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在线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文章正是基于2020年这个特殊的时期,结合教育同行的网络教学实践案例,就“拿来的微课”教学方面提出自己见解:导入微课,宜目标明确;暂停微课,宜同思同练;总结微课,宜精准升华。建议教育同行对优秀微课不宜一味地“拿来就用”,更不宜“全盘照用”,对专家与名师,既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又不宜盲目崇拜,要“创造教育”,做到教学心中有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教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
在疫情期间,广州市内的小学教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发挥了在特殊时期网络教学的作用。经过线上教学实践和调研,笔者发现网络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信息素养、课程开发能力、网络教学经验、组织管理经验等方面水平参差;线上教学内容缺乏组织规划,质量良莠不齐,学科属性不鲜明不突出;小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在面对纷繁的线上学习时,难以有序地参与线上学习;家长对线上教学的认识、家庭线上学习的硬件设施以及家长的辅导能力等因素均存在极大的差异,直接影响线上教育的有效发挥。
笔者在观摩了不少在线教学“直播”课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好拿来的微课”这个问题。“拿来的微课”,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其他教师录制的微课。“互联网 教育”使教师从各种网络平台上获取优秀的教学资源变得更为便利。然而,教师使用“拿来的微课”进行教学的时候,如何真正发挥好优秀微课的最大作用呢?下面,笔者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导入微课。宜目标明确
直播课堂将上课时间压缩为20分钟,使得教师不能像平时在学校上课那样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正如教研员冼著贤老师所说:“20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应基于学生落实教学目标的基础与困难,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讲解方法,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简单的文本内容的传递。根据学情,可以适当地放慢脚步,也可以留到返校学习解决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传递出正确的教学主张:强调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学习能力;强调统编教材的基本理念;等等,这些都要基于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选用微课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微课,在开篇上课的时候,才知道如何设计开场白导入自己所选择的微课。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在导入微课的时候,总是会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所要努力实现的学习目标。如我校某教师在执教《一天的垃圾》的时候,在引导学生了解完垃圾分类的标准之后,才以设疑的方式导入由小学科学网资源建设团队张忠华老师执教的微课:有一个同学,对自己家的垃圾进行了分类,这位同学是怎样做的?下面我们通过观看微课来了解,学习这位同学给垃圾统计、分类的方法。可见该教师导入微课的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学生观看微课,也是有方向的,是带着目标任务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相信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笔者在后续的听课中也确实感受到了学生有质量的发言反馈。
可见,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导入微课教学,教师首先在备课的时候要弄明白导入微课的用意,微课可以为解决哪些教学目标服务。只有做到课前定目标,选择有目标,实施见目标,把微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与自己所教授课的教学目标吻合起来,在清晰目标指引下导入微课学习,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暂停微课。宜同思同练
在进行在线直播教学的过程中,能否实现“暂停微课”呢?在开始尝试用“企业微信”平台进行直播教学的时候,我校的教师就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研讨。通过摸索,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导入的微课是可以通过上课教师的操作,实现“暂停”的,在技术上来说,这不是不能攻克的难关。
为什么要暂停导入的微课?暂停微课有什么好处呢?笔者分享自己的一点切身感受:笔者第一次听一位教师直播教学古诗的时候,看到微课全程播放,中途一直没有暂停。听课过程中,笔者不住嘀咕:“这里能给我们的孩子展示一下朗读就好了。”“这里能听听我们的孩子有什么看法就好了。”笔者的紧张源于笔者希望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而不是仅仅观摩别人上课,感觉自己不是学习的主人,而是旁观者。
带着困惑,笔者第二次观摩直播课,参与了一节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直播教学。该教师上课的课题是《我们的好朋友》。该教师在上课时实现全程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暂停微课,让自己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如观看微课中的学生演绎了教材故事《考试》后,教师让学生说说故事中的主人公谁做得对?为什么考试期间不能帮好朋友?学生通过“申请发言”获得发表看法的机会,教师和学生之间就是通过这样有效的互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这节课上导入的微课,没有喧宾夺主,而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可见,在导入微课教学中适时暂停微课很有必要。因为这样暂停,让学生如同微课中的学生一样有了平等的机会,如同是坐在同一教室里的同学,大家同思同练,都可以畅所欲言,彼此相互讨论学习。此外,对于部分微课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的错漏,教师可以在观微课的过程中及时暂停引导学生分辨出来,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总结微课,宜精准升华
对导入的微课进行总结,是考验教师教学技艺的一道专业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导入的微课进行总结。不能微课播放完了,教师只说“微课结束了,同学们下课吧”。这样总结导入的微课,让微课价值大打折扣。
