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宁波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几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工作,以“五水共治”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为总体要求,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以“水和安民”为底线,采用“河库联调润港城,五水共治惠民生”的建设模式,围绕“五大体系”,大力实施“十项重点示范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共完成投资316亿元,圆满完成了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初步实现了“传承三江水韵文明,打造滨海宜居港城”的美好愿景。
因地制宜 推进特色工作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期间,我市在坚持依法治水的基础上,大胆推进改革与创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践行“优水优用”,构建现代化“分质供水”体系。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践“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理念,将大型工业供水与城市自来水供水分开,新建工业专用供水系统。城市公共供水采用水库优质水源,工业專用水厂采用平原河网及境外河道引水为水源,对两种不同的用户实施“分质供水”。市区自来水结束了河网取水历史,原水全部来自原水集团所辖的八座水库,城市供水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水库群联网联调,一举打破我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困局。将钦寸、亭下、周公宅、皎口、溪下五座水库进行联网,发挥钦寸水库境外引水工程的“大通道”作用,相当于不占一寸土兴建一座中型水库,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同时还可提升宁波城区供水水质,增加生态及农业灌溉生产用水,实现全市水资源应急能力的提升,增加水库汛期调洪空间,缓解水库及下游区间防洪压力,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
海绵城市建设,靶向治疗城市发展顽疾。宁波市于2015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14座海绵城市试点之一。试点建设以来,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坚持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因地制宜地发挥城市绿地和水体“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作用,示范工程涵盖了道路、公园绿地、建筑与小区、河道整治4种类型,实现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建设效果。其中,“慈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被列入住建部《海绵城市典型案例》。
全面实施“河长制”,推进河道治理常态化。全市实现省、市、县、镇乡、村五级近8000条河道“河长制”全覆盖,配套出台《宁波市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完善“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治理,河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创新河湖管护体制机制,探索治水新模式。在浙江省内率先成立县级河道管理专职机构——北仑区河道管理处,建立“一河四长”制度,实施“保洁服务外包”,推行“阳光治水”。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在城市供水水利工程水价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水源地上游水环境治理和水源地生态补偿工作,推进水源地上游民生水利事业和水源保护建设。
打造“智慧水利”,开创水利智能化管理新时代。我市实现了水利数据及空间数据资源的统一化和标准化管理,满足了水利综合业务日趋复杂的需求,全面提高了防汛抗旱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水利工程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
多措并举 彰显综合效益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初步建立,为全市水生态环境的整体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实现了非汛期污水不进河道的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71%。城乡水污染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各县(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再现了人行船走、鸥鹭齐飞、水草荡漾的湿地景观;芦江原生态河网湿地保护区形成了立体式、多样性的河网植被体系,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社会效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并贯彻实施。近两年,浙江省政府对我市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均为“优秀”。城乡供水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实施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基本形成“多水源联合调度、多管道联网供水、互为应急保安”的水资源供给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向纵深推进,截至2017年底,全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受益面积累计达到50.5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96。水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保护,百里生态姚江打造了渡口文化、运河文化、近代水利文化、梁祝民间文化四大人文体系,东钱湖修建了王安石水利公园、忠应庙、灵佑庙等纪念性建筑。
经济效益。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保障经济财产安全,大中型水库、排涝河道、强排泵站等骨干水利工程在“莫兰蒂”“灿鸿”等台风暴雨中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效益显著,慈溪现代化农庄的喷滴灌技术可使浇水更加均匀,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0%,每亩地可增收上千元。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最严格”渗透到工业取水、用水、排水全过程,以“三条红线”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城市品位,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建成了东钱湖水利风景区、百里生态姚江、杭州湾湿地公园等一批“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滨水景观,显著提升了城市风貌和城市品位。
巩固成果 夯实水利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并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位。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市水利部门,理应充当先行军,进一步巩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夯实我市乡村振兴水利基础。
加快实施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按照“洪涝分治、蓄滞同步、分级保护、分区设防、防治结合、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快实施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计划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21个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投资330亿元以上,包括洪水蓄分工程、洪涝分治工程、平原排涝河道工程、分级保护工程、小流域防洪和非工程措施六个方面,不断补齐农村防洪排涝短板,为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长治久安提供基础保障。
扎实推进农村水环境整治行动。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乐”要求,统筹考虑河道水体排涝、环境、生态等功能平衡关系,加快建设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宁波美丽河道,全面推进以镇域为单元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注重集中连片的整治效果,提升水环境、塑造水文化。至2020年,新增完成10个以上镇域的水环境整治、100个村庄水环境整治。
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行动。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完善灌排河沟泵闸、小型水源等农田水利设施体系配套,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智慧化水平。至2020年,全市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同时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工程与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措施的结合,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研究深化智能化喷微灌技术。至2020年,新增智能化及水肥一体化面积0.3万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
