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萨奇:眼光独到的舆论大师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在伦敦环境优美的圣约翰伍德地区(St.John's Wood),查尔斯·萨奇(CharlesSaatchi)将一座闲置的画廊改造成了他的第一个公共展览空间,迅速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来此参观。萨奇将当时美国一系列波普艺术家和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从默默无闻的边缘地带推广到了英国艺术界关注的中心。其中包括安迪·沃霍(Andy Warh01)与利希滕斯坦(RoyLichtenstein)的作品,马登(Brice Marden)的单色版画,贾德(Donald Judd)的木头及混凝土雕塑,以及杰夫·昆斯(Jeff Koons)创作的水族箱中悬浮的篮球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达明·赫斯特为代表的YBAs(Young BritishArtists)包括翠西·艾敏和查普曼兄弟等无名艺术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声名日盛,而萨奇正是幕后的真正推手。
  查尔斯·萨奇,这位具有无与伦比的广告策划能力的创意奇才,白其创业以来就一直是一位不断制造话题并时时刻刻处在媒体舆论中心,但同时也是一位眼光独到的艺术投资人和藏家,他总是喜欢投资那些还没有成名的年轻艺术家,甚至学院学生,20世纪90年代那些经他手炒作的艺术家如今已经声名鹊起,身价千万。萨奇真是一位操纵舆论与宣传的高手还是他将自己的性格与职业做了完美的融合?而且他真的对当代艺术那么热衷喜爱吗?查尔斯·萨奇是一个总是充满了矛盾与争议的复合体。
  查尔斯-萨奇是集争议与财富于一身的英国话题人物,曾经拥有全球最大广告公司的创意奇才与艺术品收藏家,他的艺术收藏与广告事业充满了让观众好奇的一切因素。上世纪70年代,在伦敦苏霍区的一幢办公楼里,“萨奇兄弟广告公司(Saatchi&Saatchi)”正式成立,而当时只有27岁的查尔斯-萨奇和24岁的弟弟莫里斯-萨奇的全部家当是借来的6万美元。公司成立之初,他们承接了时运(SilkCut)香烟的广告,而后萨奇兄弟受英国健康教育委员会之托,制作了一则反对早孕、未婚先孕,鼓励使用安全套的公益广告,广告画面上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眼神迷茫的“怀孕”男人,旁白是:“假如怀孕的是你,你是否会更加小心一些呢?”这则广告令萨奇兄弟一炮走红。而真正使他们声名鹊起的是1978年帮助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登上首相宝座的竞选广告:画面上是排成长龙的领救济金队伍,以及标题“Labour isn't working”一语双关,讽刺工党政策失效,无法解决失业问题,为保守党赢得了民心,开始了保守党长达18年的执政,也建立了萨奇兄弟广告公司巨大声誉,萨奇兄弟广告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一流的广告公司。萨奇的广告公司在全球的扩张的同时使萨奇拥有了全球化视野,并且开始将艺术品投资作为公司的投资工具和资产配置。当萨奇的广告公司开到了美国后,立刻就把两张大幅的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美国著名艺术家)挂在了他们的新公司。他的广告公司每年都花几百万美元购买艺术品,并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的一部分。
  
  艺术生意经:不断挑战公众底线
  
  在广告界成功的舆论操作和商业经验被萨奇发挥在了他的艺术生意之中。萨奇一直以来备受指责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经常出手阔绰去支持的艺术作品总是让人难以接受,大众认为他的商业运作是在利用政治欲望和消费文化来对当代艺术进行“炒作”,而这正符合他成名时的生存之道。
