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过去被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对话 有效性
在现实课堂教学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形似实无”、“虚假热闹”的对话现象,耗时低效或无效,有碍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有效性呢?
一、立足于文本,适当超越文本
对话的话题是从文本中来的,对话不能抛离文本主题、文本价值,随意发挥,无限衍义。在对话教学中,对话话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老师的言语是可以预设的,但学生思维的阀门打开以后,很可能出现偏离轨道的现象。随意性生成话题,游离于主题之外,就使课堂教学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拨乱反正”,使学生的话题思路沿着文本价值的方向发展。超越文本,与立足于文本并不矛盾。阅读教学中,学生一方面受文本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是简单地接受文本的内容,而是自觉参与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和再创造。完全束缚于文本的对话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泥潭,不能生成师生、生生、师本、生本之间的探究性解读,所以对话要超越文本。
二、把握话题,明确学习目标
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实施对话教学最关键的是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运用科学灵活的方法,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对话,也能保证对话教学收到好的效果。那么,如何通过对话交流达成教学目标?毋庸置疑,话题的确立是最为关键的。话题的设计要做到:1.话题应少而精,由一两点散发出去涵盖全篇即可;2.紧扣课文内容,但答案决非现成,要经过多层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得出答案;3.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4.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去解读、感悟、欣赏、评论文本。
三、平等对话,尊重个体体验
在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教学组织。老师先说道:“其实,苏格拉底已经预计到了事情的结果,与其说布置给学生们一个任务,不如说是让弟子们进行了一次实验,这位哲人究竟想告诉弟子们什么道理呢?轻声读读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忠告,想想他说了几点,是怎样说的?”学生读书思考后教师亲切地发问:读懂了吗?现在读懂的请把手举起来!好,就请你对弟子们说。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后,教师走到其身边幽默地说:“请问苏老师你第一句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说?”学生回答道:“我把‘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读得重些,是想让弟子坚信最大的麦穗是存在的。”教师又问:“那第二句你又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感受颇深。我在说的时候强调“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意思是想告诫弟子要立足现在,不要犹犹豫豫,错失良机。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与学生用亲切、真诚、平等的对话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蕴含着民主、平等精神的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对话主体,他们互相尊重,共同探讨。教师没有机械生硬地要求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而是尊重个体体验,注重因势利导。
四、赞美学生,在欣赏中对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理和生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作为教师来说,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是驱使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恰当地赞赏,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你的调查角度真有创意!”“哦,你获奖后很开心,恭喜你!”“你说得太棒了!”正是教师这样充满激情的鼓励话语,使教学对话更充分,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课堂始终充满着激情精神更振奋,所以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宣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
五、团体互动,共同学习进步
所谓的群体互动是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以及相互影响的过程。包括在课堂中学生之何的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相互反馈、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等方面。为了形成良好的群体互动氛围,我们可提出“五互”:1.相互观察。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是一个热心的观众,都相互观看别人的表现;2.相互质疑。在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是踊跃的质疑者。所提出的问题让别人来回答;3.相互聆听。在课堂中.每个同学都是忠实的听众,要认真听取别人的独特见解或沉醉别人的朗读之中;4.相互竞争。在学习上,每个同学都是有力的竞争者,相互之间永不停止;5.相互合作。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同学之间都是真诚的合作者,显示出团队精神。如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等。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大潮滚滚而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当积极投身于创设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师生对话互动的新型课堂,为新课改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郑明衷 让课堂因对话而灵动[J].成功(教育版),2010。
[2]陈心忠 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的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对话 有效性
在现实课堂教学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形似实无”、“虚假热闹”的对话现象,耗时低效或无效,有碍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有效性呢?
一、立足于文本,适当超越文本
对话的话题是从文本中来的,对话不能抛离文本主题、文本价值,随意发挥,无限衍义。在对话教学中,对话话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老师的言语是可以预设的,但学生思维的阀门打开以后,很可能出现偏离轨道的现象。随意性生成话题,游离于主题之外,就使课堂教学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拨乱反正”,使学生的话题思路沿着文本价值的方向发展。超越文本,与立足于文本并不矛盾。阅读教学中,学生一方面受文本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是简单地接受文本的内容,而是自觉参与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和再创造。完全束缚于文本的对话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泥潭,不能生成师生、生生、师本、生本之间的探究性解读,所以对话要超越文本。
二、把握话题,明确学习目标
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实施对话教学最关键的是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运用科学灵活的方法,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对话,也能保证对话教学收到好的效果。那么,如何通过对话交流达成教学目标?毋庸置疑,话题的确立是最为关键的。话题的设计要做到:1.话题应少而精,由一两点散发出去涵盖全篇即可;2.紧扣课文内容,但答案决非现成,要经过多层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得出答案;3.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4.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去解读、感悟、欣赏、评论文本。
三、平等对话,尊重个体体验
在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教学组织。老师先说道:“其实,苏格拉底已经预计到了事情的结果,与其说布置给学生们一个任务,不如说是让弟子们进行了一次实验,这位哲人究竟想告诉弟子们什么道理呢?轻声读读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忠告,想想他说了几点,是怎样说的?”学生读书思考后教师亲切地发问:读懂了吗?现在读懂的请把手举起来!好,就请你对弟子们说。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后,教师走到其身边幽默地说:“请问苏老师你第一句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说?”学生回答道:“我把‘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读得重些,是想让弟子坚信最大的麦穗是存在的。”教师又问:“那第二句你又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感受颇深。我在说的时候强调“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意思是想告诫弟子要立足现在,不要犹犹豫豫,错失良机。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与学生用亲切、真诚、平等的对话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蕴含着民主、平等精神的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对话主体,他们互相尊重,共同探讨。教师没有机械生硬地要求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而是尊重个体体验,注重因势利导。
四、赞美学生,在欣赏中对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理和生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作为教师来说,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是驱使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恰当地赞赏,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你的调查角度真有创意!”“哦,你获奖后很开心,恭喜你!”“你说得太棒了!”正是教师这样充满激情的鼓励话语,使教学对话更充分,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课堂始终充满着激情精神更振奋,所以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宣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
五、团体互动,共同学习进步
所谓的群体互动是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以及相互影响的过程。包括在课堂中学生之何的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相互反馈、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等方面。为了形成良好的群体互动氛围,我们可提出“五互”:1.相互观察。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是一个热心的观众,都相互观看别人的表现;2.相互质疑。在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是踊跃的质疑者。所提出的问题让别人来回答;3.相互聆听。在课堂中.每个同学都是忠实的听众,要认真听取别人的独特见解或沉醉别人的朗读之中;4.相互竞争。在学习上,每个同学都是有力的竞争者,相互之间永不停止;5.相互合作。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同学之间都是真诚的合作者,显示出团队精神。如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等。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大潮滚滚而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当积极投身于创设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师生对话互动的新型课堂,为新课改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郑明衷 让课堂因对话而灵动[J].成功(教育版),2010。
[2]陈心忠 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的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