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动。以提升水质、保证水量为重点工作目标,按照“外引内联、统筹规划、区域联网、确保提升”的整体思路,明确分区分片总体供水布局,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老旧净化消毒设备和村内管网及时更新改造,同步注重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实施管理标准化创建,确保农村供水安全。至2020年,全市农村供水水质综合达标率提高到95%,应对突发性供水安全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
责任编辑:张逸龙
因地制宜 推进特色工作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期间,我市在坚持依法治水的基础上,大胆推进改革与创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践行“优水优用”,构建现代化“分质供水”体系。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践“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理念,将大型工业供水与城市自来水供水分开,新建工业专用供水系统。城市公共供水采用水库优质水源,工业專用水厂采用平原河网及境外河道引水为水源,对两种不同的用户实施“分质供水”。市区自来水结束了河网取水历史,原水全部来自原水集团所辖的八座水库,城市供水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水库群联网联调,一举打破我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困局。将钦寸、亭下、周公宅、皎口、溪下五座水库进行联网,发挥钦寸水库境外引水工程的“大通道”作用,相当于不占一寸土兴建一座中型水库,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同时还可提升宁波城区供水水质,增加生态及农业灌溉生产用水,实现全市水资源应急能力的提升,增加水库汛期调洪空间,缓解水库及下游区间防洪压力,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
海绵城市建设,靶向治疗城市发展顽疾。宁波市于2015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14座海绵城市试点之一。试点建设以来,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坚持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因地制宜地发挥城市绿地和水体“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作用,示范工程涵盖了道路、公园绿地、建筑与小区、河道整治4种类型,实现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建设效果。其中,“慈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被列入住建部《海绵城市典型案例》。
全面实施“河长制”,推进河道治理常态化。全市实现省、市、县、镇乡、村五级近8000条河道“河长制”全覆盖,配套出台《宁波市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完善“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治理,河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创新河湖管护体制机制,探索治水新模式。在浙江省内率先成立县级河道管理专职机构——北仑区河道管理处,建立“一河四长”制度,实施“保洁服务外包”,推行“阳光治水”。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在城市供水水利工程水价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水源地上游水环境治理和水源地生态补偿工作,推进水源地上游民生水利事业和水源保护建设。
打造“智慧水利”,开创水利智能化管理新时代。我市实现了水利数据及空间数据资源的统一化和标准化管理,满足了水利综合业务日趋复杂的需求,全面提高了防汛抗旱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水利工程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
多措并举 彰显综合效益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初步建立,为全市水生态环境的整体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实现了非汛期污水不进河道的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71%。城乡水污染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各县(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再现了人行船走、鸥鹭齐飞、水草荡漾的湿地景观;芦江原生态河网湿地保护区形成了立体式、多样性的河网植被体系,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社会效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并贯彻实施。近两年,浙江省政府对我市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均为“优秀”。城乡供水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实施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基本形成“多水源联合调度、多管道联网供水、互为应急保安”的水资源供给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向纵深推进,截至2017年底,全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受益面积累计达到50.5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96。水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保护,百里生态姚江打造了渡口文化、运河文化、近代水利文化、梁祝民间文化四大人文体系,东钱湖修建了王安石水利公园、忠应庙、灵佑庙等纪念性建筑。
经济效益。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保障经济财产安全,大中型水库、排涝河道、强排泵站等骨干水利工程在“莫兰蒂”“灿鸿”等台风暴雨中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效益显著,慈溪现代化农庄的喷滴灌技术可使浇水更加均匀,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0%,每亩地可增收上千元。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最严格”渗透到工业取水、用水、排水全过程,以“三条红线”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城市品位,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建成了东钱湖水利风景区、百里生态姚江、杭州湾湿地公园等一批“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滨水景观,显著提升了城市风貌和城市品位。
巩固成果 夯实水利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并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位。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市水利部门,理应充当先行军,进一步巩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夯实我市乡村振兴水利基础。
加快实施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按照“洪涝分治、蓄滞同步、分级保护、分区设防、防治结合、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快实施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计划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21个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投资330亿元以上,包括洪水蓄分工程、洪涝分治工程、平原排涝河道工程、分级保护工程、小流域防洪和非工程措施六个方面,不断补齐农村防洪排涝短板,为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长治久安提供基础保障。
扎实推进农村水环境整治行动。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乐”要求,统筹考虑河道水体排涝、环境、生态等功能平衡关系,加快建设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宁波美丽河道,全面推进以镇域为单元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注重集中连片的整治效果,提升水环境、塑造水文化。至2020年,新增完成10个以上镇域的水环境整治、100个村庄水环境整治。
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行动。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完善灌排河沟泵闸、小型水源等农田水利设施体系配套,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智慧化水平。至2020年,全市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同时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工程与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措施的结合,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研究深化智能化喷微灌技术。至2020年,新增智能化及水肥一体化面积0.3万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
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动。以提升水质、保证水量为重点工作目标,按照“外引内联、统筹规划、区域联网、确保提升”的整体思路,明确分区分片总体供水布局,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老旧净化消毒设备和村内管网及时更新改造,同步注重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实施管理标准化创建,确保农村供水安全。至2020年,全市农村供水水质综合达标率提高到95%,应对突发性供水安全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
责任编辑:张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