  1982年英国泰特美术馆当代馆为朱利安-斯科耐波尔举办个展之后,萨奇随即成为了英国艺术批评界猛烈抨击的对象,原因是萨奇与泰特美术馆之间的身份瓜葛:萨奇是泰特美术馆当代馆的主要赞助人之一,英国艺术界强烈谴责萨奇以赞助的形式推进其收藏作品的学术含量与市场价值,萨奇被讥讽使用了“赤裸裸的市场伎俩”。利用公开展览提升藏家名气和藏品价值的确是好办法,法国奢侈品大亨皮诺(Francois Pinault)如今在维也纳拥有两座博物馆;乌克兰富豪平丘克(Victor Pinchuk)在基辅也有建立了一座自己的美术馆;不过,这些人与萨奇比起来只能算是后学末进——萨奇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创出了这股潮流。
  萨奇似乎对公众的趣味有着特殊的敏感,并且喜欢挑战公众接受的底线从而达到制造舆论关注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萨奇的兴趣开始转向年轻的英国艺术家们,这些艺术家通常对死亡的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的作品展览面世之后引发了社会上的很多不安——直到现在,英国民众对于像达明-赫斯特这样的前卫艺术家仍然存有怀疑。1997年,在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的支持下,萨奇举办了一次名为“感觉”的收藏展,这是其收藏的YBAs(Young British Artists)藏品的一次整体展示,这个展览先后在柏林、纽约巡回展出,展览受到的抨击弥漫大西洋两岸,1999年9月底至10月初,展览巡回至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展出时,因克瑞斯-奥费里(Chris Ofili)的作品将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取代以非洲土著女神形象,更为让人惊悚的是画像上使用了大象粪便作为装饰,这些令人咂舌的行为招致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与美术馆对簿公堂。虽然这件官司以市长败诉而告终,但这件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本身,对弈的各方在这场对抗之中各得其利:市长朱利安尼得到选民的支持,布鲁克林美术馆赢得更多关注和财政援助,YBAs艺术家们的名声和市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组织者萨奇画廊更是获得了商业利益。由此,萨奇画廊变得越来越“臭名昭著”,各种各样的评论充斥于英国伦敦的艺术界,萨奇甚至已经成为了疯子的代名词。
  这样的吸引无数人眼球活动不计其数,萨奇在一片争议之中名利双收。1999年萨奇画廊曾经举办了一个展览,萨奇突发奇想,并亲自将其命名为“神经现实主义”。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参展者是日本艺术家高桥智子(Tomoko Takahashi),其将整个地板铺满了腐烂的废旧物。2003年在其新画廊开幕式上,萨奇为斯宾赛-图尼克的摄影作品安排了裸体的参观者,一时成了伦敦的焦点……
  虽然目前已经六十多岁的萨奇,收藏精力比起过去大大减退,但是他吸引大众眼球的能力却丝毫未见消退,英国BBC电视台推出的名为《萨奇门派(School of Saatchi)》的真人秀节目便是由他策划,这是第一部以艺术为主题的模仿《学徒(Apprentice)》的电视节目,在每集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由4名评委组成的评审组会从数千名报名者中挑选6位参赛者,给他们安排类似于真人秀节目的各种挑战,例如写生或者创作公共艺术,最终的获胜者可以参加萨奇在圣彼得堡举办的“官腔:英国近日艺术展”,另外获胜者也可获得一间由萨奇资助的位于伦敦的画室,3年免费使用。而作为最终仲裁者的萨奇仍然保持着他的隐遁风格,他从来不会出现在电视上,节目现场也只有一张他的照片 出现并被冠以“当代艺术界最权威最神秘莫测的人物之一”,萨奇也许诺在节目结束一年之内不购买获胜者的作品以避嫌,而他依然延续自己的狡诈风格“如果节目完全失败,那我可以假装它的目的只是为了普及艺术,”萨奇说,“如果我们能把它做得足够有趣,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当代艺术,那当然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另据费顿出版社称,萨奇的新书《我是萨奇,我为艺术狂》也卖得很火。萨奇的本质还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宣传奇才。
  
  萨奇的独到眼光在哪里?