笔者观摩某语文教师执教《寒食》一课在线教学。课中,教师导人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申老师录制的微课。导入的微课播放结束后,教师这样说:“同学们,这节微课,老师的教学与我们平时的学习不同,老师没有解释诗句,而是介绍了与寒食节相关的一些知识。”教师接着布置作业让学生学好《寒食》一诗的有关生字词,并理解好诗意,然后就下课了。筆者很是着急,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微课中申老师的用意。
在笔者看来,申老师的这节微课不仅引导学生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歌遣词造句的精妙,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春和景明、一片繁华的太平盛世景象。申老师用“这首诗仅仅是写寒食节吗?”这个问题拓宽了学习的广度,挖掘了学习的深度,增强了学习的厚度。为了让学生理解好这个问题,申老师补充了“画中长安”和“诗中长安”资料,还插入视频讲述寒食节来历的故事。这样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的教学,让观课的笔者深深折服于申老师备课的深入和教学设计的精当。而极为可惜的是,导入申老师微课的教师似乎没有看懂申老师的课?在笔者看来,在微课播放结束的这个时候,是升华课堂的绝好机会,这位教师即使不能充分肯定申老师的教学之妙,也该让六年级的学生明白学习古诗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诗意理解这个浅层次上,更不能只是会读写诗中的生字词,要鼓励学生从更高的目标上有所追求与探索。
为此,真诚想与教育同行共勉:总结微课,宜精准升华。精准,在导入微课前,首先要以看懂微课中教师的课为前提,在上课之前的备课环节,教师首先要认真看微课,甚至可能不止看一遍。正如笔者前面提到的要把微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与自己所教授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让微课为自己执教的课堂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知道如何总结微课,如何精准升华微课以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探知欲望。如果课堂教学时间确实不够,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这个方式来升华课堂、延伸课堂,如《寒食》这一课的教学,作业布置就不仅局限于弄懂生字词和诗意,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听微课后的收获,或者指出预习下一首古诗《迢迢牵牛星》时如何学习微课中的方法,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领自己更深入地学习古诗。这样,学生会逐步养成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从而向更高目标迈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何渠道获取的优秀微课,都要切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把握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整合好各类学习资源,制作相关的课件,以解决本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不宜一味地“拿来就用”,更不宜“全盘照用”。在“拿来微课”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教育”,哪个环节值得借鉴推送哪位教师的微课,哪里要进行适当的补充,甚至于哪里要纠正错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控有限的20分钟线上教学时间,以实现单位时间里最大化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教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
在疫情期间,广州市内的小学教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发挥了在特殊时期网络教学的作用。经过线上教学实践和调研,笔者发现网络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信息素养、课程开发能力、网络教学经验、组织管理经验等方面水平参差;线上教学内容缺乏组织规划,质量良莠不齐,学科属性不鲜明不突出;小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在面对纷繁的线上学习时,难以有序地参与线上学习;家长对线上教学的认识、家庭线上学习的硬件设施以及家长的辅导能力等因素均存在极大的差异,直接影响线上教育的有效发挥。
笔者在观摩了不少在线教学“直播”课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好拿来的微课”这个问题。“拿来的微课”,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其他教师录制的微课。“互联网 教育”使教师从各种网络平台上获取优秀的教学资源变得更为便利。然而,教师使用“拿来的微课”进行教学的时候,如何真正发挥好优秀微课的最大作用呢?下面,笔者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导入微课。宜目标明确
直播课堂将上课时间压缩为20分钟,使得教师不能像平时在学校上课那样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正如教研员冼著贤老师所说:“20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应基于学生落实教学目标的基础与困难,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讲解方法,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简单的文本内容的传递。根据学情,可以适当地放慢脚步,也可以留到返校学习解决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传递出正确的教学主张:强调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学习能力;强调统编教材的基本理念;等等,这些都要基于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选用微课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微课,在开篇上课的时候,才知道如何设计开场白导入自己所选择的微课。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在导入微课的时候,总是会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所要努力实现的学习目标。如我校某教师在执教《一天的垃圾》的时候,在引导学生了解完垃圾分类的标准之后,才以设疑的方式导入由小学科学网资源建设团队张忠华老师执教的微课:有一个同学,对自己家的垃圾进行了分类,这位同学是怎样做的?下面我们通过观看微课来了解,学习这位同学给垃圾统计、分类的方法。可见该教师导入微课的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学生观看微课,也是有方向的,是带着目标任务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相信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笔者在后续的听课中也确实感受到了学生有质量的发言反馈。
