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史料,教学,知识构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63-04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最基本的学科要求和特征,这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中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同。史料是这种教学方式最基础的支撑,如何对史料进行有效的取舍,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及如何对史料进行教学应用,这是本文重点要阐述的问题,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在应用史料于课堂教学时,史料呈现的碎片化现象是很突出的。①作为一名一线的历史教师,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经历:“选择了许多史料,觉得这些史料不可或缺,试讲下来后的感觉是:追求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俱损;追求材料翔实,结果是材料堆砌;由于追求细枝末节,结果是整体混乱。”②这也是我深刻体会过的经历。怎样吸取这种经历带来的教训,正如李惠军老师所告诫的,“历史课要有灵魂”。如何避免迷失在史料的片段中,这应该成为我们有意识的努力方向,是我们在研究一堂课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并引导在史料教学时的操作。
我们的教学以课程标准等教育部门颁布的规定为指导,但机械的遵照这些目标是不够的。以人教版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为例,浙江省的《教学指导意见》给出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了解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及其意义。”这也是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要求。这就意味着,这三个目标是明确要求掌握的,也是考试要求的,这使得我们的关注点很容易仅仅局限在这三个相对分离的目标上。我们试着分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发现这些文本在目标的阐述上本身就是点状的,对照教材内容的表述,也是作为三块相对独立的内容进行阐述的。怎样把这些点状的目标串起来,怎样把这些分散的、碎片化的历史连接成整体的历史叙事,以至于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堂课,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追问和思索能引领这堂课的“灵魂”,我们称之为“课魂”。
那怎样提炼出这堂课的“课魂”呢?我首先反复地研究如何结合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三个相对独立的规定目标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通过这些历史知识我能够给学生传递怎样的历史感悟和启示?三块相对分离的教材内容中,其贯穿着的灵魂是什么?随后,我首先梳理出整堂课的主线,那便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但这时候实际上只是停留在对知识脉络的系统梳理,骨架似的知识脉络很难触及到人的思考深处,我需要与历史进行更高层次的对话,我必须再阅读一些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我阅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齐格勒的《新全球史》、王斯德的《世界通史》、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等著作,以及介绍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反法西斯联盟的相关论文。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追问:苏美英法等大国为什么从战前和战争初期的相互不信任逐步走向联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破除了原来的不团结甚至相互对立?在阅读中进行的追问和思考,原本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的意义逐渐鲜明起来。我似乎体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这一课的“课魂”。在野蛮的法西斯侵略不断扩大中,唯有让正义的力量走向联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正义力量的联合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便是这堂课的灵魂。
找到了这个灵魂,我在执行相关文件规定的知识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了教学目标:
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了解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及其意义;
能应用从地图、图片和文字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方法;
从历史细节中感悟到正义力量的联合产生的伟大力量。
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在“课魂”的引领下,避免了教学知识目标本身的碎片化,为史料的取舍和加工提供了总的指导。
课魂的把握,明确了设计的方向,在具体取舍和加工史料前,还需要在课魂引领下描绘出具体的“教学逻辑建构图”,这便是本课的知识构架,也是我们常说的板书设计。我们认为,板书设计帮助我们把握知识构架,对取舍史料是十分实用的工具,并且这个工作最好提到教学设计的前面来完成,而不是作为收尾的工作。
板书设计使得知识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呈现,避免知识碎片化,而要做到这一点,本身就要求有一条贯穿的线索,课魂的把握便为梳理出具体的线索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确定了“正义力量的联合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这一“课魂”,可以很自然引导出贯穿本课的主线:反法西斯力量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联合的?
