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邬德华生平及其著作《中国机制十文铜元》

来源 :中国钱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邬德华(Alphonse Marie Tracey Wood—ward),1876年生于印度洋中的留尼旺岛,父亲是美国海员,母亲是法国人。1879年随其母亲定居日本横滨,1895年迁居神户。父亲喜爱收集邮票,邬德华年幼即继承其父藏品,并养成一生之收藏癖好。16岁时就撰写邮票文章,在美国邮刊上发表。1905年他售出他父亲的各国邮票集藏,着重于日本邮票,不久成为日本、朝鲜、台湾邮票之权威,1928年出版《Postage Stamps of Japan and De-pendencies》(日本及其属地邮便),此书获得1929年英国皇家集邮学会(RPS)年度奖,至今仍为这方面权威之作。邬德华研究的兴趣相当广泛,1909年时尚在英国伦敦出版一本《The Record Woodcock Bag for Southern Ja-pan》(日本南部山鹬)。1911年至1916年间曾先后住过新加坡及伦敦两地,随即移居中国,直到1930年举家迁往法国。1937年邬氏因日本侵华回上海清理财产,次年乘船回法国时于旅途中去世。除邮币界外,很少人知道邬德华此名,可能只有设在欧洲的国际刑警组织还存有档案,根据其资料,似乎邬德华是以走私营生。
  居留上海之时,邬德华开始写作有关中国钱币的文章,在1921年与1922年几次发表于上海出版的英文《新中国评论The New China Review》杂志介绍各地金银铜币,而回响最多的却是叙述山东机制币的那篇,但该杂志因主编库寿龄(Samuel Couling)过世停刊未能继续。随后《中国杂志The China Jour-nal》月刊在上海发行,适巧杂志主编苏柯仁(A.Sowerby)自己是研究者兼收藏家,尚且担任过当时上海研究中国钱币的“西人泉币会”会长(Numismatic Society of China,不是张絧伯等的“中国泉币学社”China Numis-matic Society),力邀邬德华撰写中国十文铜元系列专文,于是邬氏以《Notes on the Pro-vincial Minted Coins of China》(中国各省机制铜元)为题,自1926年5月起至1935年12月间陆续发表十八篇介绍中国各省当十铜元的论述,标题稍后略去“Provincial”(各省)。在连载文章之际,杂志社给予邬氏若干抽印本,当时邬氏未把抽印本分送友好,而是回法国后将之加以整理合集装订,逐本手写更正排印错误及加上页码,经原杂志社同意后,汇编成书出版。重新命名为《The Minted Ten-Cash Coins of China》(中国机制十文铜元),推测当时抽印本是各100份,因此1936年时只发行了95册。
  原书是红皮精装本,无中文名,只在书脊上有英文名。不论中文或其它文字,这是第一本对中国机制十文铜元作有系统介绍的书谱,二十五开,内文字151页,图版43页。全文分二十余章节,依各省予以分类描述,可惜未包括吉林省所出部份,且出版印量又极其稀少。由于中国十文铜元产制超过三百亿枚,流落国外的数量庞大却无英文书籍可供参考,因此有人为方便集币者,在经加入市场行情价格后,以平装本形式在1972年于美国重新翻印此书,当时每本索价美金七元五角。原版书之纸张厚且图版为铜版纸,有些是单面印刷,空白页仍然编上页次,而翻印版缺页次之部分其实是空白页,并非漏印(如34、50、90、114、142页)。
  早年邬德华为研究中国铜元,在上海老西门的中华路开了一家共和电影院,门票9个铜板,日收铜板数千枚,为研究铜元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基础。这样的条件现在已无法再现,也许这是至今尚无人能在铜元研究的领域里超越邬德华的原因之一。邬德华等洋人虽带走大量中国钱币,但也由于他们的深入研究,为中国钱币留下许多宝贵的实物,及可供后人参考的丰富资料。
  1972年美国新印此书时出个小错,将书名误印为十文“银”币,此美国翻印版图清晰度与原版接近,只是用普通纸张印刷,但原版年代久纸已略发黄,若有干净品新之1972年版可谓两者相当。个人认为,中文版译本给中国泉界的贡献极大,但图版印刷欠佳及将注解部分省略,是两大缺失。
  邬德华藏品中的日本邮票,其价值在1926年按目录之行情为美金廿万元。但其过世后于1939年在伦敦拍卖时,因世界经济大萧条尚未复苏,又逢二次大战前夕风云密布,只卖得美金两万五千元。
