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是谬误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一句说明了季候。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因为严寒,乌鸦都无法睡眠,所以还在啼唤。半夜里已经月落,想必总在深秋或初冬的上弦。旅客在船中睡眠,这不是愉快舒服的睡眠,而是有羁旅之愁的睡眠。这一夜的睡眠又无人作伴,只有江上的枫树和夜渔火光与旅人相对。这一句本来并不难解,只是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对愁眠,就是伴愁眠之意。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直到现在,还有人引此说来讲此诗,大是谬误。接下去,诗人说在这样光景之下,旅客已经不容易入睡了,何况又听到苏州城外寒山寺里的钟声,镗镗地传来。这首诗是一般的赋写景物的诗,没有比兴的意义,读者也无可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穷其笔墨写尽了海南这方琼台胜景,从古代的一些贬官的诗文中经常可见,苏东坡还创造了许多菜肴并记录了饶有情趣的诗篇,到丘浚的《琼台奇甸赋》中列举了海南众多食材,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就现当代我们更为熟知的作家诗人到海南,也为海南美食赞不绝口,于是特摄录如下以飨读者。  梁羽生笔下的石山羊  说作家梁羽生曾经到海南游玩,当时朋友请他吃石山雍羊,他吃后对其风味赞不绝口,写下了《题石山镇羊
期刊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在这个热带岛屿上繁衍生息了几千年,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有一些神密的文化现象至今仍在黎族地区广泛流传着,如黎族的“毒药”和“迷恋药”传说。  黎族民间普遍流传有一种所谓的“毒药”,在带上某种宗教色彩后,不少汉族、黎族、苗族人对它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深入黎族地区的汉族人更是谈药色变,几乎不敢随便在不熟悉的黎村里接受黎家人的东西吃。建国前,很多黎族地区的黎族人也不会
期刊
美味记忆总是伴随我们一起成长,让我们记忆最深的也许多是节庆中的美味。海南菜很多菜肴与节庆文化联系较为密切,也因为是节庆,人们往往把关好的愿望寓寄于其中,让我们在吃到关味的同时,还获得了祝福,此时的心情总是快乐无比与充满了期待。  团圆和美的定安菜包饭  在大年春节时,定安古镇人家最喜欢吃菜包饭。做菜包饭的历史渊源久远,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是在清代,算来应有150多年历史了。  清末拔贡生莫家桐曾在《
期刊
在强手如云的海南餐饮界,新海府始终不敢懈怠,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形成了海南特色粥品、卤水、烧腊、小炒及小吃于一体的餐饮连锁机构。  1998年,陈建胜辞去厨师的岗位下海创业,在海口红城湖创立三厨·新海府餐饮连锁第一家分店,15年来,新海府从最初一天亏损几千元的小店发展到12家直营连锁店、1000多名员工。  15年前,陈建胜定位“粥品”为发展之路,新海府粥城应运而生,以“新海府鸽粥”“新海府蟹粥”
期刊
金·菲尔比(1912—1988)是世界最著名的双重间谍。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时就由于信仰共产主义而加入了苏联的特工组织克格勃。大学毕业后他设法进入了英国情报局,此时正值二战时期。不久,他被英国情报局派往华盛顿担任英国情报局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联络官,从而长期把大量极为重要的情报透霹给苏联。  1988年菲尔比临终前接受了《星期日泰晤士报》的采访,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西方民主,说他是由于信念而投奔
期刊
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为烹制美点佳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海南岛的烹饪大师们,吸收了祖国各地烹饪技术之长,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海南风味,脍炙人口的海南菜肴令中外食客唇齿留香。在这些为人们酿美烹香的海南风味的名师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名师覃文章。覃师傅技艺全面,炉火纯青,催开了一朵朵绚丽的烹调之花,为中外宾客送来了美味和笑语。  当年多少灶前苦,方得今日屠龙技。他出生在海南岛琼山县的一个贫寒家庭,十四岁便来到海
期刊
冒着纷飞的雨雪,我去造访画家王铁根先生。正是大年除夕前天的上午九点半。画家准时准点到了他居住的小区门口接我。我暗揣,他肯定是个严谨的人。平常接触过不少的艺术界人士,但比较随性散漫的居多。和王铁根先生其实偶有晤面的机会,但几无搭讪过的记忆。风雪中他却不曾打伞,只带着一顶帽子,见了我,也不说些多余的客套。他一脸真诚纯朴的微笑和那一抹浓黑的胡须一样,让我印象深刻。  雪粒子在窗台上急骤地敲打,发出丁丁当
期刊
策划人语  夏天的某个昏昏欲睡的午后,许多人都没了勤奋好学的样子。这时候,奥运会来了,可以想一点振奋人心的事儿。  从1984年开始,我们接触到了奥运,转眼,20年过去了,中国人阅读奥运的能力,在2004年雅典,会有个升华。过了雅典这一站,北京便是眼面前的事儿了。  在奥运的日子里,有运动员感冒服了药而药检呈阳性,被收回了到手的金牌。我正好有点感冒,服药,一愣,想,我现在如果药检,一定也是呈阳性,
期刊
写满两张A3纸的名单,放在我的包里。到今天,已经有足足八个年头了。  这份复印的名单是手写的,上面不仅有参加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上海人的全部名单,还有简单的背景资料。有他们的年龄、参赛的项目和在沪的原属单位,有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及工作单位、有启蒙教练,等等。只要其中有人夺得金牌,或者是打破记录什么的,即可就按图索骥,进行采访报道。  已经记不起来是谁发给我这两张A3纸
期刊
在奥运会的日子里,我目睹了浩如沙场的旌旗和国人汇聚一处大声呐喊的壮观场面,心里却在想着,我们大多数人仅仅是沧海一粟,做着可能永远和升国旗奏国歌无关的事儿。我们是否还有兴趣做事,我们为什么而做事。许多这样的念头盘旋在脑袋里使我困扰,而我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将在很长一个时期追随着男人,直至永远。  曾经有个叫瓦尔德内尔的中年男人,在奥运的背景下演绎了他的奋斗史;他要创造理想的结局,并且几乎接近终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