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作为文化基础课程,本身就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体现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容,深入讲解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并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渊源,理清文化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由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够非常容易获取新潮和时尚的文化元素,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贫乏,更谈不上传承。学校作为国家教育组织机构,除了传授知识,还应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上,承担重要的社会职责,发挥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作为文化基础课程,本身就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应当担负起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道德传承、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五千多年文明的深厚积淀。传统文化以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为主体,还包含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各种文化思想。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是社会习俗和民族精神的结合,是几千年来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维系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一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民族的团结和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传统文化仍然有着广泛的现实基础,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增强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受物质化、功利化的思想影响,许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古代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合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因此,技工院校的语文课普遍不如专业课那样受重视,开始越来越受冷落,越来越被边缘化。学生对语文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另外,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课文结构、段落的分析,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对传统文化方面的讲解很少,“文化味”越来越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语文课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借助经典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 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以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为内容,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材所选的部分文章中,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一定程度弥补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职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理和做人准则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将随之提高,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将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为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甚至走好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作用
中职阶段的学生如果接受到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毕业后必将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也将推动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带动国家建设水平的提升。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授课形式更加多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排斥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是把语文课变成传统文化课,而是在保证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 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体现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容
课文《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不积践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阐明了学习必须要不断积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还要坚持不懈、专心致志;“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则告诫学生要克服浮躁厌学的心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才能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表现出了机智勇敢;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表现出了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则表现出了坦率真诚、知错就改。对于这些历史人物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格,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展开,使学生能够从中深受教育。
2. 深入讲解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在贾母处吃晚饭时,“贾母正面榻上独坐”,林黛玉坐在左边第一,“迎春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 。不同人物身份的座次顺序体出传统文化中的座次礼俗。按照传统的座次礼俗,贾母地位最尊贵,自然要坐在上位。左一为次,右一再次之,依次类推。第一次来到贾府的林黛玉是客,虽然她一再十分谦让,但在贾母的解释下,还是坐到了左一的位置。接下来的迎春、探春、惜春则分别按照长幼的顺序落座。在贾府这样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里,座次的排列是要严格按照身份、地位的尊卑贵贱,不容许有半点马虎。这些知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渊源,理清文化发展的脉络。
3. 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今,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终端设备。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采用视频、动画、微课、舞台剧等形式来丰富传统文化讲授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如古代诗词中就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对其进行精心筛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了王维的思乡之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体现了付出才有收获、努力方能成功的道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表达了文天祥伟大的民族气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則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古诗词以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定期推送给学生,再配上精美的图画、深入浅出的讲解、优美的动画等,让学生每天都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结语
当前,技工院校语文教师应当担负起重振传统文化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对其加以发展和创新,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薇.在语文教学中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2]马光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提高[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3]胡国祥.论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 [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11).
[4]肖静宜.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6).
[5]卢连青.对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6(12).
作者简介:陈雪平(1978— ),男,辽宁辽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理论。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由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够非常容易获取新潮和时尚的文化元素,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贫乏,更谈不上传承。学校作为国家教育组织机构,除了传授知识,还应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上,承担重要的社会职责,发挥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作为文化基础课程,本身就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应当担负起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道德传承、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五千多年文明的深厚积淀。传统文化以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为主体,还包含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各种文化思想。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是社会习俗和民族精神的结合,是几千年来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维系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一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民族的团结和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传统文化仍然有着广泛的现实基础,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增强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受物质化、功利化的思想影响,许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古代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合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因此,技工院校的语文课普遍不如专业课那样受重视,开始越来越受冷落,越来越被边缘化。学生对语文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另外,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课文结构、段落的分析,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对传统文化方面的讲解很少,“文化味”越来越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语文课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借助经典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 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以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为内容,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材所选的部分文章中,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一定程度弥补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职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理和做人准则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将随之提高,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将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为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甚至走好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作用
中职阶段的学生如果接受到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毕业后必将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也将推动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带动国家建设水平的提升。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授课形式更加多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排斥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是把语文课变成传统文化课,而是在保证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 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体现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容
课文《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不积践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阐明了学习必须要不断积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还要坚持不懈、专心致志;“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则告诫学生要克服浮躁厌学的心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才能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表现出了机智勇敢;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表现出了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则表现出了坦率真诚、知错就改。对于这些历史人物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格,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展开,使学生能够从中深受教育。
2. 深入讲解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在贾母处吃晚饭时,“贾母正面榻上独坐”,林黛玉坐在左边第一,“迎春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 。不同人物身份的座次顺序体出传统文化中的座次礼俗。按照传统的座次礼俗,贾母地位最尊贵,自然要坐在上位。左一为次,右一再次之,依次类推。第一次来到贾府的林黛玉是客,虽然她一再十分谦让,但在贾母的解释下,还是坐到了左一的位置。接下来的迎春、探春、惜春则分别按照长幼的顺序落座。在贾府这样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里,座次的排列是要严格按照身份、地位的尊卑贵贱,不容许有半点马虎。这些知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渊源,理清文化发展的脉络。
3. 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今,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终端设备。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采用视频、动画、微课、舞台剧等形式来丰富传统文化讲授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如古代诗词中就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对其进行精心筛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了王维的思乡之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体现了付出才有收获、努力方能成功的道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表达了文天祥伟大的民族气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則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古诗词以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定期推送给学生,再配上精美的图画、深入浅出的讲解、优美的动画等,让学生每天都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结语
当前,技工院校语文教师应当担负起重振传统文化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对其加以发展和创新,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薇.在语文教学中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2]马光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提高[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3]胡国祥.论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 [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11).
[4]肖静宜.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6).
[5]卢连青.对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6(12).
作者简介:陈雪平(1978— ),男,辽宁辽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