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要掌握的目标内容,相当于散落的“珍珠”,课魂相当于串起这些珍珠的线。线和珍珠的有机融合,便是这堂课的知识构架。结合课魂和教学目标的理解,我们设计了以下板书(见图1)。
这样的板书设计,涵盖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并且以“反法西斯力量一步步走向联合”作为线索把这些分散的史实整合起来。但知识构架本身只是一个骨架,要使得历史的叙事有血有肉,需要史料的支撑。此外,结论性的知识内容,需要一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过程。有了知识构架这个工具,我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取舍关键性的史料,为这些结论性知识内容的得出提供支撑。
史料的收集工作当然不是从这个阶段才开始的,在一开始提炼“课魂”时,这个工作实际上早已经开始了。但知识的构架形成之后,对于史料的收集就有了非常明确的指向。
新课改之后,把教材当成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供学生记诵的教条,实现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这种理念受到了广泛的认同。①事实上,教材的编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突出表现在“知识链接”“学思之窗”以及“阅读与思考”等栏目中,这些栏目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史料,甚至教材正文中的一些资料也可以当成史料来利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对于教材的史料给以充分的利用,在教材的史料不足以支撑史论的情况下,再补充相关著述论文,以及必要的网络资源。 本课在应用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史料时,是直接从教材正文中提取。例如我们结合人教版选修3第65页正文部分提取了新的《中立法》和《租借法》的内容:
材料1:1939年11月初,通过新《中立法》,允许现款自运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为掌握航海权的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
材料2: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
结合这两个材料,让学生思考两个法案发生的变化。为了呈现美国对外政策的前后变化过程,我们还提炼了教材第54页《中立法》的内容:
材料3: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
这三则材料虽然从教材中提取,但在美国对外政策变化上已经有了关键细节的支撑。
在《大西洋宪章》这个知识内容上,教材第66页的“资料回放”有原始的史料。珍珠港事件的战况及影响在教材第65页的“学思之窗”栏目中有细节丰富的史料。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在教材的最后一段正文有着关于人口和战略物资的数据,在教材“历史纵横”中有详细的两大集团军事力量对比的数据。这些来自教材的细节丰富的史料,在知识构架的指导下,直接可以进行取舍。
教材的叙述毕竟有版面的限制,仅仅依靠教材获取史料往往是不够的,相关的著述和论文是一个重要的来源。这些著述和论文本身在形成过程中就整理了大量的原始史料,且其本身的史实叙述和评论也可以引用作为材料,因此是一个史料丰富且操作上也便捷的途径。例如,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马上宣布支持苏联,丘吉尔在英国广播公司]说(1941年6月22日)的]讲词是体现英国联合意愿最好的史料:“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俄国人民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让我们加倍努力,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②这段史料不仅表达了英国对苏联的支持,也呈现了制度不同的国家从对立走向联合的过程。
网络在史料来源的严谨性上虽然不如前面的两个途径,但是在公开的重要文件以及历史图片上,有其独特的作用。例如,在认识反法西斯联盟的性质时,最重要的史料便是《联合国家宣言》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份公开的重要文件,我们利用网络收集到了《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并作为史料采用。此外,我们在认识反法西斯联盟的特点时,收集了一张当时的宣传画。
在取舍史料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细节:标注出史料的来源,这是史料作为论据的可靠性所必备的。总之,在史料的取舍上,要心怀对于学术严谨性的敬意和敏感。
史料教学与严格的史学研究不一样,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并且上课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无法读懂或者读完,采用的史料就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我们在“课魂”引领下,根据知识构架“按图索骥”收集史料后,需要对史料进行必要的加工。史料加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史料的删减,二是史料呈现方式的转化。
史料的删减是最常用的加工方法,原始的史料往往文字量很大。而作为历史教学来说,太长的史料是不合适的,且呈现史料的最主要工具是PPT,在客观条件上也是有限制的。多少字数比较合适呢,一个便捷的方法就是参照高考试题的材料长度,一般来讲,一则材料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50个字。例如,上文提到的《联合国家宣言》,在网络上可以查找到其主要的内容介绍,我们最后按照提取反法西斯联盟的性质这个知识要求,删减了文件的内容,呈现如下:
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将在战胜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可加入本宣言。
这段话可以完整地阐述反法西斯联盟的性质。删减史料最忌讳的是断章取义,因此在删减前尽量要阅读整个文章,以理解整个文章的语境,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进行删减。
史料加工的第二种方法,是转化史料的呈现方式。呈现方式转化的初衷,便是考虑到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认知负担,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在理解史料时更加容易,使得学生的认知努力主要集中在针对史料的问题思考。转化史料的呈现方式有好多种,比如对文言文中一些生僻的字词给予必要的注解,对特殊的文化语境的行为方式给予必要的注解等。在本课的史料呈现方式的转化上,主要是把文字史料转化成地图给予更形象的呈现。例如,“二战”初期欧洲战场的形势发展情况,我们借助于地图,很简洁有效地进行了呈现(见图2)。