  
  说起查尔斯-萨奇的艺术收藏与性格癖好,可以一直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他出生在伊拉克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从事国际羊毛生意,二战期间的伊拉克,对于萨奇家族来说还算过得去,但是当战争结束以色列建国,犹太人在伊拉克的日子变得有些不妙。在萨奇四岁的时候,他们举家迁往伦敦,之后萨奇在一家叫Chris’s College的学校里开始了学习生活,在这里,他疯狂地迷上了美国歌手猫王、Chuck Berry、Little Richard,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收藏的兴趣,他收集了众多超人漫画书和自动点唱机,后来他对裸体主义杂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标新立异似乎从小就渗透到了骨子里。但是在萨奇17岁时,可能因为一种奇怪的阅读困难症(也有人说萨奇因为忍受不了民族歧视),他成绩平平地离开学校游荡于伦敦街头,在当了一段时间的报童后,萨奇决定只身前往美国,美国的电影院成为他闲暇时必去的场所,电影所带来的愉悦与自由使得他爱上了一切带有美国风格的东西,因而,他最早的收藏兴趣放在美国艺术家身上也就不足为奇。在美国期间,萨奇也会去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参观包括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波洛克在内的美国艺术家作品,并将之称为自己的“生命转折点”。艺术可能在他这段人生晦暗的日子里给了他心灵的最大慰藉,而他不同寻常的遭遇也让他对标新立异的当代艺术情有独钟,最为有趣的事情就是,萨奇和他的第三任太太有一个很怪异的约定:等他们风烛残年之时就去一起吸海洛因,这让人想起萨奇在被问到如果钱可以买到任何东西时,他最想买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一条通往天堂的路”。这位广告天才的内心或许真的是敏感而感情丰富的,除非他有一天破例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然,留给我们的永远都是猜测。
  1985年,在伦敦环境优美的圣约翰伍德地区(St,John's Wood),萨奇将一座闲置的画廊改造成了他的第一个公共展览空间,迅速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来此参观,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当时的现代艺术主要的发源地是在美国,英国当时没有真正的当代艺术收藏家,萨奇将一系列波普艺术家和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从默默无闻的边缘地带推广到了英国艺术界关注的中心。这其中包括安迪-沃霍(Andy Warh01)与利希滕斯坦(Ro_yLichtenstein)的作品,马登(Brice Marden)的单色版画,贾德(Donald Judd)的木头及混凝土雕塑,以及杰夫-昆斯(Jeff Koons)创作的水族箱中悬浮的篮球等。有着丰富广告行业经验的萨奇迅速意识到当代艺术的包装和推广对公众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萨奇开始出售他收藏的美国艺术品,转而购买英国艺术家的当代作品,他第一批买下的作品中包括一个装有腐烂牛头以及蛆和苍蝇的玻璃容器,这是由刚从艺术学院毕业的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所作。萨奇还购入了翠西-艾敏(Tracey Emin)创作的《1963年至1995年间和我睡过的所有人》(Everyone I Have Ever SleptWith 1963-1995),在这件以帐篷为材料的作品上,艾敏用贴饰的方式缝上了性伙伴、亲戚以及两个流掉的孩子的名字,据称,萨奇为这件作品支付了6万美元。在那段时间里,萨奇一般是开着自己绿色的劳斯莱斯往来于伦敦年轻艺术家的工作室,如果作品被他看中,他甚至会将艺术家工作室的所有存货买断。
  萨奇的推动使国际艺术界对达明-赫斯特、翠西·艾敏和查普曼兄弟等无名艺术家的关注越来越大,萨奇也因为推出了以达明-赫斯特为代表的YBAs艺术家而声名日盛。1993年,年仅22岁的潦倒青年艺术家萨维尔(Jenny Saville)创作的几幅画作吸引了萨奇的目光,如今萨维尔的油画已经价值110万美元。凡是萨奇看中的作品,其价格总会一路上升,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1991年,他曾以2.2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奎安(Marc Quinn)创作的自身头部冰雕,其中含有4200毫升作者的血液,2005年萨奇将此作品出售,售价为270万美元。此外,1992年萨奇从赫斯特手中购得一头甲醛浸泡的鲨鱼,当时买入价为8.4万美元,2005年他将这件作品卖给了对冲基金大亨科恩(Steven Cohen),标价1300万美元,这也使他与赫斯特关系破裂。谈到艺术品投机,萨奇说:“我基本上就没怎么考虑过市场。我的原则是只要我喜欢,付上三四倍的市场价格我也乐意。”但这话听起来更像是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广告语。
  
  真正的藏家还是聪明的买手?
