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眸新课改的艰难历程,我觉得自己逐渐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转变成了学生的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学习是一个过程,一个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存储知识的容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解惑,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行”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的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前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兴趣盎然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样,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就会想方设法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三视图时,我一上讲台就在粉笔盒的后面悄悄放了一把锁,然后让学生观察我在课桌上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学生当然发现不了粉笔盒后面的锁。于是,我就像变魔术一样把锁拿出来,学生一看,兴致大增,齐声叫苦“看不见”。我接着又问:“怎么才能看到呢?”学生们立刻像炸了锅:“从左边看”、“从右边看”、“从上面看”、“从后面看”,这时,我点出题目——三视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学生们立刻产生了疑问:哪三视?为什么是三视呢?我发现学生的胃口被调了起来,就故意卖关子,把准备好的大、中、小三种正方形分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操作,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自己去释疑获知。这样一来,学生很快积极互动地探究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也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二、探究中,把发现问题、显露才华的机会诚心地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而今,我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当主角,去讲解、去表演、去操作、去演示、去陈述、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而我只是适时地去点拨、去指导、去服务、去帮助,把发现问题、展露才华的机会诚心地留给学生,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的徒弟并不比我逊色,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例如,在学习截一几何体时,课后有一题目“试一试”: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的形状可能是五边形吗?可能是七边形吗?我让学生拿出用地瓜、土豆、萝卜、橡皮泥等自制的学具自己去探究。学生们立即动手操作起来。我发现有不少同学截出了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这时,每个人的桌子上已经切了一大堆地瓜、萝卜等,学生们正在挖空心思地切七边形,一顿观察、操作、思索之后,原来的热情开始慢慢冷却,甚至有的已经摇头、叹息,这时,我觉得是老师该出场点拨的时候了,我马上让学生停下来,交流一下自己切出的图形,学生们又开始活跃起来,讲出了自己切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经过,等同学都交流完了,我问:谁切出了七边形?教室里一片寂静,四十多双眼睛不约而同地在教室内搜索,我又问:谁切出了六边形?室内表现还是如同刚才,不一会,课代表涨红了脸站起来说:“切不出”。我和蔼地盯着他,问:“真的吗?”他没出声坐下了。教室里还是一片寂静,我略带挑逗地说:“观察一下你们切出的图形各切到了几个面?看能不能有惊喜出现”。学生一听,顿时又活跃起来,在一阵观察之后,仿佛顿悟了,他们又忙着切起来,终于一个个六边形切出来。我问:“能切出七边形吗?”学生们齐声回答“不能!”我又问:“为什么?”一个平常很一般的学生竟然能慷慨陈词,说得句句在理。
从来没有过的教学效果,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学习积极性,从来没目睹过如此灿烂的笑容,从来没有过与学生如此的融洽、如此亲密的关系。
三、探究后,指导学生梳理、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一堂课下来,学生会觉得忙忙碌碌,学了不少东西。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总结。这样,学生会发现实际上学得并不多。而且经过整理,更便于掌握知识。同样,一节内容、一章内容结束也都需要有一个梳理、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这样的梳理、总结过程,教师只能指导,千万不能包办,也不要受书本方式的限制,全凭学生意愿,可以是线条式、方框式,也可以是根——干——枝——梢——叶的树木式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会想象出他们自己喜欢、适合他们形象记忆的方式。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了,他们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他们掌握了知识块的结构,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四、把欣赏的目光投注给学生,把鼓励与期望的评语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本着多表扬、少批评,大声赞扬轻声呵斥的原则去对待学生,注意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或用欣赏的目光审视他们,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与鼓励时刻相随,心中充满温暖、充满希望,尤其是学习上的后进生,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困扰,老师应该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留心他们的发展,纵然出现差错,也决不能歧视、讥笑、挖苦,相反应投以真诚的目光,给以热忱的帮助,教育他们怎样去改正错误,怎样去避免错误,而不是批评他们为什么犯错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诚被学生所理解,这种爱就一定能化成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触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欲望。
