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环境工作就是“脸面工作”,那么如何“洗好脸面”,做好校园环境的整洁、绿化的养护、园林艺术的提高等工作,自然成为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板块之一。本文就宁夏大学为例,针对高校绿化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绿化环卫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提出了一些自己思考。
关键词:绿化 环卫 质量管理体系 认识与思考
“一手抓学科建设工作不放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动摇,切实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推进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这是我校党委书记齐岳同志在2011年学科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足见精神文明建设在高校是何其重要。校园环境属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形象地展现,每一个走进高校的人,第一印象便是校园的环境,而不是教学和科研的水平;所以,校园环境工作就是“脸面工作”,那么如何“洗好脸面”,并做好校园环境的整洁、绿化的养护、园林艺术的提高等工作自然成为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板块之一。
1 存在问题
十多年来,随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框架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我校绿化卫生工作从根本上讲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体制不健全 社会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管理,从而提高校园绿化卫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由于我校后勤实行甲乙方的管理运行模式,即以爱国卫生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为基础,由后勤管理处(甲方)设立环保科具体行使校园绿化卫生工作的管理职能,由后勤集团(乙方)设立校园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代表乙方行使服务职能,也就是实质上的管理机关与服务板块的分离,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事业后勤服务效率低下、吃大锅饭、不计成本等弊端。但由于目前在产权划分上存在障碍,服务中心实行准企业化运转,没有进行工商注册,不具有社会独立法人地位,其本质是事业法人下的另一种管理体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后勤企业没有法人资格就无法走向社会,缺乏再生能力。由于职责权限不明确,往往出现甲乙双方未能做好身份的转变和明确自己的定位,所以导致未能正确行使各自权利和义务,甚至经常出现扯皮现象。甲方的服务质量监督等职能和乙方的高效服务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1.2 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熟悉或不适应,特别是科学标准的管理方法不熟悉,导致了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具体问题:
现有管理人员平时做的工作其实并不是管理工作,而是基层员工的工作,也就是平时说的甲方人员做乙方人员的工作。由于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不足,一般出现的问题有:没有对校园绿化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进行规划、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明确或重复设置、管理层人员过多或人浮于事、资源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员工服务意识差等。
1.3 服务技术落后 从事校园绿化、卫生工作的工人多为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缺乏。在绿化养护和卫生保洁管理的具体操作中缺乏技术性、针对性,领导的教化管理很难转化成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行为,服务育人的意识淡薄,服务工艺落后,服务质量差。把绿化管理工作理解为简单的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防病除虫。许多新建成的绿化景观由于养护不当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不良,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 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校园环境管理体系
2.1 坚持走改革之路,坚持后勤社会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停止和倒回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社会化改革是国家的一项政策,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只能是去深化实施。后勤社会化就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永远是紧紧围绕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展开,也就是高校后勤永远姓“教”的性质不变。比如我校自2003年起将校园绿化工程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根据校情将老校区绿化养护管理交给校园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而新校区绿化工程都是通过招标方式,并与中标者签订合同,实现契约管理。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双轨制管理模式是适应改革过渡的需求,因为校园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拥有后勤改革之前后勤正式工和临时工两部分组成,在对老校区绿地管理中担当重要角色,熟悉校园管理程序和绿地状况。同时,有一支稳定的绿化管理队伍,便于学校部署工作。而市场化管理模式精简了管理人员,节约养护经费,促进了企业间的竞争,提高了养护管理质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这同时也要求校方职能部门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与监督管理能力,否则,由于社会企业的趋利性,势必导致经营各自为政、服务价格不受控制等弊端;特别在遇到重大事件时,很难与学校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使得后勤服务的抗风险能力较低。
2.2 甲乙方规范分离,采取多种方式组建新型校园绿化环卫保障服务實体 设想如下:以前期改革为基础,把改革后初步形成的一些配套于高校绿化环卫保障服务的团队、板块和社会企业,进行重新配置和重组。在这种配置和重组中,以高校投入为主,以社会企业投入为辅,组成一个完全的独立法人实体。这样的企业由处长统一负责,副处长协助,独立的绿化环卫保障服务实体接受后勤的统一领导,完全掌控在学校系统内,以学校的管理干部为经营团队的主体,以社会的劳动力为员工主体,形成管理与服务经营为一体的、具有独立运行机制和服务特色的新型后勤服务实体。这样,既有熟悉校园市场的经营管理者,又有较低劳动力成本的员工队伍,同时又从一开始就形成“脱胎于学校,独立于学校,服务于学校”的企业理念和文化,在任何情况下,这个团队都会以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和实现学校顺利运转作为经营的宗旨。
