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纤瘦的背影
在一个穷奢极“瘦”的时代,普通人尚且想方设法减掉身上的几斤赘肉,更何况生活在镁光灯下的人群?上世纪90年代是凯特·摩斯那样的“流浪儿”的天下,T台上一具具顶着熊猫眼的骨架令人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行尸走肉”,这种风潮最后在谴责声中退出历史舞台。几年之后的今天,它换了一副马甲卷土重来,像传染病一样一夜之间占领了演艺圈,这就是近来频频见诸报端的“棒棒糖脑袋”。
“棒棒糖脑袋”是一种什么样的身材?可联想国内某美女名嘴。做一个棒棒糖女生,就是要让自己看上去跟一支棒棒糖一样,头大身细,七彩缤纷。具体点说,她要有一颗特大号的脑袋,以及一副与脑袋极不成比例的娇小身躯;她将头发染成亮晃晃的金黄色,皮肤晒成带海滩感觉的古铜色;她时刻用Gucci或Marc Jacobs蛤蟆镜遮住大半张脸,拎一巨型包包招摇过市;此外,宽松得过分的波希米亚风格上衣以及今年潮爆的铅笔裤也是她的最爱。
说到“棒棒糖脑袋”,就不可不提妮可·里奇,这个被豪门太子女帕丽斯·希尔顿视为死对头的小女生在好莱坞开“棒棒糖”风气之先,紧跟着,琳赛·洛翰、奥尔森姐妹、杰西卡·辛普森以及英国的西耶娜·米勒和凯拉·奈特丽等人闻风而动,统统“棒棒糖”上身,一个个把自己搞成芦柴棒似的,这是因为,你的头可以不够大,但你的身材必须足够纤细,否则,你永远做不了一支棒棒糖。
妮可·里奇自不必说,她的瘦是美国狗仔队最感兴趣的话题。妮可自己早前接受《名利场》采访时亲口承认自己目前太瘦了,但坚决否认患了厌食症。然而,这番否认似乎更像一个自欺欺人的泡沫。有一次,妮可在洛杉矶逛时装店时突然晕倒,店员把她扶起来后问她要不要吃点东西,她拒绝了食物,只是喝了一杯水就挣扎着匆匆走人。
其他几位“棒棒糖”也都因过瘦而引起广泛关注,有那么一段时间,琳赛·洛翰的粉丝们建立了一个网站,在上面留言说要求琳赛多吃点东西,恢复以前的健康形象而不要再瘦下去;而奥尔森姐妹花中的玛丽·凯特·奥尔森则在前年公开承认自己要进入疗养院治疗厌食症。
有英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200余名13~17岁的青少年分成两组,一组常看时尚杂志,另一组不看。15个月后,常看杂志的一组多认为自己太胖,需要节食减肥,而不看杂志的那组则没有。41%的少女说她们节食的想法来自时尚杂志。
“棒棒糖”们长期占据着时尚杂志的版面,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厌食症疗养所的副校长苏珊·艾斯表示了她的担忧:“我觉得那些过分瘦削的明星肯定会在青少年中带出一股节食的风气,而青春期前的女孩子节食是导致厌食症的一个主要成因。”
“棒棒糖”令暴瘦之风再次抬头,著名时尚造型师瑞秋·祖立刻成为众矢之的。外界给瑞秋定的“罪名”是“单枪匹马将厌食症带回时尚界”,因为她将她的客户——妮可、琳赛、米莎等青春女星统统变成了“棒棒糖”!更恐怖的是,瑞秋本人也是一根“棒棒糖”!面对如此严厉的指责,瑞秋说:“仅仅是因为我很瘦,就让我对时下的瘦风负责,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我影响了她们(琳赛等女星)的穿衣风格,并不意味着我影响了她们的饮食习惯。”
不管外界如何非议,“棒棒糖脑袋”却在时尚界一天比一天吃香。不过,这些姑娘们为了走红,可是付出了多么巨大惨痛的代价啊!