  藏品中钱币的部分极为丰富,据耿爱德(E.Kann)书中提到是洋人中首屈一指的。这皆于若干年后由其遗孀在美国分批处理,详情未能确知,大致上的了解是这样的:1950年10月首度拍卖,耿爱德购得其中之太平天国“天国圣宝”银币,部份在1951年4月及1952年4月委托拍卖公司售出。而用来编写《中国机制十文铜元》的数千枚当十铜元则在1954年售出。据这位是医生的买主说,这些铜元放在一只箱子里,重得搬不动。新买主在筛选过后,将剩余者卖给纽约一家钱商,钱商把这些铜元分散至全美各地出售。
  又据一位参与其事者的回忆,在1952年处理的邬氏旧藏中他个人挑出了五百枚,但这批从普品到罕见品均有的货色中没有任何吉林省钱币,吉林钱币是被一位芝加哥及另名美西钱商购去,该批珍品随后转售并获得相当利润;他对未能留下图片及清单感到惋惜,更令他感叹的是邬氏有关吉林钱币之手稿,不但没发表还遗失了。邬德华藏品在经过包括当时埃及国王法鲁克等几人挑选后,剩余部分落入纽约这家钱商之时,数量估计在一万枚左右,全部是机制币,没有铸币。笔者先查阅了1952年的拍卖目录,邬德华遗藏只占其中小部份,而且多数是银币及金银币的铜样,铜元只有袁像十文一枚,显示铜元精品确已被筛选或在之前拍卖售出。再检视1954年的法鲁克王藏品钱币部份拍卖目录,此拍卖会是以数量达八千五百枚之巨的金币为主。其内中国金银铜币章及金银元宝、璧等共一千四百件,仅金币部份有图片,银铜币只有简单描述,无法按图索骥得知哪些是邬氏旧藏。法鲁克王藏品中国钱币部份,最著名的就是一枚“宣统三年”长须龙银币金样,存世仅知两枚,法鲁克王此枚现藏台北鸿禧美术馆。另一枚原由中国钱币学大师马定祥珍藏,于2004年5月15日北京嘉德春拍以人民币176万元成交,创下中国钱币单枚拍卖最高价记录。
  有些铜元爱好者对邬德华藏品下落非常关心,多方找寻其遗物或有关情形的支纸片字,几年来总是白卷。有些传言谓在装运回法国时,因船沉没遗失;亦有称存放法国某博物馆,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传闻。如今同好们知道是这般的结局,恐怕免不了有些怅然。
  (责任编辑:高聪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是民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三种地名券中的一种,另两种为“中央银行越南流通券”和“中央银行东北九省流通券”。  “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是1945年吴忠信主政新疆时,中央银行专为取缔新疆省银行发行的“省币”、统一新疆纸币发行权而印制发行的。5月25日,吴忠信利用在重庆参加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之便,与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鲁白纯商谈,决定俟新疆省预算确定后,自当年8月1日起新疆省银行停止
期刊
一本专题论述会票的书终于出版了。这就是俞鸿昌著写的《中国会票概论》。读后第一个感觉是,会票作为中国古典票据,一向是比较深远莫测的,而今似乎就显现在眼前。它的身影隐现于近代票据之中,使数百年的历程顷刻犹如咫尺之间。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月坛邮票交流市场上出现一些宣化乾顺兴店号信票,后来又出现一批河北东口福庆园、永兴货店兑票。后者数量很多,且系私家发行的汇兑票据,不同于银票、钱票,为藏家所漠视。
期刊
荆州市钱币学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6年8月28日,荆州市钱币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顺利召开,并进行了换届选举。中国钱币学会金德平副秘书长,湖北省钱币学会黄代坤会长、韩园副秘书长、李立秘书分别代表中国钱币学会、湖北省钱币学会到会祝贺。金德平副秘书长、黄代坤会长就荆州市钱币学会为现实金融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钱币爱好者服务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期刊
