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巨大变化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高等院校教学现状着手,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学管理的几个因素,提出了以人为本,实施教学管理创新的几点作法。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人本管理;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创新;
教学管理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是连接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纽带和桥梁,它是高等院校各项管理的中心环节。目前,我国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这一管理主题,但大多数高校的实施仅局限于局部的调整和个别环节的修正,教学管理未能取得全面性、突破性的进展。在此形势下,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深层交地研究、探索、创新教学管理,以适应高校教育改革新形势的需要。
一、 高校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必要性
人本管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符合学校内部管理规律,也适合教师群体特点,教师作为社会上一种特殊群体,学历较高,自尊心较强,可以雨,教师的受尊重程度决定着其积极性、主动睡的发挥程度,而教师的劳动质量取决于教师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程度 。在学校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为指导思想来进行管理。因此,学校只有实行人本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以学生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师生变成了学校的主人,管理者重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师明确个人的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责任心、自豪感和使命感 。
二、 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 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
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基本文件不够健全和完善,岗位职责不够明确,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定时考虑不全面,在实施过程中搀杂了一些人为因素,规章制度没有起到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许多高校在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地方。
(二) 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够灵活和先进
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出现偏差,将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学校对教学投入不足,致使很多高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较低,而近几年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和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强度也在不断加大,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和简单的自动化管理已无法适应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体现在教务管理和教学管理上则更加突出。
(三) 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于教学管理的需要
教学管理的理念决定教学管理的水平,某些教学管理人员缺少系统的高校教学管理知识,对教学管理规律的研究不深入,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思考,致使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于高校改革和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学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落后的教学管理理念成为制约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人为本”这一主题在思想上没有得到真正意义的体现。
(四) 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人员的学缘结构、职称、学历、年龄等方面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教学管理人员不需太高学历,简单的上传下达一般人都能做到,,而忽视了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只有那些搞不了科研,在业务上没有多大作为的人员才会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学历结构偏低、人员数量不足,教学管理人员缺少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理论水平偏低、管理理念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三、 高校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创新
(一)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学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教育竞争的加剧,无论是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运行管理还是教学质量监控等,其现代代、专业化程度都会越来越高。因此,推进教学管理创新,必须大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具有现代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新的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外出调研和学习;使他们熟练掌握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决策、创新的基本职能,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强能力、有创新意识的教学管理队伍。
(二)严格规范地实施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以后,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地执行,特别要倡导和强调“从严治教”的方针,规范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三方面的行为:一是规范教师的行为,严格控制社会兼职和校外活动,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并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是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行为,明确岗位职责,促使教学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加强考核、评估与奖惩,强化常规教学检查与监督,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能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性的管理办法。三是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进行考试改革,创新考试模式,突出实践技能,鼓励教师探索具有特色的考试方式。特别是要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学生参与诚信考风活动,进一步扩大无人监考的诚信考风班的建设范围。
(三)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管理现代化其内涵从狭义上讲,通常是指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实行学分制后,按照原有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教学安排、考试编排、乃至成绩录入等工作量是以前的几倍。完善基于校园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在学生的排课、选课、考试编排、成绩管理、精品课程、特色品牌专业等完全实行网上管理,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学管理现代化实施的具体过程,是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部分。建立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平台为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提供可能,能显著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现代教学管理中,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依法办学,更多地考虑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是否先进等,通过改革和推进学分制,逐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学督导组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对教学质量实行科学有效地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范而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实行更加灵活而有效的目标管理。
(五)教学管理观念的创新
教学管理的现代化首先应该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作为一个教学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应注意加强对教学管理规律的探究,它是在教学管理上能否取得突破性成绩的重要基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创新都是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为依托而健康发展的。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懂得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掌握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充分利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努力提高知识水平,改变旧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教学管理信息技术,成为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从而达到创新教学管理的目标,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蔡青.论高教教学管理的现代化[J].中州大学学报,2002.
