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现代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深圳市保障性居住小区梅山苑为案例,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与分析,借鉴国外的相关建设经验,针对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若干改善意见。
关键词: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
20世纪后半期是全球有史以来城市化最集中的时期,住房问题一直是很多国家共同面临的话题。其中,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几年,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住房建设的热点,政府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加大投资力度,住房建设逐渐开始规范化、标准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对居住小区户外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保障性住房的对象多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受经济条件限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此类人群活动范围较小,多以在居住的小区内活动为主,使得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尤为重要。另一个方面,由于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降低成本,重量轻质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区的户外环境设计手法简单粗糙,造成小区的使用人群对小区不能产生归属感,大片的所谓的公共空间被遗弃,小区失去了活力。
为此,本文展开对深圳市保障性居住小区典型案例梅山苑的户外环境调查研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针对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希望对我国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深圳市梅山苑小区项目调研
深圳市梅山苑小区项目是深圳市1997年所建的安置性保障住房,位于福田区下梅林梅山路,占地12万㎡,主要居住人群为深圳本地户籍的低收入居民。小区内建有30多栋多层建筑,周边配套完善,交通便利。2005年,梅山苑在住宅产业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融入了节能、节水、节材、绿色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的绿色节能理念。
1.1 道路及停车
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疏导居住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是居住小区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调研发现,梅山苑小区内道路组织不顺畅,经常堵塞,主要原因是小区的停车位数量不能满足小区内部停车的需求量。作为建成时间较长的保障性住房社区,最初在进行园内道路规划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停车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多住户目前已拥有私家车,而且车辆的保有数量还会持续上升。小区内建筑多为多层,没有配套设置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难以满足小区的停车需求,许多车辆只能占用小区的主要道路两侧、消防车道、篮球场和绿地,虽然梅山苑社区旁边的综合服务楼配有多层停车库可供住户停车,但由于其收费要比地面停车位贵很多,加之交通不便利,许多住户都不愿意停在那里,宁可占用小区内的公共道路空间。
1.2 公共空间及环境设计
公共空间应该以整体的环境意识进行设计创造,保证住户与其所处的空间环境配合默契。公共空间为居民的户外生活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自发性、必要性、社会性的活动就可能在那里自然而然地发生。
由于梅山苑居住小区当时的规划建设受土地、资金等条件限制,为追求较大的建筑面积,户外用于公共活动的环境空间设计很少。在小区园内中心位置有一个由几栋多层住宅楼围合而成的活动场地,这也是小区内唯一可供居民集中游玩、休憩的场所。调研期间发现确有不少居民在此活动,但场地上缺少休息的椅子,只有大片空旷的活动场地,功能分区不明确。想晒太阳的老人或者带孩子游玩的居民只能倚靠在大树下的石制花坛边。另外,居民也反映,傍晚广场音乐活动时段,活动中心周围的住宅居民常因噪音扰民而与活动人员多次发生纠纷。调研还发现,小区内还缺乏公共厕所、晾晒衣物空间、非机动车辆摆放设置等便民服务设施,小区内的垃圾桶设置无固定位置,卫生环境差,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也不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等。
1.3 绿化景观
住宅小区的绿化是为居民创造安静、卫生、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考虑绿化景观的使用、景观、经济功能。
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一方面由于低成本的开发思路,设计品质水平较低,绿地率低,种植植物种类单一;另外,因为规划时缺乏对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需求方面的了解,景观设计只停留在“环境即绿化,绿化即景观”的认识层面上,细部设计不够深入,只重视空间形式、规模及视觉感受等,往往采取集中绿地。小区绿化景观内的铺地也是根据几何形式与想象的方式进行铺设,没有考虑到人们行走路径易于通达的交通便利因素,形成一种设计浪费,影响小区的环境品质。
1.4 缺少无障碍设计