教育家期宾赛提出:“教育是使人愉快”。我们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爱学、乐学,主动求得发展,这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教育境界。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解惑,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行”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的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前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兴趣盎然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样,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就会想方设法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三视图时,我一上讲台就在粉笔盒的后面悄悄放了一把锁,然后让学生观察我在课桌上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学生当然发现不了粉笔盒后面的锁。于是,我就像变魔术一样把锁拿出来,学生一看,兴致大增,齐声叫苦“看不见”。我接着又问:“怎么才能看到呢?”学生们立刻像炸了锅:“从左边看”、“从右边看”、“从上面看”、“从后面看”,这时,我点出题目——三视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学生们立刻产生了疑问:哪三视?为什么是三视呢?我发现学生的胃口被调了起来,就故意卖关子,把准备好的大、中、小三种正方形分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操作,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自己去释疑获知。这样一来,学生很快积极互动地探究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也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二、探究中,把发现问题、显露才华的机会诚心地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而今,我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当主角,去讲解、去表演、去操作、去演示、去陈述、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而我只是适时地去点拨、去指导、去服务、去帮助,把发现问题、展露才华的机会诚心地留给学生,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的徒弟并不比我逊色,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例如,在学习截一几何体时,课后有一题目“试一试”: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的形状可能是五边形吗?可能是七边形吗?我让学生拿出用地瓜、土豆、萝卜、橡皮泥等自制的学具自己去探究。学生们立即动手操作起来。我发现有不少同学截出了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这时,每个人的桌子上已经切了一大堆地瓜、萝卜等,学生们正在挖空心思地切七边形,一顿观察、操作、思索之后,原来的热情开始慢慢冷却,甚至有的已经摇头、叹息,这时,我觉得是老师该出场点拨的时候了,我马上让学生停下来,交流一下自己切出的图形,学生们又开始活跃起来,讲出了自己切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经过,等同学都交流完了,我问:谁切出了七边形?教室里一片寂静,四十多双眼睛不约而同地在教室内搜索,我又问:谁切出了六边形?室内表现还是如同刚才,不一会,课代表涨红了脸站起来说:“切不出”。我和蔼地盯着他,问:“真的吗?”他没出声坐下了。教室里还是一片寂静,我略带挑逗地说:“观察一下你们切出的图形各切到了几个面?看能不能有惊喜出现”。学生一听,顿时又活跃起来,在一阵观察之后,仿佛顿悟了,他们又忙着切起来,终于一个个六边形切出来。我问:“能切出七边形吗?”学生们齐声回答“不能!”我又问:“为什么?”一个平常很一般的学生竟然能慷慨陈词,说得句句在理。
从来没有过的教学效果,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学习积极性,从来没目睹过如此灿烂的笑容,从来没有过与学生如此的融洽、如此亲密的关系。
三、探究后,指导学生梳理、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一堂课下来,学生会觉得忙忙碌碌,学了不少东西。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总结。这样,学生会发现实际上学得并不多。而且经过整理,更便于掌握知识。同样,一节内容、一章内容结束也都需要有一个梳理、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这样的梳理、总结过程,教师只能指导,千万不能包办,也不要受书本方式的限制,全凭学生意愿,可以是线条式、方框式,也可以是根——干——枝——梢——叶的树木式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会想象出他们自己喜欢、适合他们形象记忆的方式。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了,他们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他们掌握了知识块的结构,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四、把欣赏的目光投注给学生,把鼓励与期望的评语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本着多表扬、少批评,大声赞扬轻声呵斥的原则去对待学生,注意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或用欣赏的目光审视他们,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与鼓励时刻相随,心中充满温暖、充满希望,尤其是学习上的后进生,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困扰,老师应该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留心他们的发展,纵然出现差错,也决不能歧视、讥笑、挖苦,相反应投以真诚的目光,给以热忱的帮助,教育他们怎样去改正错误,怎样去避免错误,而不是批评他们为什么犯错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诚被学生所理解,这种爱就一定能化成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触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欲望。
教育家期宾赛提出:“教育是使人愉快”。我们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爱学、乐学,主动求得发展,这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教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