我们教书育人的初衷了。
(二)生生关系和谐化
首先,营造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渐趋成熟。对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把物理学习看成是学生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而不是物理竞技场上的比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使其在获取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探究物理规律、归纳物理方法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
其次,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合作学习,则有利于培养学生言语交流、与人共事、信息共享的能力和意识。如果只讲自主学习而废弃合作学习,那就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如果只谈合作学习却忽视自主学习,那就可能陷入“吃大锅饭”、“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境地。因此,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挥其巨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