事实上,我们在整堂课的设计上都借助了地图的呈现,地图不仅减少了学生的认知负担,而且还帮助学生进行空间上的定位,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史实。
总之,史料的加工上,要心怀学生,避免学生望而生畏,使得严谨的史料同时呈现出亲切的面貌。
【作者简介】豆雨松,男,浙江省长兴县人,中教一级教师,浙江省长兴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
陆扬,女,浙江省长兴县人,中教一级教师,浙江省长兴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及历史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吴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63-04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最基本的学科要求和特征,这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中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同。史料是这种教学方式最基础的支撑,如何对史料进行有效的取舍,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及如何对史料进行教学应用,这是本文重点要阐述的问题,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在应用史料于课堂教学时,史料呈现的碎片化现象是很突出的。①作为一名一线的历史教师,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经历:“选择了许多史料,觉得这些史料不可或缺,试讲下来后的感觉是:追求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俱损;追求材料翔实,结果是材料堆砌;由于追求细枝末节,结果是整体混乱。”②这也是我深刻体会过的经历。怎样吸取这种经历带来的教训,正如李惠军老师所告诫的,“历史课要有灵魂”。如何避免迷失在史料的片段中,这应该成为我们有意识的努力方向,是我们在研究一堂课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并引导在史料教学时的操作。
我们的教学以课程标准等教育部门颁布的规定为指导,但机械的遵照这些目标是不够的。以人教版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为例,浙江省的《教学指导意见》给出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了解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及其意义。”这也是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要求。这就意味着,这三个目标是明确要求掌握的,也是考试要求的,这使得我们的关注点很容易仅仅局限在这三个相对分离的目标上。我们试着分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发现这些文本在目标的阐述上本身就是点状的,对照教材内容的表述,也是作为三块相对独立的内容进行阐述的。怎样把这些点状的目标串起来,怎样把这些分散的、碎片化的历史连接成整体的历史叙事,以至于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堂课,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追问和思索能引领这堂课的“灵魂”,我们称之为“课魂”。
那怎样提炼出这堂课的“课魂”呢?我首先反复地研究如何结合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三个相对独立的规定目标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通过这些历史知识我能够给学生传递怎样的历史感悟和启示?三块相对分离的教材内容中,其贯穿着的灵魂是什么?随后,我首先梳理出整堂课的主线,那便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但这时候实际上只是停留在对知识脉络的系统梳理,骨架似的知识脉络很难触及到人的思考深处,我需要与历史进行更高层次的对话,我必须再阅读一些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我阅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齐格勒的《新全球史》、王斯德的《世界通史》、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等著作,以及介绍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反法西斯联盟的相关论文。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追问:苏美英法等大国为什么从战前和战争初期的相互不信任逐步走向联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破除了原来的不团结甚至相互对立?在阅读中进行的追问和思考,原本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的意义逐渐鲜明起来。我似乎体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这一课的“课魂”。在野蛮的法西斯侵略不断扩大中,唯有让正义的力量走向联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正义力量的联合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便是这堂课的灵魂。
找到了这个灵魂,我在执行相关文件规定的知识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了教学目标:
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了解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及其意义;
能应用从地图、图片和文字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方法;
从历史细节中感悟到正义力量的联合产生的伟大力量。
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在“课魂”的引领下,避免了教学知识目标本身的碎片化,为史料的取舍和加工提供了总的指导。
课魂的把握,明确了设计的方向,在具体取舍和加工史料前,还需要在课魂引领下描绘出具体的“教学逻辑建构图”,这便是本课的知识构架,也是我们常说的板书设计。我们认为,板书设计帮助我们把握知识构架,对取舍史料是十分实用的工具,并且这个工作最好提到教学设计的前面来完成,而不是作为收尾的工作。
板书设计使得知识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呈现,避免知识碎片化,而要做到这一点,本身就要求有一条贯穿的线索,课魂的把握便为梳理出具体的线索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确定了“正义力量的联合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这一“课魂”,可以很自然引导出贯穿本课的主线:反法西斯力量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联合的?
