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因为传承而昂扬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you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长春:中国人的首次“奥运亮相”


  大连现代博物馆的“近代大连”展厅里,静静地躺着一只看起来有些残破的皮箱:缝线已经有些脱落,部分牛皮也已撕裂……不过它曾经的主人可不一般。1932年,20岁出头的刘长春正是拎着它在洛杉矶完成了中国人的第一次“奥运亮相”。
  刘长春之子刘鸿图回忆:“母亲叮嘱我一定要把这个皮箱保管好,它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刘鸿图说,这个“有生命”的皮箱是父亲当初参加第10届奥运会时,张学良送的礼物。
  说到刘长春的那次奥运经历,还有一段不小的插曲。1932年5月,大连的一份报纸发布消息,伪满洲国将派当时的100米、200米、400米跑全国冠军刘长春和800米、1500米跑全国冠军于希渭两人为代表参加奥运会。刘长春得知此事后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予以驳斥: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岂能叛国!为人马牛!
  不愿代表伪满政权参赛,那刘长春能不能代表中国人参加奥运会呢?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的王正廷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相关申请,得到的回复却是经费困难,不予批准。张学良知道后,决定出资支持刘长春赴美参赛。
  “我父亲是新旧社会都经历过的一个运动员,他看透了旧社会的腐败。出国参加比赛时,随队官员们游山玩水,运动员有时却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新中国成立后,他坚定地留在大连,他知道中国共产党能把体育搞上去。”刘鸿图说。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射击选手许海峰为中国获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遗憾的是,刘长春已于前一年因病离开了人世。“我父亲在世时虽然没能看到中国人在奥运会上拿金牌,但中国女排拿世界冠军的时候他哭得一塌糊涂,他这一生脑子里想的就是中国的奥林匹克。”刘鸿图回忆说。(张逸飞、蔡拥军)

许海峰:把体育精神传承下去


  在1984年夏天的洛杉矶,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奥运赛场上射落金牌,至此,中国体育史树起了一座重要里程碑。
  如今已经退休的许海峰,仍对近40年前的那次奥运会记忆犹新。他说自己当时就是一头“初生牛犊”“没见过老虎的厉害”,那场比赛他是最后一个完赛的运动员,当裁判告知他去领奖时,他才知道自己拿了冠军,也没意识到自己拿下了“整个国家的第一块奥运金牌”。
  赛后,他逐渐感觉到这块金牌没那么简单。洛杉矶华侨的轮番庆祝,归国后的热烈欢迎,都让他感到受宠若惊。他听说刊载他夺冠消息的报纸都賣空了,顿时“头皮都麻了”。
  这枚奥运金牌来之不易。当年,国内的训练条件艰苦,许海峰接受专业射击训练的时间也不长。对于那段岁月,他说:“那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比较穷,我来自安徽,那就更穷了。当时整个省队只有两支进口枪,谁去比赛谁才能用,子弹也是,每个人都有定量。”
  省队的训练场冬天没有暖气,射击运动员又必须长时间把手露在外面,因此许海峰长了冻疮。后来,他入选国家队,带上伙食费和自己用的枪,来到北京。北京虽然更冷,但训练条件有所改善。冬天,训练场会有一个很大的火炉保证场地温度,他才不再受冻疮折磨。
  成为奥运明星后,许海峰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他能不能继续保持状态,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洛杉矶奥运会回来之后,全国锦标赛是他射击生涯中压力最大的一场比赛。他从美国回来就重新投入训练,踏踏实实练了几个月,最后取得的成绩比奥运会成绩还高出两环。那以后,许海峰在射击圈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退役后,他作为教练也屡有亮眼成绩:1996年的奥运冠军李对红和2000年的奥运冠军陶璐娜都是他的弟子;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作为射击队总教练,率队一举拼下4枚金牌。
  许海峰说,新一辈运动员最需要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他会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体育精神传承下去。(林德韧、赵建通)

苏炳添:体育需要固执的人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排名第六。此前的半决赛中,他以9秒83的成绩,位列小组第一进入决赛,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也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赛场之外的苏炳添,是一位并不特别醒目的小个子年轻人。
  当苏炳添还在中山市古镇初级中学读书时,一天放学后,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比赛谁能跳起来摸到篮球框,那时的苏炳添身高只有1.55米,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他很轻松地摸到了篮球框。于是在旁观战的杨永强教练将他招进了学校的田径队,让他每天放学后跟着做基础训练。
  2007年,袁国强成苏炳添的教练。袁国强看起来和苏炳添是同类型的运动员,他身高不到1.70米,却创造了中国男子百米电子计时的第一个全国纪录。袁国强说,苏炳添是看中了一件事就会认真去做的人。
  2015年,苏炳添在国际田径联赛尤金站跑出了9秒99的成绩。过去这个项目的“9秒区”一直被黑种人所占据,只有两位非黑种人的选手跑进过9秒区。苏炳添则是黄种人中的第一人。日本短跑名宿伊东浩司在1998年曼谷亚运会上跑出10秒整的纪录以来,黄种人花了17年,才跨过这道速度门槛。
  苏炳添越跑越快。在2018年国际田联马德里挑战赛男子百米决赛中,他以9秒91夺冠,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
  谈到对于体育的理解,苏炳添认为“体育需要固执的人”。他说:“曾经,全世界都说亚洲人破不了10秒,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很多东西你不去尝试,哪里知道结果呢?”(陈晓)