  
  相比起其他顶级的当代艺术藏家,萨奇的个人风格极其明显。如果我们回顾萨奇与藏品的关系时,会发现他曾经多次在全套收藏某艺术家的作品后,又整批抛售掉。萨奇真的喜欢艺术吗?当有人问他收藏那些耸人听闻的艺术品是不是因为看到了它们能够带来的轰动效应时,萨奇的回答也很有意思:“有的人喜欢艺术,有的人喜欢看热闹。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我只是随着我的喜好购买艺术品,目的是要在展览会上炫耀它们。接着,如果我愿意就把它们都卖了,再买新的。我这样做了30年,到如今,大部分艺术圈里的人都已经有这个概念了。我卖作品,并不代表我已经改变了对它们的喜好,我只是不想永久性地保留所有的东西。”
  2008年名为“革命在继续”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在位于伦敦国王路的萨奇画廊开幕,展览中汇集了众多中国一线当代艺术名家的作品,同一年,萨奇画廊在北京启动中文网站,为中国艺术家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在“您的画廊”(Your Gallery)中展示个人作品的机会。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广大艺术家和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该网站展示自己的作品,更可以与目前已在网站中展示作品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一切不由得让人联想,萨奇是否想在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上再次演绎YBAs的神话,但此时已经是中国当代艺术面临调整的2008年,高盘接手,萨奇的一系列活动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关注。
  2010年9月,已经是67岁的萨奇又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计划把伦敦的萨奇画廊捐赠给英国公众,萨奇画廊将重新命名为伦敦当代艺术馆(Moca London)。捐赠的私人藏品共200多件,几乎囊括了全部YBAs成员的重要成名作,总价值超过两千五百万英镑。这一慷慨的行为大大改变了萨奇不喜欢捐赠艺术品的商人形象。
  萨奇的隐遁风格给与狡诈的商业策略,让其拥有了为大众所感兴趣的独特魅力与神秘感,这位充满争议的收藏人物为英国甚至世界的艺术增添了不少引人入胜的“广告产品”,他独特的艺术判断和备受争议的商业行为让整个当代艺术圈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既羡慕又咬牙切齿。这就是萨奇,一个争强好胜而又深居简出的玩弄舆论于鼓掌之中的商业与艺术奇才,他的商业风格与独立特行也为全世界的艺术品收藏和经营提供了一个既新鲜又让人胆战心惊的新模式。
其他文献
2010年的艺术品行情惊人,中国书画市场表现也十分强劲,单场总成交额过亿元的专场约有30余场,其中北京保利推出的“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更是超过了10亿元的成交总额。此次秋拍藏家与买家对珍罕拍品的追捧更加显著,流传有序的作品价格持续上扬,帝王书法部分也反映出良好的市场走势。随着秋拍李可染水墨巨制《长征》以1.075亿元成交,打破了近现代书画纪录,近现代书画行情被彻底激活,中国近现代书画宗师级的齐白石
期刊
欧美的设计品收藏市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时代发展它们的设计品收藏市场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更趋于多元化。现在这个市场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投机时期,并映射着艺术市场整个大环境的现状。欧美设计品收藏的二级市场也正向更大范围的作品开放,拍卖商已不再局限于那些被广泛认可的设计作品,而是开始挑选和推荐刚毕业的年轻设计师的作品。欧美的此市场正逐渐迈向一个全新的规模。    欧美设计品收藏正迈向全新规模
期刊
秋拍古籍的热度不减,亮点甚多,嘉德有周作人文稿358.4万元成交,又见有清代中期嘉庆年间写刻本拍出47万元一册,令人咋舌;而西泠首届古籍拍卖出现了顾广圻批校本《战国策》800万成交,创下批校本拍卖纪录。上海国拍有胡文楷旧藏闺秀诗集亮相,令人惊艳。张充和旧藏亮相于泰和嘉成古籍文献专场。而北京雍和嘉诚“三湘文献”专题则是历年来拍场罕见的以地方性文献作专题的拍卖,值得提倡。    中国书店    中国书