2.3 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的有效途
径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尤其是新校区一流硬件设施的投入使用等等,现有的后勤环卫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已无法充分满足新形势下学校以及广大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更新、更高的要求,实施全面科学质量管理就成为学校后勤规范化管理和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主动适应学校客观发展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规范环境管理,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后勤管理体系就成为后勤管理者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保障体系有效途径的重要研究课题。具体思路: 2.3.1 建立和完善各项环卫工作规章制度,提供充分的管理依据。通过建章立制和科学管理,做到“管理有依据、工作有程序、服务有标准、评价有证据”,为我校后勤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后勤管理处可以充分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结合我校后勤管理服务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后勤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和细化各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服务标准,充分实现后勤管理全程控制。保证过程管理和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同时,通过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投诉监督机制、跟踪服务反馈制、巡视制或现场办公制等,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强调各过程、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接口管理,保证每个细节都有严格的控制要求和检查、整改、验证要求,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最终达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目的。
2.3.2 按照控制程序要求规范管理,注重有效的实施过程。全面实施质量管理需要通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全员积极参与和认真执行各项控制要求等有效方式得以贯彻和落实。为保证体系文件各项控制要求能够全面落实,职工不折不扣地执行,保证实施过程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就要通过深入开展各级人员学习培训、内外部沟通和认真整改反馈等管理手段达到预期目的。
①培训是基础。加大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队伍。目前我校后勤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培训工作开展得少,即使有开展,但效果也不理想。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后勤目前无论是管理人才还是技术人才都相对比较匮乏,特别是管理人才,通过全面运行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在后勤营造一种积极学习的氛围,通过能力和意识的培训提高大家的管理水平。应将重点放在职工素质、服务意识、服务技能的提高上,体现在职工服务态度的转变上,加强后勤干部和职工科学的管理意识和全员参与意识,确保职工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实施各项标准要求。②执行是关键。通过环卫职工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能力和才干,认真落实和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控制程序要求,形成有效的运行过程、记录和客观评价,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得到充分体现。③沟通是渠道。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沟通环境,确保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真正将师生和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后勤管理处应从研究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自身服务的差距入手,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座谈会、顾客满意率调查、意见箱、网络等多種方式架起与师生或服务对象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广泛征求意见,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保证实施效果,认真反馈,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逐步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2.3.3 加强全过程监控检查,制定和落实有力的整改措施。通过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自我评价、各级部门和人员监控检查等方式,对工作各过程、各环节控制要求的执行情况组织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确定发现的问题和责任部门、责任人,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积极实施整改,同时,在验证整改效果的基础上,实施“闭环管理”,达到彻底整改、关闭不合格的目的,做到有实施、有监督、重效果。
2.3.4 不断总结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持续改进和提高。通过不断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有效性,顾客满意度测量结果以及验证完成情况等工作,总结存在的问题,明确相关责任部门,提出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加以改正,并通过进一步实施验证,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体系不断持续改进,健康发展,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积极参与的程度不断增强,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
通过行业化、专业化、企业化建设,真正建立起一个能为教学科研和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具有姓“教”特色,拥有自身品牌,能够自我生存、独立发展的新型现代教育服务企业。根据学校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体要求,以我校新校区绿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实现传统后勤管理体制、服务方式、人才结构的根本转变,构建新型校园环境工作保障体系。
