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ianqi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推行已有几年了,其经验教训笔者不敢自大评说。但作为一名基层历史教师,就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高中历史教学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问题。
  1.初中历史教学的弱化导致学生根基不牢
  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长期被视为“副科”,受到冷遇和不公正待遇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偏见。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初中阶段除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外,其余学科都是陪衬,历史自然也是陪衬学科之一,这是几十年来“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二是考试导向。就目前中考科目的设置来看,绝大多数地区对历史等“副科”,或采取开卷考试,或部分成绩进人中考成绩,或作考察科目对待,等等。基于考试的导向,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本身以及学生自己在对待历史等学科的“教”与“学”上都会大打折扣。三是师资短缺。由于前面所述原因,导致初中阶段历史等“副科”教师残缺不全,普遍的现象是专业教师留不住,留住的教师不是专业。这些原因导致学校不得不削弱历史等学科的正常教学,这样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极其有限就是一种必然。所以,学生进人高中,尤其是课改后的高中历史学习,他们就很难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其一,彻底扭转初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弱势地位。端正办学思想,矫正办学行为,明确办学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不能人为地制造学生学习“空白”和发展障碍。
  其二,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改革方向应尽可能服从于高中阶段的发展要求,初中历史课改是高中历史课改的基础,高中历史课改是初中历史课改的延续和发展,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都会给课程改革带来极大的伤害,高中历史课改将会有始无终。
  2.学生难以适应初高中历史教材编排体例的不一致
  高中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科书在编排格式和教学行为方式选择上,与初中历史教材有根本区别。一是教材编排体例上,初中历史教材以“通史”式手法编写,高中教材以“模块+专题”式手法编写,这种“模块+专题”式历史课程结构,其优点在于让探寻的问题集中、重点突出,密切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经验,强调学生自主发展,探究学习,构建自我知识体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其缺点在于割断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不便学生阅读,知识跨度大,跳跃性强,知识间缺乏必然的内在联系。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既无关联也无可比之处,这种安排迫使学生在学习这一专题内容时,要不断转换时空概念,努力适应变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此同时,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知识的专业性更强,容量更大,难度更深,其中有大量新的历史专业术语和历史概念。二是教学行为方式上,由于初中新课标历史教材与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较大差别,初中历史教材以教师讲授课为主,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必修模块,一类是选修模块,这就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初中教学方式区别较大。因为,高中历史教材除去三个必修模块外,还有六个选修模块,对于大多数在初中阶段习惯依靠教师“喂养”的学生而言,自主选修不仅给高中学校和老师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学校和教师会面临五花八门的选修方案,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学生也不能做到择其所需、学有所用。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发展的连续性和文明的传承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应当在初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增减和拓展,逐步实现初、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体例格式和教学行为方式上的无缝对接。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不应该完全背离初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的基本属性,彻底改变学生十几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滋生出的新格局会给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带来一定的震荡。
  3.滞后于高中课改的考试制度改革制约着课改进程
  众所周知,高中课程改革不是为高考招生服务的,而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将影响甚至根本性地影响高中课程改革。有人说,只要有考试存在,就存在着考试引导教学的事实。这话一点不假。不从根本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再科学、合理、先进的课改方案,也会沦为高考的附庸,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先期实施高中课改的省市已作了很多有益的考试改革探索,但就眼下的形势分析,全国高考招生考试改革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和成熟的成果。不少省市每年都在探索高考改革模式,但遭到的质疑和非议远比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更令人关注。这明显反映出考试改革滞后于课程改革。没有成熟的高考招生改革框架,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依然会受到现行高考模式制约,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枷锁。那么,费尽心力推行的高中课改,也只能是披上一层体面的外衣,课改也只会在漂亮改革理念下而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所谓“以学生发展为不”的教育思想也将成为一句时髦的空话。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高中课改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开发个体的发展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传统的高考模式,固定了人才选择的标准,规定了统一的人才竞争模式,限定了人才发展方向。突破旧体制下的招生框架,从制度层面到操作层面构建一套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全新的招生考试模式,改变传统的高考唯分数论、唯总分论观,在人才选择的方式上、标准上和培养途径上,由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有利国家选才的前提下,尽可能给高中课改和大学选才以自主空间,努力探索国家主导、大学主体、高中主教的选才办学模式。
  4.教师教育观念的难以更新影响了高中历史课改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并非教师的知识储备、职业精神、教学手段、教学艺术等问题,而是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的根本转变,这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的教师去掉几十年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课改理念,并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逐步完成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的全面转变,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绝非一日之功。人的观念是最难转变的,但观念一经转变带来的效果却是惊人的。因此,高中历史课改的艰巨性,并非在于教师的知识更新,而是教师的观念更新。这需要作艰苦的培训工作。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实施全员培训。要对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师进行思想观念大洗脑,通过集中通识培训,让教师明确历史课改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功能变化。