“第三届中国铜元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第三届中国铜元研讨会”于2006年9月22~24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主要是“钱币天堂”、“中国机制币论坛”、“收藏大本营”等网站的铜元爱好者、专家、收藏家及币商。来自台湾的收藏名家刘继武、王寿萱等向泉友展示了经典的珍藏,交流了两岸的信息。由美国、加拿大专程赴会的机制币专家孙浩、收藏家李共青也和泉友进行了交流。
期刊
笔者读《史记》、 《汉书》等古代文献时,经常对文中“金”与“千金”的理解感到很困惑。因为文献中的“金”往往是指铜,有时是指某种货币单位——钱,有时则指黄金,莫衷一是。  长沙出土的泥质冥币——“金”钣,呈方形。质地疏松,手捏即碎。它与陶瓷的坚硬程度显然有别。故称泥质冥币。根据印文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四式:  Ⅰ式:器号:64231。呈长方形,正面两个方格内分别印“金”字,长47mm,宽30mm(图
期刊
清咸丰时期,为筹措巨大军费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国库空虚,财源枯竭的情况下,清政府于咸丰三年(1853)三月决定铸行大钱。于是,全国共有29个钱局相继开始铸造咸丰大钱,其中铸造当五百、当千大钱有宝泉、宝源两个中央局。地方局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宝巩、宝河、宝陕、宝苏和宝伊局也铸过当五百、当千大钱。现根据收集的大钱图录资料,就这七个钱局所铸当五百、当千大钱的铸钱期限、轻重大小、金属材料和钱文版别,作
期刊
2005年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继续贯彻总量控制的政策,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推陈出新、确保精品”的发售政策。全年共发行9个项目47个品种。其中:金币23个品种,1219789枚(纪念性金币304789枚,熊猫普制金币915 000枚),合黄金301764盎司(纪念性金币81764盎司,熊猫普制金币220000盎司);银币21个品种,1610488枚(纪念性银币1010488枚,熊猫普制银币6000
期刊
收藏与鉴赏是门分不开的学问,也没有国籍与年代的区分;中华文物有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工艺,钞币是文物之一,因此外籍人士喜爱中国钱币,或本土人士收藏外国钱币也就不足为奇了。清末时西力东渐,往来日益频繁,在来华的西洋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者颇众,以下介绍在收藏及研究中国货币较知名的十位,这些都是曾对中国钱币有发表过文字论述或出版书籍者。由于以往外籍人士在华者常入境随俗依中国姓氏取名,故佘德、伟烈亚力、马士、
期刊
清顺治元年(1644)至乾隆五年(1740),清政府规定造黄铜钱流通,其材质是铜锌合金,其中铜的含量或有变化,通常在50—70%之间(实际操作中常不相符合)。乾隆五年,清廷颁行“青钱”,其材质改为铜、锌、铅、锡四元合金。直至乾隆五十九(1794)年止,几乎整个乾隆朝都在铸行“青钱”。  改铸“青钱”对清政府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其不仅仅意味着铸钱成分、铸钱技术等方面的变化,甚至引起清廷矿业政策的变化,
期刊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最早举办个人钱币藏品展览,是已故钱币收藏家陈健宇先生。陈氏原名陈卓伟,华侨出身,早年返国后曾担任军校教官,居北京,收藏不少古今钱币。四十年代后期定居香港,晚年藏品渐散出,由钱商收购。近年陈氏部分遗藏包括一批北京钱庄票据资料,已由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出。  有聚必有散。“集泉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事实正是如此。笔者近年整理一批泉家藏品文字资料时,当追踪其藏泉去向,便发现一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