模特之死昭示时尚之罪
巴西圣保罗州容迪亚伊市,一名褐发少女走在当地的选美比赛舞台上。当裁判宣布她成为1999年容迪亚伊女王的时候,她的父母在台下拼命鼓掌。她的妈妈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其他女生都又矮又胖,还大屁股,她能取胜是因为她苗条、优雅。”这个奖项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但对于13岁的艾娜·卡罗来纳·莱斯顿·玛肯来说,这使她距离超级名模的梦想更近了一步。莱斯顿(她的艺名取消掉了玛肯)在之后的7年中不懈朝目标迈进,她渴望到世界各地走秀,甚至是遥远的香港和日本,在T台上展示如乔治·阿玛尼或迪奥这些著名设计师的作品。
2006年12月14日,她走猫步的照片终于登上了巴西每一份报刊杂志的封面,并成为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不是因她的模特天赋,而是她凄惨的死状,她死于因厌食症引发的并发症。
看看这一年来都流行些什么服饰: “皮袋款”(指纤瘦的身材穿上超大码的衣服);美国双零款(比英国最小码还要再小两码,就是腰部和一个典型的7岁孩子一样纤细)。这就是如今最流行的时尚,莱斯顿之死让这些时尚的痛苦完全呈现出来。
2007年1月1日凌晨,体重不足46公斤的另一名女孩马沙多·布罗托因为厌食症在里约热内卢的一家医院去世,几个月前,她为了使自己的身材符合流行趋势,开始疯狂减肥。她的家人发现她从6个月前开始保持饭后强行呕吐的习惯。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出现了昏迷和其他症状,不得不住院治疗,但最后还是不幸去世。
另一名23岁的女孩比阿特丽斯·克里斯蒂娜在2006年平安夜那在阿拉拉夸拉去世。
天因为节食引发心脏病并发症于圣保罗的一家医院死亡。身高1.57米的她去世时体重仅35公斤。再到去年11月莱斯顿去世几天后,21岁的巴西女孩卡拉·索布拉多也因厌食症和药物减肥导致并发症在阿拉拉夸拉去世。
限瘦规则杜绝T台枯瘦
因为莱斯顿的案例,现在巴西模特参加任何公开的走秀活动都被要求出具健康证明。另外,英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模特界和广告界雇佣体重超轻和16岁以下的模特,同时公布的还有一份关于过度节食危害健康的报告,提醒年轻妇女特别是少女不可片面追求苗条;一些模特经纪公司和广告界在招收新模特时,向应召者提出新的条件:瘦得只剩一把骨架子的,养胖点再来。
近来,模特界炙手可热的巴西名模吉塞尔·邦辰逆骨感潮流而上,成为各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她性格活泼,不像现在大多数女模特那样“胸部平平”,专业人士认为,吉塞尔不同于其他骨感模特的这一特点是令她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进入21世纪,人们心目中的美人标准有了更大的变化,瘦已不再是美的惟一标准,健康、自然而有活力的身材都是美的身材。在意大利,“肥模”已走上T型台一展风采。在美国,著名的《摩登》杂志已经全部采用体态丰满、健康、充满活力的“胖模”做为杂志的形象代言人。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已明白,只要日子过得精彩,心态自然,胖瘦不应成为影响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怎么想?
我确实受了影响!
“我看了那些瘦骨嶙峋的模特,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自己很胖——即使我体型正常。我觉得很烦,如今要让一个女孩子喜欢自己根本不可能。我只想让我们能够在接受自己身体的情况下正常成长!”
——迪安娜,16岁
那和我没关系
“去憎恨那些天生瘦削的模特不公平,这就像是我总是抱怨她们太高了,只是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再多长几英寸。”
——萨拉,17岁
在一个穷奢极“瘦”的时代,普通人尚且想方设法减掉身上的几斤赘肉,更何况生活在镁光灯下的人群?上世纪90年代是凯特·摩斯那样的“流浪儿”的天下,T台上一具具顶着熊猫眼的骨架令人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行尸走肉”,这种风潮最后在谴责声中退出历史舞台。几年之后的今天,它换了一副马甲卷土重来,像传染病一样一夜之间占领了演艺圈,这就是近来频频见诸报端的“棒棒糖脑袋”。
“棒棒糖脑袋”是一种什么样的身材?可联想国内某美女名嘴。做一个棒棒糖女生,就是要让自己看上去跟一支棒棒糖一样,头大身细,七彩缤纷。具体点说,她要有一颗特大号的脑袋,以及一副与脑袋极不成比例的娇小身躯;她将头发染成亮晃晃的金黄色,皮肤晒成带海滩感觉的古铜色;她时刻用Gucci或Marc Jacobs蛤蟆镜遮住大半张脸,拎一巨型包包招摇过市;此外,宽松得过分的波希米亚风格上衣以及今年潮爆的铅笔裤也是她的最爱。
说到“棒棒糖脑袋”,就不可不提妮可·里奇,这个被豪门太子女帕丽斯·希尔顿视为死对头的小女生在好莱坞开“棒棒糖”风气之先,紧跟着,琳赛·洛翰、奥尔森姐妹、杰西卡·辛普森以及英国的西耶娜·米勒和凯拉·奈特丽等人闻风而动,统统“棒棒糖”上身,一个个把自己搞成芦柴棒似的,这是因为,你的头可以不够大,但你的身材必须足够纤细,否则,你永远做不了一支棒棒糖。
妮可·里奇自不必说,她的瘦是美国狗仔队最感兴趣的话题。妮可自己早前接受《名利场》采访时亲口承认自己目前太瘦了,但坚决否认患了厌食症。然而,这番否认似乎更像一个自欺欺人的泡沫。有一次,妮可在洛杉矶逛时装店时突然晕倒,店员把她扶起来后问她要不要吃点东西,她拒绝了食物,只是喝了一杯水就挣扎着匆匆走人。
其他几位“棒棒糖”也都因过瘦而引起广泛关注,有那么一段时间,琳赛·洛翰的粉丝们建立了一个网站,在上面留言说要求琳赛多吃点东西,恢复以前的健康形象而不要再瘦下去;而奥尔森姐妹花中的玛丽·凯特·奥尔森则在前年公开承认自己要进入疗养院治疗厌食症。
有英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200余名13~17岁的青少年分成两组,一组常看时尚杂志,另一组不看。15个月后,常看杂志的一组多认为自己太胖,需要节食减肥,而不看杂志的那组则没有。41%的少女说她们节食的想法来自时尚杂志。
“棒棒糖”们长期占据着时尚杂志的版面,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厌食症疗养所的副校长苏珊·艾斯表示了她的担忧:“我觉得那些过分瘦削的明星肯定会在青少年中带出一股节食的风气,而青春期前的女孩子节食是导致厌食症的一个主要成因。”
“棒棒糖”令暴瘦之风再次抬头,著名时尚造型师瑞秋·祖立刻成为众矢之的。外界给瑞秋定的“罪名”是“单枪匹马将厌食症带回时尚界”,因为她将她的客户——妮可、琳赛、米莎等青春女星统统变成了“棒棒糖”!更恐怖的是,瑞秋本人也是一根“棒棒糖”!面对如此严厉的指责,瑞秋说:“仅仅是因为我很瘦,就让我对时下的瘦风负责,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我影响了她们(琳赛等女星)的穿衣风格,并不意味着我影响了她们的饮食习惯。”
不管外界如何非议,“棒棒糖脑袋”却在时尚界一天比一天吃香。不过,这些姑娘们为了走红,可是付出了多么巨大惨痛的代价啊!
