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生 统计观念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85-01
统计是关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学科,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统计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而且数据收集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环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统计意识和统计思想,提高统计能力,逐步树立统计观念。笔者从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角度,谈几点做法。
一、选择生活实例,萌发统计意识
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往往采用虚拟动画的教学情境作为统计教学的载体。例如羊羊运动会、小动物爱好等。小孩子都有对小动物、动漫等的爱好,这样的情境也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因缺乏真实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是一种“空对空”的活动,看似热闹,实际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应该贯彻“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理念,挖掘生活中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1.调查生活中的真实现象,获得真实感。例如,让学生抽周末的时间,调查菜市场在各个时间段蔬菜交易、客流情况、价格变动等。又如,让学生抽样调查家庭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了解自己家“制造”的白色污染。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锻炼社会调查的能力,而且能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萌发统计意识。
2.开展趣味性的实验,提高统计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做闭气实验,收集不同学生闭气的时间,制成统计表,并分析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这样的活动是建立在每个学生“玩”的基础上,所以他们的兴趣很高,无形之中,学生养成了统计的意识。
生活中有丰富的统计资源,需要教师去挖掘,为教学活动服务,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情境创设中,教师需要进行深度设计,帮助学生设计更全面的统计方案。
二、留足思考空间,经历统计过程
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在统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切实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才能形成统计的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充分的观察、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1.抓住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新旧知之间的迁移是学习新知的高效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减少学生接触新知产生的突兀感,实现顺利的知识构建。例如,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笔者让学生比较本班同学一年级的身高与二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先出示一年级的身高表,分析身高主要集中在哪里,然后再分析二年级身高主要集中在哪里。接着让学生分析二年级与一年级比身高变化的情况。学生对两种单式统计表一会看看这张,一会看看那张,很是不方便,于是笔者适时提出,能不能将两表合并,提高数据分析的方便性呢?这样就顺利地引出了复式统计表的学习。
2.创设适当的难度,提升思维的空间。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度。这样的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成功解决,又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更高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发展,适当地推高问题探究的难度。例如,在学生统计并汇报了本班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情况后,笔者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的统计表中,你发现什么问题,能提出什么建议呢?这样的问题又引起了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重新调动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了发展。
三、设计调查活动,提高统计能力
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统计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授实现。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社会调查,收集相应的数据,在数据分析和汇报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取新知,积累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并做好相应的指导。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笔者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本小区范围内人员的学历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活动。笔者先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分工,然后确定调查方法、制订调查方案,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这一阶段准备的充分程度是确保调查顺利开展的前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数据。第三阶段,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班级里进行汇报。在班级汇报中,教师指导学生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这样的一个完整的调查活动,学生能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统计的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统计观念获得有效提升。
总之,进行小学数学统计模块知识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责编 林 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85-01
统计是关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学科,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统计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而且数据收集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环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统计意识和统计思想,提高统计能力,逐步树立统计观念。笔者从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角度,谈几点做法。
一、选择生活实例,萌发统计意识
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往往采用虚拟动画的教学情境作为统计教学的载体。例如羊羊运动会、小动物爱好等。小孩子都有对小动物、动漫等的爱好,这样的情境也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因缺乏真实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是一种“空对空”的活动,看似热闹,实际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应该贯彻“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理念,挖掘生活中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1.调查生活中的真实现象,获得真实感。例如,让学生抽周末的时间,调查菜市场在各个时间段蔬菜交易、客流情况、价格变动等。又如,让学生抽样调查家庭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了解自己家“制造”的白色污染。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锻炼社会调查的能力,而且能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萌发统计意识。
2.开展趣味性的实验,提高统计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做闭气实验,收集不同学生闭气的时间,制成统计表,并分析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这样的活动是建立在每个学生“玩”的基础上,所以他们的兴趣很高,无形之中,学生养成了统计的意识。
生活中有丰富的统计资源,需要教师去挖掘,为教学活动服务,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情境创设中,教师需要进行深度设计,帮助学生设计更全面的统计方案。
二、留足思考空间,经历统计过程
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在统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切实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才能形成统计的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充分的观察、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1.抓住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新旧知之间的迁移是学习新知的高效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减少学生接触新知产生的突兀感,实现顺利的知识构建。例如,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笔者让学生比较本班同学一年级的身高与二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先出示一年级的身高表,分析身高主要集中在哪里,然后再分析二年级身高主要集中在哪里。接着让学生分析二年级与一年级比身高变化的情况。学生对两种单式统计表一会看看这张,一会看看那张,很是不方便,于是笔者适时提出,能不能将两表合并,提高数据分析的方便性呢?这样就顺利地引出了复式统计表的学习。
2.创设适当的难度,提升思维的空间。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度。这样的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成功解决,又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更高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发展,适当地推高问题探究的难度。例如,在学生统计并汇报了本班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情况后,笔者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的统计表中,你发现什么问题,能提出什么建议呢?这样的问题又引起了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重新调动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了发展。
三、设计调查活动,提高统计能力
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统计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授实现。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社会调查,收集相应的数据,在数据分析和汇报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取新知,积累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并做好相应的指导。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笔者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本小区范围内人员的学历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活动。笔者先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分工,然后确定调查方法、制订调查方案,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这一阶段准备的充分程度是确保调查顺利开展的前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数据。第三阶段,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班级里进行汇报。在班级汇报中,教师指导学生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这样的一个完整的调查活动,学生能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统计的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统计观念获得有效提升。
总之,进行小学数学统计模块知识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