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脾门区及脾脏内胰源性假性囊肿形成的解剖学机制及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脾及脾门区胰源性假性囊肿8例,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胰尾或胰体尾部发现囊肿,其中5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脾内囊肿形成,2例发现脾间囊肿形成;1例单纯发现脾门区囊肿.7例早期均有明确的胰腺炎病史,发病部位以胰体尾为主,囊肿密度早期较高,后期CT值在12HU左右.壁厚薄不一,较大者壁薄,随着囊液的吸收,壁逐渐变厚.脾内囊肿初期表现边界欠清,平均7周左右出现较清晰的边界,结合增强及薄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