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典型的年龄分层明显,很多在深圳居住的老人都是来帮子女照看孩子的。梅山苑小区中的老年人多属于这种群体,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的住房及周围的环境中度过的,调研的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中户外环境活动空间缺少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考虑,很多老人住户的买菜车、推着孩子的婴儿车在路面有高差的地方,无法正常推行的事情时常发生。
2 中国香港、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户外环境设计的成熟经验
在保障性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方面,中国香港、新加坡有很多成功的建设经验,对于改善我国保障性居住区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专业的对比与学习,可以探索适合我国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的成功之路。
香港可谓东南亚乃至世界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与深圳毗邻,弹丸之地拥有世界第三的人口密度,在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方面创造了成功的案例,为居民提供了人性化的室内外空间的香港公屋广受赞誉。香港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实行公屋制度,经过60多年的探索发展,在各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香港公屋设计遵循寸土寸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公屋所有的空间都垂直叠加,集住宅、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休闲中心等功能于一体。公屋大多在30层以上,其底部的裙房具有商业、交通、娱乐功能;裙房屋顶多设计成类似天台花园的邻里交往空间,结合地形创造的小型园林可以调节微气候,同时附置各种功能性的景观小品和体育活动设施。局部架空是香港公屋整体建筑的最底层常常采用的形式,围合起来的部分设置幼儿园、养老院、超市等辅助用房,架空部分则成为交通或活动空间,有着很高的使用效率。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被称作组屋,新加坡全国80%以上人口的居住问题都是通过主屋解决的,因结合良好的绿化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花园城市”的概念是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随着城市的不断成熟发展,要建设“花园中的城市”是整个新加坡提出的新口号,创造一个集生活、工作与休闲于花园中的城市国家。立体绿化是新加坡造景中的最独特手法,将横向的绿化的应用范围推广到纵向视角,可用在墙体、围栏、屋顶、道桥等处。组屋内的小区主要是通过建设屋顶花园来实现立体绿化,使居住在高层的居民不必到组屋底层也能感受绿化环境。连廊系统设计也是新加坡组屋室外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根据居民的出行布置连廊体系,保证邻里间的楼宇与附近公交车站的候车亭顺畅联系,居民在雷雨天气可以正常出行,在艳阳高照的天气下又成为人们喜爱的遮阳通道。组屋小区内的步行道设计很少使用踏步,在有高差的地方通常会设置坡道。
3 借鉴与启发
保障性居住小区的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部分,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追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因此,保障性居住小区的室外环境设计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综合人工要素、自然环境要素、空间要素,真正做到景为人所用的开放活动空间,为小区住户提供和谐交融的理想场所,令整个生活社区温馨而有活力。针对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出现的问题,汲取香港公屋和新加坡组屋在低收入住房建设中的成熟经验,提出一些关于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的建议。
3.1 高容积率低密度的开发模式
高层住宅的单位成本相对多层及小高层最低,同时,高层住宅带来了城市居住人口的集中,而集中的居住模式有利于集约化布置停车场,提高其使用效率。建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下停车场,方便住户停车。另外,可采取地面停车空间与休闲空间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每两三个地面停车位之间以绿化隔离,这种做法可以满足绿化要求的前提下对车主停车及寻找车位提供方便,并且在停车位空缺状态下也能形成住户聊天、休闲活动的空间。对于小区内的运动场地,可提供夜间限时停车服务,分时段开放,以缓解住户夜晚回家太晚,无处停车的问题。
3.2 争取更大的户外活动场地,空间设计注重人性化、功能可变性
底层架空有利于户外环境的改善和外部空间的塑造。同时,架空底层有利于楼栋住户的空气流通,改善住区内整体小气候环境,方便居住小区视觉景观的组织,提高住区内视野空间等有利因素。根据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可将住宅建筑底部架空部分分区域改为公共厕所、会所健身、停放非机动车辆、会所活动室等既具有遮阳避雨功能又可交往、活动的休闲场所。
除了建筑底层架空,易于接近的、具有良好通达性的屋面公共场所也可以充分利用,将屋顶平台进行环境绿化,拓展为活动场地。这种向高空间争取发展绿地的方法,使城市土地得到多层次、立体的复合利用。在香港公屋、新加坡组屋等公共住房中,屋顶平台作为活动场地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几乎已经成为惯例。屋面空间也可以作为晾晒衣物与食品的最佳场所,既能得到充足的日晒,还可以保障住户使用的安全性,对避免破坏小区底层环境的整体性也有益处。
