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善于积累重要的史学资源,建设与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课程内容相对应的优质史学资源库(学术论文、史学资源、史料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参考、为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展开提供素材支持。
【关键词】史料教学;价值;实践
教育部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教学重点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即:“核心知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解释、历史价值观。”不难看出,史料教学是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根本教学方法。尤其是近年高考命题改革逐步深入,由传统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了历史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因而史料教学也越来越得到高中教师的重视,成为历史课堂中每课必见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史料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价值并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史料教学的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丰富的具有思想性、多样性史料的呈现,吸引学生枳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再次、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学生在阅读史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核心知识,解释理解历史的能力。最后、能够对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独立判断的思维和理性的思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将史料教学与学生史学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是笔者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史料教学与史学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中着重探索与实践的。对本课题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以有效教学为目标精选史料。例如:认识巴黎公社的性质。教材不足:空洞、干瘪、抽象,无法使学生明确巴黎公社的性质,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上折扣。笔者引用了《北京日报》2011年11月28日李景治的《巴黎公社委员怎样当“社会公仆”》中的材料:“用车——瓦尔兰和茹尔德都曾任公社的“财政部长”,曾经支配过400万法郎。但他们却两袖清风,不为金钱所动。他们的家距财政部大楼并不是很近,但他们始终坚持步行上下班。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这种心理的对比,正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工资——公社正式通过了《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根据这个法令,公社委员和国民自卫军总司令的年薪均为6000法郎,中校军官为3600法郎,少尉为1800法郎。而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官员年薪水平是:国会议员3万法郎、政府部长5万法郎、枢密院委员10万法郎、国务参事13万法郎。”通过史学阅读,提供有证据力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巴黎公社性质,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充分体现史料教学的效益。首先应充分了解学情,充分利用学生既有的经验、能力和知识,准确选定史料的长度、难度。其次,促进史料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生成,充分利用教学生成提高史料教学的效益。最后,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史料研读成果。
(三)充分发挥问题引导价值。发挥问题的引导价值,一是拓展问题的领域。即问题既包括理解史料的元问题——调控史料研读范围的问题,如哪些是史料的关键词句?史料涉及了哪些史实?史料的核心内容有哪些?等等。还包括从某一视角切入的常规问题——揭示学习主题、且具有层次性的常规问题。二是加强问题之间的联系使不同问题环环相扣,并依据学生的答题状况适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指向。三是反思答题过程,掌握答题的一般规则反思教学过程,提升史料教学的层次能力等。
(四)提供学术观点分歧或冲突的材料;提供与教材认识不同的材料;拓展、深化对教材的认识。例如:弱兵政策与北宋灭亡。笔者引用了汪盛铎《两京梦华》的三则材料:(1)宋太祖当上皇帝之前,是中央禁军的最高将领,所以他对禁军的兵权特别留意。他把原来统率禁军,经常立下功勋的大将陆续调离,换上一些资历浅、容易控制的人担任其首领。(2)宋太祖又鉴于唐代出现将领割据地方的教训,一步步削减这些将领的权力。把这些将领原有的行政和收税的权力去除,只剩军事方面的权力。而且使这些将领空有头衔,却没有掌握军队的实权。(3)宋太祖透过严格控制军权来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当时是很有必要的。宋朝避免了唐末五代时那种短时期内,就被别的朝代取代的命运,避免了动不动就出现割据的情况。但自宋太祖、宋太宗以后,宋朝各代皇帝仍旧不断加强对军权的控制。君主拟订作战的阵图,在千里之外的皇宫遥控指挥打仗,不许将帅与士兵之间彼此熟悉,过分地分散兵权。宋朝军队打仗胜少而败多,和军权措施失当有直接关系。通过史料阅读学生容易得到判断:宋太祖依照当时情势立下制度,即使有些过头的地方,主要部分却是好的。后人评论此事,追根寻源,往往责怪宋太祖,其实是不公平的。错误在于他的继承者们,不知因时立制的道理,只知墨守所谓“祖宗家法”,沿着错误道路愈走愈远。这才是应当受到责备的。
(五)史料教学的困惑与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使用片面史料,历史学习引向歧途,教学目标不突出;用浅显而固化的问题限制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史料;将教师的理解等同于学生的理解,用教师的一己之见代替学生的多元理解;将史料等同于史实,用繁杂的史料取代教科书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使用信度比较低的史料;脱离史料语境使用,易断章取义。这些偏差,违反了史料教学的初衷,没有突出史料教学的价值,单纯追求形式主义。因此,要发挥史料教学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史学素养的发展,就必须对史料教学进行基于学情,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避免形式主义,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史学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对历史学习作出符合逻辑的解释和阐述的历史理解与解释的能力。