  其次,实施重点培训。一方面抓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培训,让这部分人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排头兵、领头羊,通过他们去帮助辐射影响身边的其他教师。另一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观摩课改起步早的地区的成熟经验,为后起地区教师提供借鉴范式和样板。
  再次,实施整合培训。主动争取与课程先进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联手,整合培训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和远程教育功能,架设“空中培训课程”通道,寻找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的契合点,尽量缩短教师单兵探索课程改革模式的路子。
  作者简介:
  温惠敏,女,汉族,中学二级职称,出生于1986年10月,职务:教师,籍贯:广西北海市,学历:大学本科毕业。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学习,而且阅读越早开始越有利。绘本之所以备受孩子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而绘本中,图画是精美丰富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简的,尤其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书,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更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期刊
摘要: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而艺术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教学。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除了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欣赏水平和专业的知识技巧以外,同时要具备正确的教学方法。只有把自己的知识用正确的教学方式传达给学生,才能获得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课前导入、课堂互动和课后针对性培养都是教学艺术的重要部分,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教育;创造力;兴趣;师生互动;审美;个性
期刊
教学评价语之于语文课堂是一个不倦的常客,是一棵常绿的生命树。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必然有睿智的教学评价语。当学生面露难色,缺乏勇气的时候,就要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以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胆量;当学生苦苦思索仍不得要领时,就得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自由翱翔,享受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快乐。  如果把一堂课看做一次航程的话,那么教师智慧的课堂评价语无疑能为学生照亮前行的方向。怎
期刊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不是“缺乏知识”的人,而是有着自己的知识但却需要不断的修正和发展这些知识的人,学生及其学习现状对其学习行为和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教学是教师的双边活动,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情,可以利用观察法、资料法、问卷法、实验法、参与活动法等方法去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
期刊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本人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出一些经验,与各位分享交流。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好说好动
期刊
摘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批判传统课程理论的封闭性、中心性、整体性、系统性,提倡活动课程、教学手段多元化,注重培养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代表人物多尔的“4R”课程理论管观,反思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凸显“4R”课程理论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4R课程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启示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很快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词汇内涵、文化习俗和价值体系三个方面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母语文化负迁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教学和语言教学相融合的看法。  关键词:负迁移;母语文化;跨文化交际  1.母语负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问题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代表着一种文化。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波及到语言的词汇层、语法层及语境层等各个层面,并对其产生着制约。反之,语言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长
期刊
摘要:教育如果远离孩子真实需要和情感体验,就无法真正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指出,教师往孩子头脑里填塞现成说法、结论和论断时,甚至不给孩子机会去接近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源泉的“大自然”,把想象、幻想和创作的翅膀给束缚起来了。孩子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了一部记忆的机器……这是不应该的。不能用一堵墙把孩子与周围的世界隔离开,不能让孩子失掉欢乐的精神生活。孩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参与《零点项目》研究多年,并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将人的智能归纳为8个方面,即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其中言语智能作为一项重要智能予以定义。这一理论经过二十余年的实践与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幼儿教育指导理论。  加德纳教授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智力发展
期刊
摘要:教师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具有光辉的群体,教师的产生要追溯到几千年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教师承担了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当代国家的教育发展也离不开教师工作的努力。当代教师一般定性为教书匠,但是传道是教师的最根本任务,在当代教师应该充当起知识分子的角色。但是从现实来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而且也没有一定的话语权。本文则立足于当前教师所处的社会现状,对于其作为知识分子角色的重构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