关键词:绿化 环卫 质量管理体系 认识与思考
“一手抓学科建设工作不放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动摇,切实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推进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这是我校党委书记齐岳同志在2011年学科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足见精神文明建设在高校是何其重要。校园环境属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形象地展现,每一个走进高校的人,第一印象便是校园的环境,而不是教学和科研的水平;所以,校园环境工作就是“脸面工作”,那么如何“洗好脸面”,并做好校园环境的整洁、绿化的养护、园林艺术的提高等工作自然成为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板块之一。
1 存在问题
十多年来,随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框架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我校绿化卫生工作从根本上讲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体制不健全 社会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管理,从而提高校园绿化卫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由于我校后勤实行甲乙方的管理运行模式,即以爱国卫生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为基础,由后勤管理处(甲方)设立环保科具体行使校园绿化卫生工作的管理职能,由后勤集团(乙方)设立校园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代表乙方行使服务职能,也就是实质上的管理机关与服务板块的分离,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事业后勤服务效率低下、吃大锅饭、不计成本等弊端。但由于目前在产权划分上存在障碍,服务中心实行准企业化运转,没有进行工商注册,不具有社会独立法人地位,其本质是事业法人下的另一种管理体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后勤企业没有法人资格就无法走向社会,缺乏再生能力。由于职责权限不明确,往往出现甲乙双方未能做好身份的转变和明确自己的定位,所以导致未能正确行使各自权利和义务,甚至经常出现扯皮现象。甲方的服务质量监督等职能和乙方的高效服务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1.2 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熟悉或不适应,特别是科学标准的管理方法不熟悉,导致了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具体问题:
现有管理人员平时做的工作其实并不是管理工作,而是基层员工的工作,也就是平时说的甲方人员做乙方人员的工作。由于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不足,一般出现的问题有:没有对校园绿化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进行规划、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明确或重复设置、管理层人员过多或人浮于事、资源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员工服务意识差等。
1.3 服务技术落后 从事校园绿化、卫生工作的工人多为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缺乏。在绿化养护和卫生保洁管理的具体操作中缺乏技术性、针对性,领导的教化管理很难转化成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行为,服务育人的意识淡薄,服务工艺落后,服务质量差。把绿化管理工作理解为简单的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防病除虫。许多新建成的绿化景观由于养护不当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不良,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 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校园环境管理体系
2.1 坚持走改革之路,坚持后勤社会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停止和倒回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社会化改革是国家的一项政策,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只能是去深化实施。后勤社会化就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永远是紧紧围绕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展开,也就是高校后勤永远姓“教”的性质不变。比如我校自2003年起将校园绿化工程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根据校情将老校区绿化养护管理交给校园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而新校区绿化工程都是通过招标方式,并与中标者签订合同,实现契约管理。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双轨制管理模式是适应改革过渡的需求,因为校园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拥有后勤改革之前后勤正式工和临时工两部分组成,在对老校区绿地管理中担当重要角色,熟悉校园管理程序和绿地状况。同时,有一支稳定的绿化管理队伍,便于学校部署工作。而市场化管理模式精简了管理人员,节约养护经费,促进了企业间的竞争,提高了养护管理质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这同时也要求校方职能部门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与监督管理能力,否则,由于社会企业的趋利性,势必导致经营各自为政、服务价格不受控制等弊端;特别在遇到重大事件时,很难与学校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使得后勤服务的抗风险能力较低。
2.2 甲乙方规范分离,采取多种方式组建新型校园绿化环卫保障服务實体 设想如下:以前期改革为基础,把改革后初步形成的一些配套于高校绿化环卫保障服务的团队、板块和社会企业,进行重新配置和重组。在这种配置和重组中,以高校投入为主,以社会企业投入为辅,组成一个完全的独立法人实体。这样的企业由处长统一负责,副处长协助,独立的绿化环卫保障服务实体接受后勤的统一领导,完全掌控在学校系统内,以学校的管理干部为经营团队的主体,以社会的劳动力为员工主体,形成管理与服务经营为一体的、具有独立运行机制和服务特色的新型后勤服务实体。这样,既有熟悉校园市场的经营管理者,又有较低劳动力成本的员工队伍,同时又从一开始就形成“脱胎于学校,独立于学校,服务于学校”的企业理念和文化,在任何情况下,这个团队都会以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和实现学校顺利运转作为经营的宗旨。