全红婵:极致刻苦是一种“武器”


  东京奥运会女子跳水项目中,中国“梦之队”刮起青春风暴。其中,只有14岁的中国代表团最年轻选手全红婵,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为中国队添得一金,书写了新的少年传奇。   相比一些年幼时就接受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全红婵在7岁前都没有接触过跳水,但她弹跳力好、爆发力强的天赋,被她的启蒙教练陈华明所发现。广东省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跳水教练陈华明表示,天才运动员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时候有心去选,不一定能选到,无心的时候反倒可能会进入眼里。
  父母都是农民,且母亲的身体并不是很好,清贫的家庭让全红婵从小就很懂事。当她知道跳水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跳出个名堂。在其他小队员都忍受不住训练的艰苦,选择偷懒甚至放弃时,全红婵总是默默加练的那一个。
  极致的刻苦,让全红婵仅仅经过4年的训练,就因表现出色被送到广东省跳水队。2020年10月,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首站比赛上,13岁的全红婵以领先亚军28分的明显优势脱颖而出。在一共三站的奥运选拔赛中,全红婵两度收获冠军,成功入选跳水“梦之队”,为自己赢得了东京奥运会的门票。
  与赛场上的冷静和沉稳相比,场下的全红婵还是那个只有14岁的少女模样。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自己以后多挣钱,给妈妈治病。
  实际上,这样优秀而可爱的00后新面孔,已经成为中国跳水的主力军。同届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选手,张家齐17岁,陈芋汐只有15岁,两人联手获得金牌,陈芋汐在个人赛中也收获了银牌。(央视新闻)

靳生有:健身改变“钢筋工”命运


  30多岁的靳生有是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村人,从小喜爱运动。2012年,考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他开启了健身之路。
  起初,靳生有自己摸索着练,于2014年接受系统性训练后,他成为了一名健身教练,主要负责搏击操、踏板操、单车等团体项目。
  “那时酒泉还没有私教的概念,收入也不高。”靳生有回忆,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300元,而房贷却要交2200元,为了生计,他选择去工地做钢筋工,但下班后仍坚持去健身房锻炼。甘肃省第三届健美锦标赛上,靳生有拿到70公斤级别健美第四名的成绩。
  2015年7月,靳生有来到北京,先后在什刹海体校、青藤私教健身工作室担任健身教练。如今,健身人群对教练专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靳生有也努力用科学的健身指导帮助会员完成健身目标,针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和饮食计划。为此,靳生有每年都要去专业机构参加培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
  早上7点,靳生有来到工作室给器械消毒。他平均每天要上八九节课,有时一整天都在工作室中度过。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每天锻炼一个半小时。
  “锻炼和不锻炼是有区别的,坚持健身的人普遍有自信,说话也铿锵有力。”对于靳生有来说,健身更是排解孤独的方式,工作不顺心,找不到人聊天的时候,训练就是他消除郁闷心情的最好方式。
  在靳生有看来,北京的全民健身环境很好,成为教练后,虽然健身时间减少了,但运动的兴趣增加了。“以前把健身当作工作,而现在是一份事业,是我的梦想。”靳生有坚定地说。(周怿)