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要掌握的目标内容,相当于散落的“珍珠”,课魂相当于串起这些珍珠的线。线和珍珠的有机融合,便是这堂课的知识构架。结合课魂和教学目标的理解,我们设计了以下板书(见图1)。
这样的板书设计,涵盖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并且以“反法西斯力量一步步走向联合”作为线索把这些分散的史实整合起来。但知识构架本身只是一个骨架,要使得历史的叙事有血有肉,需要史料的支撑。此外,结论性的知识内容,需要一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过程。有了知识构架这个工具,我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取舍关键性的史料,为这些结论性知识内容的得出提供支撑。
史料的收集工作当然不是从这个阶段才开始的,在一开始提炼“课魂”时,这个工作实际上早已经开始了。但知识的构架形成之后,对于史料的收集就有了非常明确的指向。
新课改之后,把教材当成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供学生记诵的教条,实现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这种理念受到了广泛的认同。①事实上,教材的编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突出表现在“知识链接”“学思之窗”以及“阅读与思考”等栏目中,这些栏目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史料,甚至教材正文中的一些资料也可以当成史料来利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对于教材的史料给以充分的利用,在教材的史料不足以支撑史论的情况下,再补充相关著述论文,以及必要的网络资源。 本课在应用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史料时,是直接从教材正文中提取。例如我们结合人教版选修3第65页正文部分提取了新的《中立法》和《租借法》的内容:
材料1:1939年11月初,通过新《中立法》,允许现款自运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为掌握航海权的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
材料2: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
结合这两个材料,让学生思考两个法案发生的变化。为了呈现美国对外政策的前后变化过程,我们还提炼了教材第54页《中立法》的内容:
材料3: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
这三则材料虽然从教材中提取,但在美国对外政策变化上已经有了关键细节的支撑。
在《大西洋宪章》这个知识内容上,教材第66页的“资料回放”有原始的史料。珍珠港事件的战况及影响在教材第65页的“学思之窗”栏目中有细节丰富的史料。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在教材的最后一段正文有着关于人口和战略物资的数据,在教材“历史纵横”中有详细的两大集团军事力量对比的数据。这些来自教材的细节丰富的史料,在知识构架的指导下,直接可以进行取舍。
教材的叙述毕竟有版面的限制,仅仅依靠教材获取史料往往是不够的,相关的著述和论文是一个重要的来源。这些著述和论文本身在形成过程中就整理了大量的原始史料,且其本身的史实叙述和评论也可以引用作为材料,因此是一个史料丰富且操作上也便捷的途径。例如,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马上宣布支持苏联,丘吉尔在英国广播公司]说(1941年6月22日)的]讲词是体现英国联合意愿最好的史料:“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俄国人民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让我们加倍努力,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②这段史料不仅表达了英国对苏联的支持,也呈现了制度不同的国家从对立走向联合的过程。
网络在史料来源的严谨性上虽然不如前面的两个途径,但是在公开的重要文件以及历史图片上,有其独特的作用。例如,在认识反法西斯联盟的性质时,最重要的史料便是《联合国家宣言》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份公开的重要文件,我们利用网络收集到了《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并作为史料采用。此外,我们在认识反法西斯联盟的特点时,收集了一张当时的宣传画。
在取舍史料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细节:标注出史料的来源,这是史料作为论据的可靠性所必备的。总之,在史料的取舍上,要心怀对于学术严谨性的敬意和敏感。
史料教学与严格的史学研究不一样,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并且上课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无法读懂或者读完,采用的史料就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我们在“课魂”引领下,根据知识构架“按图索骥”收集史料后,需要对史料进行必要的加工。史料加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史料的删减,二是史料呈现方式的转化。
史料的删减是最常用的加工方法,原始的史料往往文字量很大。而作为历史教学来说,太长的史料是不合适的,且呈现史料的最主要工具是PPT,在客观条件上也是有限制的。多少字数比较合适呢,一个便捷的方法就是参照高考试题的材料长度,一般来讲,一则材料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50个字。例如,上文提到的《联合国家宣言》,在网络上可以查找到其主要的内容介绍,我们最后按照提取反法西斯联盟的性质这个知识要求,删减了文件的内容,呈现如下:
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将在战胜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可加入本宣言。
这段话可以完整地阐述反法西斯联盟的性质。删减史料最忌讳的是断章取义,因此在删减前尽量要阅读整个文章,以理解整个文章的语境,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进行删减。
史料加工的第二种方法,是转化史料的呈现方式。呈现方式转化的初衷,便是考虑到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认知负担,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在理解史料时更加容易,使得学生的认知努力主要集中在针对史料的问题思考。转化史料的呈现方式有好多种,比如对文言文中一些生僻的字词给予必要的注解,对特殊的文化语境的行为方式给予必要的注解等。在本课的史料呈现方式的转化上,主要是把文字史料转化成地图给予更形象的呈现。例如,“二战”初期欧洲战场的形势发展情况,我们借助于地图,很简洁有效地进行了呈现(见图2)。
事实上,我们在整堂课的设计上都借助了地图的呈现,地图不仅减少了学生的认知负担,而且还帮助学生进行空间上的定位,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史实。
总之,史料的加工上,要心怀学生,避免学生望而生畏,使得严谨的史料同时呈现出亲切的面貌。
【作者简介】豆雨松,男,浙江省长兴县人,中教一级教师,浙江省长兴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
陆扬,女,浙江省长兴县人,中教一级教师,浙江省长兴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及历史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