期刊
2010年秋拍的大幕已徐徐落下,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的总成交额在今年远远超越香港及世界其他地区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而不断出现的亿元拍品也不再如年初时那样引发那么多的质疑,中国式收藏的时代由此开始正式走向世界舞台,而中国时代的到来所伴随的资本投资概念转化、收藏趣味与方式的变化以及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成为今年秋拍之后新一系列的焦点话题。在当前大型资金叱咤风云的背景下,市场会走向何方呢?从事艺术品经纪和收
期刊
北京荣宝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1月9-14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此次秋拍荣宝油画部分除了承接春拍继续推出名家经典写实专题外,还特别推出以中坚力量及新锐力量艺术家作品为主要代表的当代水墨作品专场,杂项方面推出江苏工艺美术馆旧藏专场为藏家呈现近200件古今艺术珍品,珠宝名表专场方面则不乏名师之作。    油画部分名家荟 呈现老中青艺术佳作    荣宝此次油画专场承接春拍写实经典的良好成绩,
期刊
在我见过的赵之谦小幅作品中,这把《花卉书法》成扇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成扇泥金纸本,一面绘湖石萱花,一面书查揆三首七言绝句,所绘双钩敷色,笔法犀利,书法则行楷并举,从容自如。在泥金笺上作书画不易着墨着色,尤其成扇还要受形式的束缚,能在上面从容自如是不容易的。从风格看,这是赵之谦四十岁以后的作品,但是无论花卉还是书法,赵之谦都没有署年款。此扇作于何时?从扇骨的刻竹时间以及绘画题识所署地点上我们可以推断
期刊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龙泉窑瓷器,质量高,品相好,器物品种丰富,釉色润泽,纹饰精美,而且个别器物造型独特,且基本都比较完整,极具研究价值。甚至有的可称为龙泉窑代表之作。    广东省博物馆一直比较重视收藏龙泉窑瓷器,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收藏,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从来源方面,可以看出其广泛,时间跨度大,有兄弟单位调拨来的,有收藏家无偿捐赠来的,有海关走私没收的,有出口公司截留的,有上级文物部门调拨
期刊
水墨艺术在中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使它成为东方民族身份的象征。其在历史中发挥的文化魅力深切地影响我们的文化观念,即使在当下多元的现代艺术发展格局中,水墨艺术的精神也并没有远离我们,它所呈现的旺盛生命力依然存在我们的艺术生活中。然而水墨艺术进入现代,它在当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崭新课题使之日渐成为一个永恒而富于建设意味的话题。深圳作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发展的重镇,在当代水墨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一直保持着深
期刊
于9月15日晚在北京农展馆开幕的“经典北京2011”在预展当晚吸引了8000余位贵宾入场参观,至9月18日“经典北京2011”落幕,整个展会期间的参观人数达三万余人,其中高端客户的比例大幅增长。    西方经典与中国写实成为焦点    其中“经典北京2011”一号展厅共有30余家艺术机构参加展览,中西方经典艺术作品悉数登场,国外知名画廊哈格曼画廊、Classic简、杰奎琳画廊等展出了18世纪以来西
期刊
中国嘉德201l秋季拍卖会将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于11月8日至11日预展,12日至16日拍卖,届时将有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宝翡翠共4500余件精品待展风华。    古代书画390件作品荟萃5个专场    此次古代书画部分荟萃5个专场,390件作品。其中《石渠宝笈》著录藏品,将有八件同时现身:“四王吴恽”中王翠《唐人诗意图》卷可称精绝。《石渠·续编》著录的赵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