陈盆滨:从小岛渔民到跑步明星


  如果不是偶然发现自己能连续做483个俯卧撑,陈盆滨或许会像祖祖辈辈那样,一直与大海为伴,以打渔为生。
  20多年前,台州玉环东南海面的一个名为鸡山的海岛上,举行了一场俯卧撑比赛。陈盆滨那天没有出海,也报了个名,并意外夺得第一。
  那一天,命运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从那开始,他回到岸上,开始探索各种运动项目。再后来,他专攻跑步,并逐步跑出海岛、跑向世界。他在各地参加极限马拉松赛,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极限跑者。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没有任何背景,机缘巧合之下,陈盆滨因为体育锻炼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迈向更广阔的世界,成了国际级跑步明星。他感慨,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本世纪初,国内还没掀起“跑步热”。他刚跑的那阵子,父亲问他,这样折腾,能当饭吃?能当买卖做?但这些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慢慢增强,健身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民间体育赛事井喷,人人都会的跑步也成了产业。
  2020年,陈盆滨拿到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体育科技公司工商执照,准备投身体育产业。“运动是好事,但我有点担心现在的马拉松热。据了解,目前十个跑步爱好者中至少有两个受过伤。跑步简单,但也是有技巧的,掌握了正确动作,可以避免受伤,也可以跑得更快。”陈盆滨创业的第一步计划是开跑步培训班,之后还会考虑运动器材的研发和生产。
  同时,身为浙江省人大代表,陈盆滨近些年的提案都和体育相关。有一段时间,他每周会去学校做三四天“兼职”体育老师,专门教孩子们跑步。陈盆滨心中有本账,孩子跑姿正确了,可以给身边人纠偏。等他们长大,还会教他们的下一代。
  (杨静、吴鹏)
其他文献
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灌输法必须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在其方法论和价值体系中体现出新的价值意蕴,以此推动灌输法的继承和创新。对精准灌输的实现路径进行探析,旨在为实现差异化的精准灌输提供借鉴,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会展专业是应用型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校企合作是高校会展专业与业界合作的常用模式,对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具有一定成效,但目前存在重数量而轻质量、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难以兼顾等问题,其原因有教学计划欠灵活、合作机制不健全等。基于教师、企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创新举措,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发展,是提升高校会展专业教育质量、满足会展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关键。
近些年我国有行政私法化的趋势,围绕民法典时代的行政诉讼私法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提出了行政诉讼私法化主要体现在行政主体的私法化、行政管理方式的私法化和行政诉讼及审判的私法化三个方面;二是分析了行政诉讼私法化的成因,即主体间性的需要、原则层面上的互通性、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及法律行为的交互性;三是就行政审判中如何适用民法规范的条件、适用民法规范的具体类型、适用民法规范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青铜编钟是周代礼乐文明的结晶,凝聚着周代的礼乐理念暨制度,是等级秩序的体现和表征,反映了姬周贵族及各诸侯国显贵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控制,周初制礼作乐是以礼乐的形式将权力分配结构及其所反映的等级和秩序固定下来,是权力、等级和秩序的量化、秩序化和制度化,巩固灭商和东征以来的稳定成果和姬周贵族及其联盟的既得利益,形成尊卑有序的稳定社会秩序,是周初稳定社会的一项基本国策.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分封制相结合,相辅相成,是周代社会和文化的基石,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周代历史与文明.青铜编钟及铭文从本质上折射了周代社会的权力基本
尽管老舍有着清晰的基督教履历,但质疑者始终存在。这种争议主要针对老舍作品中对“洋教”的讽刺态度以及浓厚的世俗味。然而通过资料证明和史实考证发现,老舍加入的是新教,新教本就注重世俗。他笔下的“洋教”未必是基督教,而他批判教徒中的败类是他“卫道”的表现。因此这些质疑不但不能否认老舍信教,相反可以作为老舍具有基督教思想的证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舍的教会活动和作品中的基督教信仰逐步弱化,转而变成对基督教中部分思想的青睐,而非对全部教义的信仰。老舍在后期的确逐步向“共产主义”信仰转移,这源于基督教和共产主义的相通
2019年7月26日,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公布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名单中,四川省兴文县90岁高龄退役军人陈国辅赫然在列.rn他,就是兴文县家喻户晓的“活雷锋”.1950年参军入伍
期刊
习近平利益观乃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之根、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之道。坚持用习近平利益观领航新时代前进的历史步伐,须从哲学境域的理性架构予以把握,借此建构理论通达现实之径。以揭示习近平利益观的交往理性为前提,其是在世情国情党情的现实写照、业已存在的利益观的理论关照、习近平个人丰赡的实践经验映照的有机统合中蕴蓄萌生的;以明晰习近平利益观的价值理性为核心,其是在工具尺度与价值尺度、价值多元与价值共识的高度聚合中构筑发展的;以探寻习近平利益观的实践理性为旨趣,其是在赓续坚守、科学运用、开拓创新的相互融合中落地生根的。
传世铜器农卣的时代属于西周中期前段的穆王世,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农卣的主人农之前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并不好,然而后来农不仅娶了伯■亲族的女儿,还有财力去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反映出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生活状况出现了巨大的改善.西周时期像农这样个人命运出现向好转变的情况,有的与时代背景有关,有的则是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功勋来实现的.而西周时期还有一些本来社会地位较高、生活状况良好的个人,因为种种原因,社会地位降低,生活状况变差.对于西周时期个人命运转变的研究为观察那个时代的社会流动情况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期刊
智慧课堂以“互联网+”为理念,整合大数据、云计算、云搜索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主体的认知能力,但要警惕大数据时代技术裹挟资本的现象,深思智慧课堂表象背后的算法、黑箱及数据资本的力量。智慧课堂折射出大数据时代生活场景中数据崇拜、技术崇拜的错误倾向,潜在的“主体危机”也开始浮现。唯有对该现象进行理性反思与批判,回归人文主义的立场,坚守教育初心,才能真正协调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实现价值主体的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