可见,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导入微课教学,教师首先在备课的时候要弄明白导入微课的用意,微课可以为解决哪些教学目标服务。只有做到课前定目标,选择有目标,实施见目标,把微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与自己所教授课的教学目标吻合起来,在清晰目标指引下导入微课学习,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暂停微课。宜同思同练
在进行在线直播教学的过程中,能否实现“暂停微课”呢?在开始尝试用“企业微信”平台进行直播教学的时候,我校的教师就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研讨。通过摸索,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导入的微课是可以通过上课教师的操作,实现“暂停”的,在技术上来说,这不是不能攻克的难关。
为什么要暂停导入的微课?暂停微课有什么好处呢?笔者分享自己的一点切身感受:笔者第一次听一位教师直播教学古诗的时候,看到微课全程播放,中途一直没有暂停。听课过程中,笔者不住嘀咕:“这里能给我们的孩子展示一下朗读就好了。”“这里能听听我们的孩子有什么看法就好了。”笔者的紧张源于笔者希望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而不是仅仅观摩别人上课,感觉自己不是学习的主人,而是旁观者。
带着困惑,笔者第二次观摩直播课,参与了一节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直播教学。该教师上课的课题是《我们的好朋友》。该教师在上课时实现全程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暂停微课,让自己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如观看微课中的学生演绎了教材故事《考试》后,教师让学生说说故事中的主人公谁做得对?为什么考试期间不能帮好朋友?学生通过“申请发言”获得发表看法的机会,教师和学生之间就是通过这样有效的互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这节课上导入的微课,没有喧宾夺主,而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可见,在导入微课教学中适时暂停微课很有必要。因为这样暂停,让学生如同微课中的学生一样有了平等的机会,如同是坐在同一教室里的同学,大家同思同练,都可以畅所欲言,彼此相互讨论学习。此外,对于部分微课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的错漏,教师可以在观微课的过程中及时暂停引导学生分辨出来,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总结微课,宜精准升华
对导入的微课进行总结,是考验教师教学技艺的一道专业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导入的微课进行总结。不能微课播放完了,教师只说“微课结束了,同学们下课吧”。这样总结导入的微课,让微课价值大打折扣。
笔者观摩某语文教师执教《寒食》一课在线教学。课中,教师导人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申老师录制的微课。导入的微课播放结束后,教师这样说:“同学们,这节微课,老师的教学与我们平时的学习不同,老师没有解释诗句,而是介绍了与寒食节相关的一些知识。”教师接着布置作业让学生学好《寒食》一诗的有关生字词,并理解好诗意,然后就下课了。筆者很是着急,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微课中申老师的用意。
在笔者看来,申老师的这节微课不仅引导学生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歌遣词造句的精妙,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春和景明、一片繁华的太平盛世景象。申老师用“这首诗仅仅是写寒食节吗?”这个问题拓宽了学习的广度,挖掘了学习的深度,增强了学习的厚度。为了让学生理解好这个问题,申老师补充了“画中长安”和“诗中长安”资料,还插入视频讲述寒食节来历的故事。这样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的教学,让观课的笔者深深折服于申老师备课的深入和教学设计的精当。而极为可惜的是,导入申老师微课的教师似乎没有看懂申老师的课?在笔者看来,在微课播放结束的这个时候,是升华课堂的绝好机会,这位教师即使不能充分肯定申老师的教学之妙,也该让六年级的学生明白学习古诗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诗意理解这个浅层次上,更不能只是会读写诗中的生字词,要鼓励学生从更高的目标上有所追求与探索。
为此,真诚想与教育同行共勉:总结微课,宜精准升华。精准,在导入微课前,首先要以看懂微课中教师的课为前提,在上课之前的备课环节,教师首先要认真看微课,甚至可能不止看一遍。正如笔者前面提到的要把微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与自己所教授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让微课为自己执教的课堂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知道如何总结微课,如何精准升华微课以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探知欲望。如果课堂教学时间确实不够,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这个方式来升华课堂、延伸课堂,如《寒食》这一课的教学,作业布置就不仅局限于弄懂生字词和诗意,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听微课后的收获,或者指出预习下一首古诗《迢迢牵牛星》时如何学习微课中的方法,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领自己更深入地学习古诗。这样,学生会逐步养成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从而向更高目标迈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何渠道获取的优秀微课,都要切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把握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整合好各类学习资源,制作相关的课件,以解决本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不宜一味地“拿来就用”,更不宜“全盘照用”。在“拿来微课”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教育”,哪个环节值得借鉴推送哪位教师的微课,哪里要进行适当的补充,甚至于哪里要纠正错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控有限的20分钟线上教学时间,以实现单位时间里最大化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