对于休闲空间设计,场地与交通干道的分割可以使用树木、矮墙等进行隔离。明确空间的功能在于为不同居民休憩、娱乐、健身、集会等需求提供活动场所,深入研究不同人群的活动特点,合理规划不同活动区域,配置必要的活动设施。动态活动区地面铺装尽可能平坦、防滑、无障碍,可以进行球类、舞蹈等活动,为了防止噪音污染,可种植高大乔木以及连廊控制声音的传播;静态活动区应采用软铺装地面,以草地为主,位于较安静区域,有优美的景观朝向。考虑适当的阳光和阴影设置座椅,配合树荫、遮阳设施等,供人们在此进行观望、晒太阳、聊天及其他娱乐活动。针对人的心理来改善设施的设置,将居民引入小区公共空间,为丰富人们的交往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活动场地既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受过多的干扰,还要和儿童活动区有方便的联系和视觉上的通透,使老年人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形成一个互补式的整体,便于独自活动又相互娱乐、相互照顾。
居住小区的休闲广场应交通便利,位于住区的中心位置,广场内不应设置过多的固定设施,功能除了承接居民的运动需求,也可满足住区内定期组织的社区活动与讯息宣传、商业售卖活动。
3.3 提高绿地的实用性
居住小区的绿地,不仅是公共绿地,还包括宅间绿地、道路绿地等,小区内各种绿地都有其自身特有的无法取代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而任何一种绿地的不足,都将使局部绿化环境恶化,从而影响整个小区绿化环境质量。要做到“步移景异、抬头见绿、推窗见花”,只有均衡地考虑各种绿地比例,科学地规划组织,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美的环境。
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种植可考虑采用草本、藤本、灌木、乔木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植物季相和色彩变化,适当增加水体面积,减少单一种类、纯草坪大面积集中布局模式。绿地铺设应尊重基地与周边交通的现状,可以通过适当的植物栽培来限定与划分空间。建议多采用本土植物,考虑植物的季节性与多样性,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积极利用场地进行综合立体绿化,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色生物量和绿化覆盖率,扩大居住小区多位的自然因素,提高整体绿化质量。道路绿地的铺设要保证合理引导住户方便、安全到达住区,不要设置过多转折,造成交通障碍。同时也不要过于接近建筑,影响住户的休息。
3.4 “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
住户在居住小区内的大部分活动都是通过步行来完成的,所以住区步行道路设计的好坏与住户生活息息相关。在遇到追求美观和追求无障碍设计相违背的情况下,应该着重以人性化的原则考虑无障碍设计。例如,错落有致的地面景观虽然非常美观,对于普通人也构不成行走的威胁,但是这对于生理弱势群体却存在潜在的危险,所以应该避免这样的景观设计。小区内步行道路系统的铺设应合理化,保证路面平坦、稳妥,不宜采用卵石铺装。同时还要注意路面铺筑要防滑,符合人体行走的工程学;竖向变化不宜过大,且应避免台阶;道路及各出入口有高差处应设置平缓坡道。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应设置多重的防护栏、警告标志及照明设施。厕所、座椅、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使用,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可建立小区遮盖步行道体系,整合底层架空空间,避免车行系统对步行的交叉干扰。只有从人的需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重视实用性的同时,兼顾观赏性和经济性,才能真正提高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优美、舒适、安宁的理想居住环境。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住居的热点话题,在有限的土地划拨面积上,积极改善居住小区内户外环境,集约用地将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保障性居住小区并不意味着标准降低、档次降低,虽然户外环境设计会受到容积率、经济因素等条件的影响,但是通过设计部门的努力,还是可以为居住者设计出良好的户外环境。扬盖尔(Jan Gehl)曾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出一个观点,即“尽管物质环境的构成对社会交往的质量、内容和强度没有直接影响,但规划人员能影响人们相遇以及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机遇。”由此可见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对提高居住区活力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建设部门也要不断向更高的建设理念攀登,既要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环境要素,又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多层次的需求,创造出健康舒适、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
参考文献:
[1]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朱建达.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与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家麒.香港住房的室外环境[J].中国园林,1997.
[4] 汪利娜.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变及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9.
[5] 郭兰.日常生活视角下的住区外部公共空间[J].南方建筑,2013.
[6] 刘赞玉.新加坡组屋居住环境设计分析[J].中国园林,2014.
[7] 李雨晴.浅谈无障碍设计在城市人文景观项目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5.