2.3 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的有效途
径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尤其是新校区一流硬件设施的投入使用等等,现有的后勤环卫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已无法充分满足新形势下学校以及广大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更新、更高的要求,实施全面科学质量管理就成为学校后勤规范化管理和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主动适应学校客观发展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规范环境管理,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后勤管理体系就成为后勤管理者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保障体系有效途径的重要研究课题。具体思路: 2.3.1 建立和完善各项环卫工作规章制度,提供充分的管理依据。通过建章立制和科学管理,做到“管理有依据、工作有程序、服务有标准、评价有证据”,为我校后勤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后勤管理处可以充分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结合我校后勤管理服务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后勤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和细化各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服务标准,充分实现后勤管理全程控制。保证过程管理和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同时,通过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投诉监督机制、跟踪服务反馈制、巡视制或现场办公制等,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强调各过程、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接口管理,保证每个细节都有严格的控制要求和检查、整改、验证要求,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最终达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目的。
2.3.2 按照控制程序要求规范管理,注重有效的实施过程。全面实施质量管理需要通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全员积极参与和认真执行各项控制要求等有效方式得以贯彻和落实。为保证体系文件各项控制要求能够全面落实,职工不折不扣地执行,保证实施过程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就要通过深入开展各级人员学习培训、内外部沟通和认真整改反馈等管理手段达到预期目的。
①培训是基础。加大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队伍。目前我校后勤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培训工作开展得少,即使有开展,但效果也不理想。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后勤目前无论是管理人才还是技术人才都相对比较匮乏,特别是管理人才,通过全面运行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在后勤营造一种积极学习的氛围,通过能力和意识的培训提高大家的管理水平。应将重点放在职工素质、服务意识、服务技能的提高上,体现在职工服务态度的转变上,加强后勤干部和职工科学的管理意识和全员参与意识,确保职工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实施各项标准要求。②执行是关键。通过环卫职工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能力和才干,认真落实和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控制程序要求,形成有效的运行过程、记录和客观评价,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得到充分体现。③沟通是渠道。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沟通环境,确保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真正将师生和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后勤管理处应从研究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自身服务的差距入手,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座谈会、顾客满意率调查、意见箱、网络等多種方式架起与师生或服务对象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广泛征求意见,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保证实施效果,认真反馈,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逐步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2.3.3 加强全过程监控检查,制定和落实有力的整改措施。通过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自我评价、各级部门和人员监控检查等方式,对工作各过程、各环节控制要求的执行情况组织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确定发现的问题和责任部门、责任人,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积极实施整改,同时,在验证整改效果的基础上,实施“闭环管理”,达到彻底整改、关闭不合格的目的,做到有实施、有监督、重效果。
2.3.4 不断总结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持续改进和提高。通过不断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有效性,顾客满意度测量结果以及验证完成情况等工作,总结存在的问题,明确相关责任部门,提出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加以改正,并通过进一步实施验证,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体系不断持续改进,健康发展,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积极参与的程度不断增强,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
通过行业化、专业化、企业化建设,真正建立起一个能为教学科研和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具有姓“教”特色,拥有自身品牌,能够自我生存、独立发展的新型现代教育服务企业。根据学校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体要求,以我校新校区绿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实现传统后勤管理体制、服务方式、人才结构的根本转变,构建新型校园环境工作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