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见过的赵之谦小幅作品中,这把《花卉书法》成扇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成扇泥金纸本,一面绘湖石萱花,一面书查揆三首七言绝句,所绘双钩敷色,笔法犀利,书法则行楷并举,从容自如。在泥金笺上作书画不易着墨着色,尤其成扇还要受形式的束缚,能在上面从容自如是不容易的。从风格看,这是赵之谦四十岁以后的作品,但是无论花卉还是书法,赵之谦都没有署年款。此扇作于何时?从扇骨的刻竹时间以及绘画题识所署地点上我们可以推断这把成扇作于1872年,理由如下:
一、扇骨刻七绝二首,款署“癸酉仲夏神堂陈昌沂”。陈昌沂是咸丰光绪年间浙江绍兴人,与赵之谦同时代且为赵之谦同乡,字葬堂(莽与视通),号大簏,善书法篆刻,尤其书法,诸体皆妙。查成丰以降至民国开元数十年间,以“癸酉”纪年只出现一次即同洽十二年(1 873),由此可知此“癸酉仲夏”是1873年的夏天。
二、赵之谦在所绘“湖石花卉”的题款中说此扇作于杭州,杭州是赵之谦一生中或为生计或为功名常常往返并多次僦居的城市。检索1873年前后赵之谦行踪:同洽十年(1871)赵之谦赴京赶考,这是他一生中四次赴京参加礼部会试的最后一次,但是非常不幸,因为在答卷中他用了三十多个连考官都不认识的生僻字,不言而喻,他再次落选。幸好他得到小其一岁、时任户吏二部侍郎的潘祖荫的帮助,被推举为国史馆誊录,这在落选举子中算是幸运的一位。同洽十一年(1872),他又得到潘祖荫的推荐,以国史馆誊录的身份被委派到江西任官。大约这一年的三月底他离开京城,四月到达上海,五月回到绍兴,辞别乡邻,酬谢朋友,整理行装……做完了这些事并与家人一起欢度了中秋节之后,十月份他来到杭州。在杭州,他又作书画多幅酬答友人,然后从杭州前往江西赴任,时间是这个月的十五日。此后他再也没有来过杭州,一直到光绪十年(1884)十月在江西任上病故。所以,这把成扇应该是这一次赴江西前在杭州逗留时所作,即1 872年十月上半月间。
三、通常而言,成扇是先在扇面作了书画之后再刻扇骨(当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名家所作书画的成扇。此扇不违此例,刻扇骨的时间是1873年的夏天,这也印证了赵之谦1872年十月上半月绘此成扇的推断。
1872年即同洽十一年,赵之谦44岁,比对这一时期他的创作,艺术风格是相符的。
赵之谦书法初学颜真卿,后专攻北碑,篆隶师邓石如,融成自己面目。其花卉木石也以书法出之,并融入徐渭、石涛、李鳝等写意大师神髓,开清末写意花卉之先河。他作画不受画材限制,对笔墨绢素的把握了然于胸,这把成扇为其盛年所作,是这一时期的精品。
一、扇骨刻七绝二首,款署“癸酉仲夏神堂陈昌沂”。陈昌沂是咸丰光绪年间浙江绍兴人,与赵之谦同时代且为赵之谦同乡,字葬堂(莽与视通),号大簏,善书法篆刻,尤其书法,诸体皆妙。查成丰以降至民国开元数十年间,以“癸酉”纪年只出现一次即同洽十二年(1 873),由此可知此“癸酉仲夏”是1873年的夏天。
二、赵之谦在所绘“湖石花卉”的题款中说此扇作于杭州,杭州是赵之谦一生中或为生计或为功名常常往返并多次僦居的城市。检索1873年前后赵之谦行踪:同洽十年(1871)赵之谦赴京赶考,这是他一生中四次赴京参加礼部会试的最后一次,但是非常不幸,因为在答卷中他用了三十多个连考官都不认识的生僻字,不言而喻,他再次落选。幸好他得到小其一岁、时任户吏二部侍郎的潘祖荫的帮助,被推举为国史馆誊录,这在落选举子中算是幸运的一位。同洽十一年(1872),他又得到潘祖荫的推荐,以国史馆誊录的身份被委派到江西任官。大约这一年的三月底他离开京城,四月到达上海,五月回到绍兴,辞别乡邻,酬谢朋友,整理行装……做完了这些事并与家人一起欢度了中秋节之后,十月份他来到杭州。在杭州,他又作书画多幅酬答友人,然后从杭州前往江西赴任,时间是这个月的十五日。此后他再也没有来过杭州,一直到光绪十年(1884)十月在江西任上病故。所以,这把成扇应该是这一次赴江西前在杭州逗留时所作,即1 872年十月上半月间。
三、通常而言,成扇是先在扇面作了书画之后再刻扇骨(当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名家所作书画的成扇。此扇不违此例,刻扇骨的时间是1873年的夏天,这也印证了赵之谦1872年十月上半月绘此成扇的推断。
1872年即同洽十一年,赵之谦44岁,比对这一时期他的创作,艺术风格是相符的。
赵之谦书法初学颜真卿,后专攻北碑,篆隶师邓石如,融成自己面目。其花卉木石也以书法出之,并融入徐渭、石涛、李鳝等写意大师神髓,开清末写意花卉之先河。他作画不受画材限制,对笔墨绢素的把握了然于胸,这把成扇为其盛年所作,是这一时期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