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对于培养高职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都十分重要。现就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结合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提出了对该课程的个人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当代青年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手段来获取所需的知识。高职生承担着幸福、美丽、和谐中国的建设重任,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其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高21世纪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是为培养该专业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服务。既要求高职生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职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应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她们成为能操作、编程、应用的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已进入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二、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在校学生数成倍增加,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基础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高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接触”,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初步使用能力,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各不相同,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
1、教学跌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当前,不少高职院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紧密联系。教师面对等级考试合格率的要求,而不得不忽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毕业,不得不把过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致使不少学生毕业了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专业作业,有很多学生毕业了还得花很大力气通过各种渠道重新学习计算机知识。
2、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随着计算机科学的突飞猛进、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导致教材与教学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在现实教学中,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而忽略对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加上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时数的失衡、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课堂和实践分离,或缺乏足够的实训与实习,难以实现学以致用,必然挫伤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3、忽略学生的差异性。由于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区域上的较大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应实行分层教学。否则,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是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使其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二是层次较低的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从此妄自菲薄,自我放弃。这都对高职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产生严重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三、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思路
受主客观原因影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看似简单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当前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组织机构以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以实践性为特色,合理建构计算机课程体系。随着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课程设置更应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原来非计算机专业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层次为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是在市场需求方面,计算机能力已成为衡量高职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而社会信息化发展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高职院校任何专业技能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的更加明确,不再把它作为纯理论而是应用技术来學习与掌握。三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从单纯“黑板+粉笔”发展到“计算机+大屏幕”,继而到“网络化教学平台”,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适应职业需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大胆改革和创新,将其知识结构分为计算机系统与平台、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和应用系统开发四领域;认知层次分为概念性基础、技术与方法、应用技能三个层次;核心课程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等。合理分配与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色,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并把计算机基础教育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真正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创新人才。
2、以工具性为手段,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会学生准确有效地使用并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是关键。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以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培养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服务于所学专业,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理论授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精减,让学生能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硬件及其主要功能即可,重点在于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技术。同时,创新教学模式,调整知识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强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让学生在“练中学”和“学中练”,以巩固和掌握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
3、以职业性为目标,融入人文关怀,突出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职业院校要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加大计算机硬件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外引内培方式,如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进修学习,鼓励年青教师攻读更高学位,聘任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指导实践教学,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为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教育者应树立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以考证促学习,强化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地把专业学习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其专业成长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传授学科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其人文精神的熏陶,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活态度、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不迷恋网络,合理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促进其专业学习。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必定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合理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赖凡,余建桥.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张建莉.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2005
[3]杨天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能力培养的新途径[J].科技信息,2008
关键词: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当代青年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手段来获取所需的知识。高职生承担着幸福、美丽、和谐中国的建设重任,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其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高21世纪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是为培养该专业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服务。既要求高职生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职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应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她们成为能操作、编程、应用的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已进入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二、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在校学生数成倍增加,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基础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高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接触”,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初步使用能力,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各不相同,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
1、教学跌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当前,不少高职院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紧密联系。教师面对等级考试合格率的要求,而不得不忽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毕业,不得不把过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致使不少学生毕业了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专业作业,有很多学生毕业了还得花很大力气通过各种渠道重新学习计算机知识。
2、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随着计算机科学的突飞猛进、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导致教材与教学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在现实教学中,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而忽略对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加上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时数的失衡、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课堂和实践分离,或缺乏足够的实训与实习,难以实现学以致用,必然挫伤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3、忽略学生的差异性。由于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区域上的较大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应实行分层教学。否则,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是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使其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二是层次较低的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从此妄自菲薄,自我放弃。这都对高职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产生严重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三、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思路
受主客观原因影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看似简单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当前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组织机构以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以实践性为特色,合理建构计算机课程体系。随着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课程设置更应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原来非计算机专业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层次为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是在市场需求方面,计算机能力已成为衡量高职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而社会信息化发展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高职院校任何专业技能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的更加明确,不再把它作为纯理论而是应用技术来學习与掌握。三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从单纯“黑板+粉笔”发展到“计算机+大屏幕”,继而到“网络化教学平台”,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适应职业需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大胆改革和创新,将其知识结构分为计算机系统与平台、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和应用系统开发四领域;认知层次分为概念性基础、技术与方法、应用技能三个层次;核心课程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等。合理分配与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色,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并把计算机基础教育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真正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创新人才。
2、以工具性为手段,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会学生准确有效地使用并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是关键。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以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培养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服务于所学专业,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理论授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精减,让学生能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硬件及其主要功能即可,重点在于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技术。同时,创新教学模式,调整知识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强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让学生在“练中学”和“学中练”,以巩固和掌握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
3、以职业性为目标,融入人文关怀,突出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职业院校要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加大计算机硬件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外引内培方式,如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进修学习,鼓励年青教师攻读更高学位,聘任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指导实践教学,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为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教育者应树立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以考证促学习,强化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地把专业学习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其专业成长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传授学科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其人文精神的熏陶,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活态度、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不迷恋网络,合理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促进其专业学习。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必定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合理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赖凡,余建桥.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张建莉.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2005
[3]杨天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能力培养的新途径[J].科技信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