模特之死昭示时尚之罪
巴西圣保罗州容迪亚伊市,一名褐发少女走在当地的选美比赛舞台上。当裁判宣布她成为1999年容迪亚伊女王的时候,她的父母在台下拼命鼓掌。她的妈妈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其他女生都又矮又胖,还大屁股,她能取胜是因为她苗条、优雅。”这个奖项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但对于13岁的艾娜·卡罗来纳·莱斯顿·玛肯来说,这使她距离超级名模的梦想更近了一步。莱斯顿(她的艺名取消掉了玛肯)在之后的7年中不懈朝目标迈进,她渴望到世界各地走秀,甚至是遥远的香港和日本,在T台上展示如乔治·阿玛尼或迪奥这些著名设计师的作品。
2006年12月14日,她走猫步的照片终于登上了巴西每一份报刊杂志的封面,并成为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不是因她的模特天赋,而是她凄惨的死状,她死于因厌食症引发的并发症。
看看这一年来都流行些什么服饰: “皮袋款”(指纤瘦的身材穿上超大码的衣服);美国双零款(比英国最小码还要再小两码,就是腰部和一个典型的7岁孩子一样纤细)。这就是如今最流行的时尚,莱斯顿之死让这些时尚的痛苦完全呈现出来。
2007年1月1日凌晨,体重不足46公斤的另一名女孩马沙多·布罗托因为厌食症在里约热内卢的一家医院去世,几个月前,她为了使自己的身材符合流行趋势,开始疯狂减肥。她的家人发现她从6个月前开始保持饭后强行呕吐的习惯。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出现了昏迷和其他症状,不得不住院治疗,但最后还是不幸去世。
另一名23岁的女孩比阿特丽斯·克里斯蒂娜在2006年平安夜那在阿拉拉夸拉去世。
天因为节食引发心脏病并发症于圣保罗的一家医院死亡。身高1.57米的她去世时体重仅35公斤。再到去年11月莱斯顿去世几天后,21岁的巴西女孩卡拉·索布拉多也因厌食症和药物减肥导致并发症在阿拉拉夸拉去世。
限瘦规则杜绝T台枯瘦
因为莱斯顿的案例,现在巴西模特参加任何公开的走秀活动都被要求出具健康证明。另外,英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模特界和广告界雇佣体重超轻和16岁以下的模特,同时公布的还有一份关于过度节食危害健康的报告,提醒年轻妇女特别是少女不可片面追求苗条;一些模特经纪公司和广告界在招收新模特时,向应召者提出新的条件:瘦得只剩一把骨架子的,养胖点再来。
近来,模特界炙手可热的巴西名模吉塞尔·邦辰逆骨感潮流而上,成为各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她性格活泼,不像现在大多数女模特那样“胸部平平”,专业人士认为,吉塞尔不同于其他骨感模特的这一特点是令她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进入21世纪,人们心目中的美人标准有了更大的变化,瘦已不再是美的惟一标准,健康、自然而有活力的身材都是美的身材。在意大利,“肥模”已走上T型台一展风采。在美国,著名的《摩登》杂志已经全部采用体态丰满、健康、充满活力的“胖模”做为杂志的形象代言人。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已明白,只要日子过得精彩,心态自然,胖瘦不应成为影响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怎么想?
我确实受了影响!
“我看了那些瘦骨嶙峋的模特,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自己很胖——即使我体型正常。我觉得很烦,如今要让一个女孩子喜欢自己根本不可能。我只想让我们能够在接受自己身体的情况下正常成长!”
——迪安娜,16岁
那和我没关系
“去憎恨那些天生瘦削的模特不公平,这就像是我总是抱怨她们太高了,只是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再多长几英寸。”
——萨拉,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