作者简介:何锐(1977—),女,广东深圳人,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关键词: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
20世纪后半期是全球有史以来城市化最集中的时期,住房问题一直是很多国家共同面临的话题。其中,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几年,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住房建设的热点,政府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加大投资力度,住房建设逐渐开始规范化、标准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对居住小区户外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保障性住房的对象多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受经济条件限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此类人群活动范围较小,多以在居住的小区内活动为主,使得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尤为重要。另一个方面,由于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降低成本,重量轻质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区的户外环境设计手法简单粗糙,造成小区的使用人群对小区不能产生归属感,大片的所谓的公共空间被遗弃,小区失去了活力。
为此,本文展开对深圳市保障性居住小区典型案例梅山苑的户外环境调查研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针对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希望对我国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深圳市梅山苑小区项目调研
深圳市梅山苑小区项目是深圳市1997年所建的安置性保障住房,位于福田区下梅林梅山路,占地12万㎡,主要居住人群为深圳本地户籍的低收入居民。小区内建有30多栋多层建筑,周边配套完善,交通便利。2005年,梅山苑在住宅产业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融入了节能、节水、节材、绿色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的绿色节能理念。
1.1 道路及停车
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疏导居住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是居住小区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调研发现,梅山苑小区内道路组织不顺畅,经常堵塞,主要原因是小区的停车位数量不能满足小区内部停车的需求量。作为建成时间较长的保障性住房社区,最初在进行园内道路规划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停车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多住户目前已拥有私家车,而且车辆的保有数量还会持续上升。小区内建筑多为多层,没有配套设置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难以满足小区的停车需求,许多车辆只能占用小区的主要道路两侧、消防车道、篮球场和绿地,虽然梅山苑社区旁边的综合服务楼配有多层停车库可供住户停车,但由于其收费要比地面停车位贵很多,加之交通不便利,许多住户都不愿意停在那里,宁可占用小区内的公共道路空间。
1.2 公共空间及环境设计
公共空间应该以整体的环境意识进行设计创造,保证住户与其所处的空间环境配合默契。公共空间为居民的户外生活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自发性、必要性、社会性的活动就可能在那里自然而然地发生。
由于梅山苑居住小区当时的规划建设受土地、资金等条件限制,为追求较大的建筑面积,户外用于公共活动的环境空间设计很少。在小区园内中心位置有一个由几栋多层住宅楼围合而成的活动场地,这也是小区内唯一可供居民集中游玩、休憩的场所。调研期间发现确有不少居民在此活动,但场地上缺少休息的椅子,只有大片空旷的活动场地,功能分区不明确。想晒太阳的老人或者带孩子游玩的居民只能倚靠在大树下的石制花坛边。另外,居民也反映,傍晚广场音乐活动时段,活动中心周围的住宅居民常因噪音扰民而与活动人员多次发生纠纷。调研还发现,小区内还缺乏公共厕所、晾晒衣物空间、非机动车辆摆放设置等便民服务设施,小区内的垃圾桶设置无固定位置,卫生环境差,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也不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等。
1.3 绿化景观
住宅小区的绿化是为居民创造安静、卫生、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考虑绿化景观的使用、景观、经济功能。
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一方面由于低成本的开发思路,设计品质水平较低,绿地率低,种植植物种类单一;另外,因为规划时缺乏对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需求方面的了解,景观设计只停留在“环境即绿化,绿化即景观”的认识层面上,细部设计不够深入,只重视空间形式、规模及视觉感受等,往往采取集中绿地。小区绿化景观内的铺地也是根据几何形式与想象的方式进行铺设,没有考虑到人们行走路径易于通达的交通便利因素,形成一种设计浪费,影响小区的环境品质。
1.4 缺少无障碍设计
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典型的年龄分层明显,很多在深圳居住的老人都是来帮子女照看孩子的。梅山苑小区中的老年人多属于这种群体,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的住房及周围的环境中度过的,调研的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中户外环境活动空间缺少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考虑,很多老人住户的买菜车、推着孩子的婴儿车在路面有高差的地方,无法正常推行的事情时常发生。