(《史料教学与史学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结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何成刚等著.《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聂幼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史料教学;价值;实践
教育部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教学重点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即:“核心知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解释、历史价值观。”不难看出,史料教学是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根本教学方法。尤其是近年高考命题改革逐步深入,由传统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了历史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因而史料教学也越来越得到高中教师的重视,成为历史课堂中每课必见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史料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价值并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史料教学的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丰富的具有思想性、多样性史料的呈现,吸引学生枳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再次、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学生在阅读史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核心知识,解释理解历史的能力。最后、能够对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独立判断的思维和理性的思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将史料教学与学生史学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是笔者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史料教学与史学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中着重探索与实践的。对本课题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以有效教学为目标精选史料。例如:认识巴黎公社的性质。教材不足:空洞、干瘪、抽象,无法使学生明确巴黎公社的性质,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上折扣。笔者引用了《北京日报》2011年11月28日李景治的《巴黎公社委员怎样当“社会公仆”》中的材料:“用车——瓦尔兰和茹尔德都曾任公社的“财政部长”,曾经支配过400万法郎。但他们却两袖清风,不为金钱所动。他们的家距财政部大楼并不是很近,但他们始终坚持步行上下班。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这种心理的对比,正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工资——公社正式通过了《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根据这个法令,公社委员和国民自卫军总司令的年薪均为6000法郎,中校军官为3600法郎,少尉为1800法郎。而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官员年薪水平是:国会议员3万法郎、政府部长5万法郎、枢密院委员10万法郎、国务参事13万法郎。”通过史学阅读,提供有证据力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巴黎公社性质,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充分体现史料教学的效益。首先应充分了解学情,充分利用学生既有的经验、能力和知识,准确选定史料的长度、难度。其次,促进史料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生成,充分利用教学生成提高史料教学的效益。最后,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史料研读成果。
(三)充分发挥问题引导价值。发挥问题的引导价值,一是拓展问题的领域。即问题既包括理解史料的元问题——调控史料研读范围的问题,如哪些是史料的关键词句?史料涉及了哪些史实?史料的核心内容有哪些?等等。还包括从某一视角切入的常规问题——揭示学习主题、且具有层次性的常规问题。二是加强问题之间的联系使不同问题环环相扣,并依据学生的答题状况适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指向。三是反思答题过程,掌握答题的一般规则反思教学过程,提升史料教学的层次能力等。
(四)提供学术观点分歧或冲突的材料;提供与教材认识不同的材料;拓展、深化对教材的认识。例如:弱兵政策与北宋灭亡。笔者引用了汪盛铎《两京梦华》的三则材料:(1)宋太祖当上皇帝之前,是中央禁军的最高将领,所以他对禁军的兵权特别留意。他把原来统率禁军,经常立下功勋的大将陆续调离,换上一些资历浅、容易控制的人担任其首领。(2)宋太祖又鉴于唐代出现将领割据地方的教训,一步步削减这些将领的权力。把这些将领原有的行政和收税的权力去除,只剩军事方面的权力。而且使这些将领空有头衔,却没有掌握军队的实权。(3)宋太祖透过严格控制军权来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当时是很有必要的。宋朝避免了唐末五代时那种短时期内,就被别的朝代取代的命运,避免了动不动就出现割据的情况。但自宋太祖、宋太宗以后,宋朝各代皇帝仍旧不断加强对军权的控制。君主拟订作战的阵图,在千里之外的皇宫遥控指挥打仗,不许将帅与士兵之间彼此熟悉,过分地分散兵权。宋朝军队打仗胜少而败多,和军权措施失当有直接关系。通过史料阅读学生容易得到判断:宋太祖依照当时情势立下制度,即使有些过头的地方,主要部分却是好的。后人评论此事,追根寻源,往往责怪宋太祖,其实是不公平的。错误在于他的继承者们,不知因时立制的道理,只知墨守所谓“祖宗家法”,沿着错误道路愈走愈远。这才是应当受到责备的。
(五)史料教学的困惑与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使用片面史料,历史学习引向歧途,教学目标不突出;用浅显而固化的问题限制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史料;将教师的理解等同于学生的理解,用教师的一己之见代替学生的多元理解;将史料等同于史实,用繁杂的史料取代教科书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使用信度比较低的史料;脱离史料语境使用,易断章取义。这些偏差,违反了史料教学的初衷,没有突出史料教学的价值,单纯追求形式主义。因此,要发挥史料教学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史学素养的发展,就必须对史料教学进行基于学情,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避免形式主义,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史学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对历史学习作出符合逻辑的解释和阐述的历史理解与解释的能力。
(《史料教学与史学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结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何成刚等著.《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聂幼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