[2]王平祥.以创新精神推进教学管理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人本管理;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创新;
教学管理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是连接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纽带和桥梁,它是高等院校各项管理的中心环节。目前,我国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这一管理主题,但大多数高校的实施仅局限于局部的调整和个别环节的修正,教学管理未能取得全面性、突破性的进展。在此形势下,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深层交地研究、探索、创新教学管理,以适应高校教育改革新形势的需要。
一、 高校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必要性
人本管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符合学校内部管理规律,也适合教师群体特点,教师作为社会上一种特殊群体,学历较高,自尊心较强,可以雨,教师的受尊重程度决定着其积极性、主动睡的发挥程度,而教师的劳动质量取决于教师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程度 。在学校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为指导思想来进行管理。因此,学校只有实行人本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以学生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师生变成了学校的主人,管理者重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师明确个人的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责任心、自豪感和使命感 。
二、 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 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
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基本文件不够健全和完善,岗位职责不够明确,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定时考虑不全面,在实施过程中搀杂了一些人为因素,规章制度没有起到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许多高校在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地方。
(二) 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够灵活和先进
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出现偏差,将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学校对教学投入不足,致使很多高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较低,而近几年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和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强度也在不断加大,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和简单的自动化管理已无法适应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体现在教务管理和教学管理上则更加突出。
(三) 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于教学管理的需要
教学管理的理念决定教学管理的水平,某些教学管理人员缺少系统的高校教学管理知识,对教学管理规律的研究不深入,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思考,致使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于高校改革和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学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落后的教学管理理念成为制约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人为本”这一主题在思想上没有得到真正意义的体现。
(四) 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人员的学缘结构、职称、学历、年龄等方面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教学管理人员不需太高学历,简单的上传下达一般人都能做到,,而忽视了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只有那些搞不了科研,在业务上没有多大作为的人员才会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学历结构偏低、人员数量不足,教学管理人员缺少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理论水平偏低、管理理念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三、 高校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创新
(一)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学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教育竞争的加剧,无论是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运行管理还是教学质量监控等,其现代代、专业化程度都会越来越高。因此,推进教学管理创新,必须大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具有现代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新的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外出调研和学习;使他们熟练掌握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决策、创新的基本职能,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强能力、有创新意识的教学管理队伍。
(二)严格规范地实施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以后,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地执行,特别要倡导和强调“从严治教”的方针,规范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三方面的行为:一是规范教师的行为,严格控制社会兼职和校外活动,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并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是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行为,明确岗位职责,促使教学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加强考核、评估与奖惩,强化常规教学检查与监督,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能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性的管理办法。三是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进行考试改革,创新考试模式,突出实践技能,鼓励教师探索具有特色的考试方式。特别是要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学生参与诚信考风活动,进一步扩大无人监考的诚信考风班的建设范围。
(三)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管理现代化其内涵从狭义上讲,通常是指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实行学分制后,按照原有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教学安排、考试编排、乃至成绩录入等工作量是以前的几倍。完善基于校园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在学生的排课、选课、考试编排、成绩管理、精品课程、特色品牌专业等完全实行网上管理,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学管理现代化实施的具体过程,是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部分。建立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平台为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提供可能,能显著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现代教学管理中,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依法办学,更多地考虑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是否先进等,通过改革和推进学分制,逐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学督导组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对教学质量实行科学有效地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范而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实行更加灵活而有效的目标管理。
(五)教学管理观念的创新
教学管理的现代化首先应该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作为一个教学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应注意加强对教学管理规律的探究,它是在教学管理上能否取得突破性成绩的重要基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创新都是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为依托而健康发展的。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懂得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掌握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充分利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努力提高知识水平,改变旧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教学管理信息技术,成为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从而达到创新教学管理的目标,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蔡青.论高教教学管理的现代化[J].中州大学学报,2002.
[2]王平祥.以创新精神推进教学管理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