2 中国香港、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户外环境设计的成熟经验
在保障性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方面,中国香港、新加坡有很多成功的建设经验,对于改善我国保障性居住区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专业的对比与学习,可以探索适合我国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的成功之路。
香港可谓东南亚乃至世界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与深圳毗邻,弹丸之地拥有世界第三的人口密度,在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方面创造了成功的案例,为居民提供了人性化的室内外空间的香港公屋广受赞誉。香港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实行公屋制度,经过60多年的探索发展,在各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香港公屋设计遵循寸土寸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公屋所有的空间都垂直叠加,集住宅、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休闲中心等功能于一体。公屋大多在30层以上,其底部的裙房具有商业、交通、娱乐功能;裙房屋顶多设计成类似天台花园的邻里交往空间,结合地形创造的小型园林可以调节微气候,同时附置各种功能性的景观小品和体育活动设施。局部架空是香港公屋整体建筑的最底层常常采用的形式,围合起来的部分设置幼儿园、养老院、超市等辅助用房,架空部分则成为交通或活动空间,有着很高的使用效率。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被称作组屋,新加坡全国80%以上人口的居住问题都是通过主屋解决的,因结合良好的绿化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花园城市”的概念是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随着城市的不断成熟发展,要建设“花园中的城市”是整个新加坡提出的新口号,创造一个集生活、工作与休闲于花园中的城市国家。立体绿化是新加坡造景中的最独特手法,将横向的绿化的应用范围推广到纵向视角,可用在墙体、围栏、屋顶、道桥等处。组屋内的小区主要是通过建设屋顶花园来实现立体绿化,使居住在高层的居民不必到组屋底层也能感受绿化环境。连廊系统设计也是新加坡组屋室外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根据居民的出行布置连廊体系,保证邻里间的楼宇与附近公交车站的候车亭顺畅联系,居民在雷雨天气可以正常出行,在艳阳高照的天气下又成为人们喜爱的遮阳通道。组屋小区内的步行道设计很少使用踏步,在有高差的地方通常会设置坡道。
3 借鉴与启发
保障性居住小区的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部分,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追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因此,保障性居住小区的室外环境设计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综合人工要素、自然环境要素、空间要素,真正做到景为人所用的开放活动空间,为小区住户提供和谐交融的理想场所,令整个生活社区温馨而有活力。针对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出现的问题,汲取香港公屋和新加坡组屋在低收入住房建设中的成熟经验,提出一些关于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的建议。
3.1 高容积率低密度的开发模式
高层住宅的单位成本相对多层及小高层最低,同时,高层住宅带来了城市居住人口的集中,而集中的居住模式有利于集约化布置停车场,提高其使用效率。建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下停车场,方便住户停车。另外,可采取地面停车空间与休闲空间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每两三个地面停车位之间以绿化隔离,这种做法可以满足绿化要求的前提下对车主停车及寻找车位提供方便,并且在停车位空缺状态下也能形成住户聊天、休闲活动的空间。对于小区内的运动场地,可提供夜间限时停车服务,分时段开放,以缓解住户夜晚回家太晚,无处停车的问题。
3.2 争取更大的户外活动场地,空间设计注重人性化、功能可变性
底层架空有利于户外环境的改善和外部空间的塑造。同时,架空底层有利于楼栋住户的空气流通,改善住区内整体小气候环境,方便居住小区视觉景观的组织,提高住区内视野空间等有利因素。根据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可将住宅建筑底部架空部分分区域改为公共厕所、会所健身、停放非机动车辆、会所活动室等既具有遮阳避雨功能又可交往、活动的休闲场所。
除了建筑底层架空,易于接近的、具有良好通达性的屋面公共场所也可以充分利用,将屋顶平台进行环境绿化,拓展为活动场地。这种向高空间争取发展绿地的方法,使城市土地得到多层次、立体的复合利用。在香港公屋、新加坡组屋等公共住房中,屋顶平台作为活动场地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几乎已经成为惯例。屋面空间也可以作为晾晒衣物与食品的最佳场所,既能得到充足的日晒,还可以保障住户使用的安全性,对避免破坏小区底层环境的整体性也有益处。
