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比对乙酰氨基酚的和布洛芬治疗儿童发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儿科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3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患儿,男58例,女74例,年龄6个月-12岁,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92-02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发热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是人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微生物的侵入,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一种病理性体温升高。儿童机体对发热较为敏感,少量致病原即可引起发热,主要临床症状有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等,严重时可出现神昏谵妄,抽搐惊厥等,若治疗不及时可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目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解热药[1],本文对我院13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儿童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并对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疗效观察与分析,旨在为我院日后儿科退烧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患儿132例,体温(腋温)≥38.5℃,男58例,女74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3.66±2.6岁),发热原因有多种,包括细菌性感染、肿瘤、免疫性疾病等,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80例,对照组为52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x1.3 临床观察
用药后分别于0.5,1,2,3,4,6,8h测一次体温,记录患儿的体温变化,并同时观察患儿服药后1h后出现的胃肠道、皮疹、大小便量等不良反应[3]。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表2两组用药后体温变化及退热例数
2.2 不良反应
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患儿80例,出现恶心3例,呕吐1例,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5%,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患儿52例,出现恶心3例,呕吐1例,皮疹1例,发生率9.6%,两组不良反均较轻微,停药后均消失,未对实验室生化指标转氨酶,肌酐值,及白细胞及粒细胞计数产生影响,无严重不良反应产生。
3 讨论
临床上儿童发热常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最常用的两种非甾体抗炎药就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苯胺类,基本不具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布洛芬是一种苯丙酸类衍生物,除具有解热作用外,临床上还用于抗炎抗风湿。
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在病理条件下,发热激活物刺激机体血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在下丘脑引起前列腺素PGE合成和释放增加,使体温定点升高,引起发热,给类药物通过阻断前列腺素PGE的生物合成来起到退热作用。
通过观察发现,布洛芬2小时内退热疗效与对乙酰氨基酚相对,但在4-8h间,布洛芬的退热疗效要显著优于对乙酰氨基酚,且维持时间较久,是由于布洛芬不仅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还能阻止肿瘤坏死因子-A等细胞因子的释放。
虽然在本组研究中未发现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严重不良反应,但不断有报道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心血管风险及肾脏的损害[10],特别是有高血压,肝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病史的患者使用,使得PGE2合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损害风险更大。应用时应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1]徐英姿.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疗效的对照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07):132-125
[2]徐海玲. 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各60例的疗效比较[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12):145-148
[3]陈桧平.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治疗儿童发热的比较[J]. 临床医学, 2000,(05):249-251
[4]于艳.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解热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河北医学, 2012,(09):431-43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92-02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发热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是人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微生物的侵入,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一种病理性体温升高。儿童机体对发热较为敏感,少量致病原即可引起发热,主要临床症状有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等,严重时可出现神昏谵妄,抽搐惊厥等,若治疗不及时可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目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解热药[1],本文对我院13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儿童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并对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疗效观察与分析,旨在为我院日后儿科退烧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患儿132例,体温(腋温)≥38.5℃,男58例,女74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3.66±2.6岁),发热原因有多种,包括细菌性感染、肿瘤、免疫性疾病等,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80例,对照组为52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x1.3 临床观察
用药后分别于0.5,1,2,3,4,6,8h测一次体温,记录患儿的体温变化,并同时观察患儿服药后1h后出现的胃肠道、皮疹、大小便量等不良反应[3]。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表2两组用药后体温变化及退热例数
2.2 不良反应
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患儿80例,出现恶心3例,呕吐1例,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5%,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患儿52例,出现恶心3例,呕吐1例,皮疹1例,发生率9.6%,两组不良反均较轻微,停药后均消失,未对实验室生化指标转氨酶,肌酐值,及白细胞及粒细胞计数产生影响,无严重不良反应产生。
3 讨论
临床上儿童发热常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最常用的两种非甾体抗炎药就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苯胺类,基本不具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布洛芬是一种苯丙酸类衍生物,除具有解热作用外,临床上还用于抗炎抗风湿。
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在病理条件下,发热激活物刺激机体血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在下丘脑引起前列腺素PGE合成和释放增加,使体温定点升高,引起发热,给类药物通过阻断前列腺素PGE的生物合成来起到退热作用。
通过观察发现,布洛芬2小时内退热疗效与对乙酰氨基酚相对,但在4-8h间,布洛芬的退热疗效要显著优于对乙酰氨基酚,且维持时间较久,是由于布洛芬不仅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还能阻止肿瘤坏死因子-A等细胞因子的释放。
虽然在本组研究中未发现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严重不良反应,但不断有报道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心血管风险及肾脏的损害[10],特别是有高血压,肝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病史的患者使用,使得PGE2合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损害风险更大。应用时应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1]徐英姿.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疗效的对照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07):132-125
[2]徐海玲. 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各60例的疗效比较[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12):145-148
[3]陈桧平.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治疗儿童发热的比较[J]. 临床医学, 2000,(05):249-251
[4]于艳.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解热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河北医学, 2012,(09):4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