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原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进去,讲出来”的课堂上,我们更要注重课堂问题设计、课堂提问方式等方面的不断优化,用问题引导学生“学进去”,再用提问引导学生“讲出来”。
  关键词: 课堂提问 问题设计 趣味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将近二十年,期间一直思考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不断听同行的课,借鉴学习。在徐州市“学进去,讲出来”的课改活动的推动下,我逐渐意识到,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好的课堂问题,好的课堂提问方式,是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法宝。我认为课堂问题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课堂问题设计趣味性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的对象,是一群稚气未脱,又有着叛逆心理的青少年。是否感兴趣决定他们是否真正投入,我们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应该多提一些趣味性的、有吸引力的问题,吸引学生眼球,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思考、回答。
  案例1:在《代数式》的新课导入中,我设计了一个“特异功能”的游戏。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样特异功能,你随便在心中想一个数,我都能知道你想数是多少?
  [生](交头接耳)真的吗?不可能!
  [师]不相信是吧,那我们就来试试,每个人自己想一个数,写在纸上。
  [生]争先恐后地在纸上写出了一个数。
  [师]好,把你写的数加上3,再乘以6减去18最后再除以3把结果告诉我。
  [生](计算)36 10
  [师]18 5
  [生]惊讶,感觉不可思议。
  [师]同学们,把你想的数和告诉老师的结果,对比一下,你能知道老师的奥秘吗?
  最后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揭穿”了老师有特异功能的“谎言”,也学会了用列代数式的知识表演“特异功能”。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渐进性原则
  学生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考虑,有时候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设计渐进式问题串,引导学生在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思考并解决下一个问题。
  案例2:一次函数应用题中的图像问题,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我们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如果简单笼统地提问:“你从图像中有什么发现?”针对这样的问题,无法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不知道从哪里回答。我们不妨设计由下面几个问题组成的问题串:
  1.图像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什么量?
  2.图像中直线表示什么?
  3.图像中点的坐标有怎样的实际意义?
  4.图像中交点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这样一来,每个问题都是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解决的。这一连串的问题解决之后,学生基本明确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对解决同类问题也形成有效的经验。渐进性原则,就是让每个问题,学生都能“够得到”。
  三、课堂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原则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和提出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对数学的思考,通过提问启发,不仅要设计好问题,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简言之就是在最佳时刻提出最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案例3:《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的教学片段
  [师](利用构造等腰三角形的方法得出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HL后)“大家想一想直角三角形也是三角形,我们可以用我们学习过的“SAS”“AAS”“ASA”“SSS”证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生1]我们这个问题中也有三对相等的条件但是,不符合“SAS”呀!用“AAS”“SSS”“ASA”条件又不够。
  [师]如果我想用“SSS”证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还缺少什么条件呀?
  [生2]少一组边。
  [师]边?直角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呀?
  [生]勾股定理。
  [生](恍然大悟)老师我能用“SSS”证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几个学生争相走到黑板前画图讲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放过每一个会引发深度思考的细节,用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爱上思考,爱上回答,从而爱上数学。
  据不完全统计,数学老师每节课都会提出不少于30个问题,优秀的老师会提出更多,试想,没有问题的数学课堂将会怎样?那将是一潭死水。我们更不敢奢望被低劣和空洞问题充斥的课堂会有高效率,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结合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出更多更好的问题,让学生更主动地思考,更积极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皮香如.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N].宜春日报,2009.
  [2]孙有才.让数学课堂提问更具思考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4).
其他文献
摘 要: 故事化教学,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故事,以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不但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听故事,提高学生倾听和思考的能力;其次,讲故事,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演的能力;最后,写故事,提高学生想象和写作的能力。以故事为载体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故事语文 听说
摘 要: 伴随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我国国力增强,国民开始逐渐注重精神的充足和享受。为此,我国逐年加大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力度,欲提高国民的思想开放性,使国民思想能与世界接轨,推动社会形态的发展。外国影视剧的引进成为途径之一。外国影视剧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过“翻译”关,即字幕与配音翻译。因而,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又在《绝望主妇》这一外国影视热剧中得以体现成为本文研究重点。  关键词: 影视剧字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要想变得富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及保持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基金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培
摘 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溝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工作是关键。那么,新时期下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增强专业意识,提高专业素养呢?如何开展工作,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正规系统呢?课题组对农村班主任工作展开了分析研
摘 要: 在所有高中课程中,语文学科的处境无疑是较为尴尬和被动的。学生普遍对语文课不够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现象 改变对策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它。可近年来中小学生的极不重视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所以为其寻找出路迫在眉睫。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多年前
很多一线语文教师讲解课文,视野都很开阔。以苏教版《钱学森》为例,笔者在很多不同层次的研究课、示范课展示中发现,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引导学生品味钱学森的两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为什么呢?首先,钱学森的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浅显,这样的语言学生一读就懂。其次,学生之前接触到的写人类的文章已经很多,不难发现,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时,我们都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品味、体悟。因此,《钱学森》这课
摘 要: 数学是思维的“艺术”,具有显著的严密性、逻辑性、推理性和抽象性.学生认知数学知识内容,解析数学问题案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践行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推理、概括等数学思维活动的进程技能的过程.本文结合初中生思维发展实际,论述了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是一门具有显著的严密性、逻辑性、推理性和抽象性的应用学科.教育实践学指出,学习对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从小学进入初中,总有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他们的数学思想仍停留在小学已知数的范围里,不适应字母代替数字的新知识,容易对数学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与信心,影响数学成绩,形成两极分化。初一是整个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是基础的基础。基础打得扎实,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深造中受益匪浅。那么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有什
摘 要: 随着近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旅游指南在市场上出现。与大多数旅游文本不同的是,旅游指南属于纯粹的“信息型文本”:向旅游者介绍景点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典故、行程线路、服务设施等丰富的旅游资讯。本文以《欧风华韵七彩澳门》旅游指南为例,通过介绍该旅游指南的用词、句法、修辞等特点,概述旅游指南的文本特点,为旅游翻译打下基础。  关键词: 旅游指南 用词特点 句法特点 修辞特点 文本特点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重视估算教学的实质,出现估算意义的理解偏位,估算策略的运用偏差,估算问题的呈现偏向,估算方法的掌握偏狭,估算评价的语言偏离等各类估算教学的误区,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误区一:估算意义的理解偏位——估算就是把最高位后面的数都改为0。  由于数学中估算是一种近似值计算,如何选取近似值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学生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