对于休闲空间设计,场地与交通干道的分割可以使用树木、矮墙等进行隔离。明确空间的功能在于为不同居民休憩、娱乐、健身、集会等需求提供活动场所,深入研究不同人群的活动特点,合理规划不同活动区域,配置必要的活动设施。动态活动区地面铺装尽可能平坦、防滑、无障碍,可以进行球类、舞蹈等活动,为了防止噪音污染,可种植高大乔木以及连廊控制声音的传播;静态活动区应采用软铺装地面,以草地为主,位于较安静区域,有优美的景观朝向。考虑适当的阳光和阴影设置座椅,配合树荫、遮阳设施等,供人们在此进行观望、晒太阳、聊天及其他娱乐活动。针对人的心理来改善设施的设置,将居民引入小区公共空间,为丰富人们的交往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活动场地既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受过多的干扰,还要和儿童活动区有方便的联系和视觉上的通透,使老年人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形成一个互补式的整体,便于独自活动又相互娱乐、相互照顾。
居住小区的休闲广场应交通便利,位于住区的中心位置,广场内不应设置过多的固定设施,功能除了承接居民的运动需求,也可满足住区内定期组织的社区活动与讯息宣传、商业售卖活动。
3.3 提高绿地的实用性
居住小区的绿地,不仅是公共绿地,还包括宅间绿地、道路绿地等,小区内各种绿地都有其自身特有的无法取代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而任何一种绿地的不足,都将使局部绿化环境恶化,从而影响整个小区绿化环境质量。要做到“步移景异、抬头见绿、推窗见花”,只有均衡地考虑各种绿地比例,科学地规划组织,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美的环境。
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种植可考虑采用草本、藤本、灌木、乔木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植物季相和色彩变化,适当增加水体面积,减少单一种类、纯草坪大面积集中布局模式。绿地铺设应尊重基地与周边交通的现状,可以通过适当的植物栽培来限定与划分空间。建议多采用本土植物,考虑植物的季节性与多样性,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积极利用场地进行综合立体绿化,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色生物量和绿化覆盖率,扩大居住小区多位的自然因素,提高整体绿化质量。道路绿地的铺设要保证合理引导住户方便、安全到达住区,不要设置过多转折,造成交通障碍。同时也不要过于接近建筑,影响住户的休息。
3.4 “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
住户在居住小区内的大部分活动都是通过步行来完成的,所以住区步行道路设计的好坏与住户生活息息相关。在遇到追求美观和追求无障碍设计相违背的情况下,应该着重以人性化的原则考虑无障碍设计。例如,错落有致的地面景观虽然非常美观,对于普通人也构不成行走的威胁,但是这对于生理弱势群体却存在潜在的危险,所以应该避免这样的景观设计。小区内步行道路系统的铺设应合理化,保证路面平坦、稳妥,不宜采用卵石铺装。同时还要注意路面铺筑要防滑,符合人体行走的工程学;竖向变化不宜过大,且应避免台阶;道路及各出入口有高差处应设置平缓坡道。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应设置多重的防护栏、警告标志及照明设施。厕所、座椅、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使用,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可建立小区遮盖步行道体系,整合底层架空空间,避免车行系统对步行的交叉干扰。只有从人的需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重视实用性的同时,兼顾观赏性和经济性,才能真正提高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优美、舒适、安宁的理想居住环境。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住居的热点话题,在有限的土地划拨面积上,积极改善居住小区内户外环境,集约用地将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保障性居住小区并不意味着标准降低、档次降低,虽然户外环境设计会受到容积率、经济因素等条件的影响,但是通过设计部门的努力,还是可以为居住者设计出良好的户外环境。扬盖尔(Jan Gehl)曾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出一个观点,即“尽管物质环境的构成对社会交往的质量、内容和强度没有直接影响,但规划人员能影响人们相遇以及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机遇。”由此可见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对提高居住区活力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建设部门也要不断向更高的建设理念攀登,既要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环境要素,又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多层次的需求,创造出健康舒适、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
参考文献:
[1]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朱建达.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与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家麒.香港住房的室外环境[J].中国园林,1997.
[4] 汪利娜.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变及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9.
[5] 郭兰.日常生活视角下的住区外部公共空间[J].南方建筑,2013.
[6] 刘赞玉.新加坡组屋居住环境设计分析[J].中国园林,2014.
[7] 李雨晴.浅谈无障碍设计在城市人文景观项目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5.
作者简介:何锐(1977—),女,广东深圳人,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