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233例经CT、MRI确诊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及196例无脑梗死患病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来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特点,初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1. 对象 经临床CT或MRI确诊为急慢性脑梗死患者233例,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04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69.8±8.2)。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组和60岁以上组,两组分别为60例和173例。对照组196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1例,年龄为45岁-78岁,平均(64.6±7.9)岁,询问病史及各项检查无异常,亦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组和60岁以上组,两组分别为90例和106例。
2. 仪器与方法 应用GE-LOGIQ500型彩超,探头频率7.5-10 MHZ,检查时取仰卧位,颈后颠薄枕,头朝向受检对侧,扫查手法宜轻,避免血管管腔受压形成人为狭窄,检查时注意两侧对比观察。探头于检查部位作纵横扫差,检查从颈总动脉起始处开始至颈内、外动脉入颅显示不清为止,仔细观察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ICA)与颈外动脉(ECA),观察内膜至中膜厚度(IMT),内膜面是否光滑,是否有斑块存在,斑块的大小、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
将IMT>1.0mm 视为内膜增厚,IMT>1.2mm 并突向管腔内视为粥样硬化斑形成。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斑块分为扁平斑、硬斑、软斑、溃疡斑四种[1]。
a)扁平斑:为早期少量脂质沉积在内膜,形成内膜局限性增厚,显示动脉壁偏心性增厚。
b)软斑:随着病情发展纤维组织增生,钙盐沉积,斑块内出血,血栓形成,斑块突出于管腔内的混合性回声或均匀的弱回声,表面有连续的回声轮廓及光滑的纤维帽。
c)硬斑:由于斑块内钙化或纤维化,局部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或有明显的声衰减。
d)溃疡斑:表面不规则,有时呈穴状或“壁龛”样影像,溃疡边缘回声减低。
3.结果
讨论
脑梗死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脑梗死的发病可由颅内或颅外动脉血管病变引起,特别是颈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颅外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脑梗死的关系,作者经临床观察发现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越高,发生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越大。
我们的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高达80.26%,且以多发斑块,双侧斑块居多,好发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最多见(267/508 52.56%),其次为颈总动脉(135/508 26.57%),再其次为颈内动脉(94/508 18.50%),颈外动脉较少见,这可能由于颈动脉分叉处血流动力学变化,形成的高切应力和湍流的机械损伤,加重内膜损害,以至使高密度乳糜微粒及脂蛋白沉积于这些粗糙区域,最终促进斑块的形成[2]。
本组病例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年龄增大,斑块的发生率增加明显。同时高血压的患病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硬化斑块的发生也逐渐增加。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证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动脉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本组资料中,颈动脉各段中表现的斑块类型在60岁以下组以硬斑、软斑多见,60岁以上组以扁平斑多见,两组的溃疡斑均为最少。本文综合分析以混合斑和软斑造成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高,此类易损性不稳定斑块在血流冲击下易溃破,且比硬斑更易扩大而引起临床症状,因此,斑块性质的识别对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应用超声检查,可以观察颈动脉血管管径、内壁情况、斑块的性质,并用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为颈动脉硬化提供可靠的信息,是目前直接观察颈动脉的一种好办法。
参考文献:
黄铮 龚兰生 施中伟等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超声分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5):34~37
张志宏 韩昌义 丁新月等 超声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卒中的关系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3,5(1):15~16
资料与方法
1. 对象 经临床CT或MRI确诊为急慢性脑梗死患者233例,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04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69.8±8.2)。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组和60岁以上组,两组分别为60例和173例。对照组196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1例,年龄为45岁-78岁,平均(64.6±7.9)岁,询问病史及各项检查无异常,亦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组和60岁以上组,两组分别为90例和106例。
2. 仪器与方法 应用GE-LOGIQ500型彩超,探头频率7.5-10 MHZ,检查时取仰卧位,颈后颠薄枕,头朝向受检对侧,扫查手法宜轻,避免血管管腔受压形成人为狭窄,检查时注意两侧对比观察。探头于检查部位作纵横扫差,检查从颈总动脉起始处开始至颈内、外动脉入颅显示不清为止,仔细观察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ICA)与颈外动脉(ECA),观察内膜至中膜厚度(IMT),内膜面是否光滑,是否有斑块存在,斑块的大小、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
将IMT>1.0mm 视为内膜增厚,IMT>1.2mm 并突向管腔内视为粥样硬化斑形成。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斑块分为扁平斑、硬斑、软斑、溃疡斑四种[1]。
a)扁平斑:为早期少量脂质沉积在内膜,形成内膜局限性增厚,显示动脉壁偏心性增厚。
b)软斑:随着病情发展纤维组织增生,钙盐沉积,斑块内出血,血栓形成,斑块突出于管腔内的混合性回声或均匀的弱回声,表面有连续的回声轮廓及光滑的纤维帽。
c)硬斑:由于斑块内钙化或纤维化,局部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或有明显的声衰减。
d)溃疡斑:表面不规则,有时呈穴状或“壁龛”样影像,溃疡边缘回声减低。
3.结果
讨论
脑梗死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脑梗死的发病可由颅内或颅外动脉血管病变引起,特别是颈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颅外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脑梗死的关系,作者经临床观察发现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越高,发生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越大。
我们的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高达80.26%,且以多发斑块,双侧斑块居多,好发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最多见(267/508 52.56%),其次为颈总动脉(135/508 26.57%),再其次为颈内动脉(94/508 18.50%),颈外动脉较少见,这可能由于颈动脉分叉处血流动力学变化,形成的高切应力和湍流的机械损伤,加重内膜损害,以至使高密度乳糜微粒及脂蛋白沉积于这些粗糙区域,最终促进斑块的形成[2]。
本组病例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年龄增大,斑块的发生率增加明显。同时高血压的患病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硬化斑块的发生也逐渐增加。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证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动脉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本组资料中,颈动脉各段中表现的斑块类型在60岁以下组以硬斑、软斑多见,60岁以上组以扁平斑多见,两组的溃疡斑均为最少。本文综合分析以混合斑和软斑造成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高,此类易损性不稳定斑块在血流冲击下易溃破,且比硬斑更易扩大而引起临床症状,因此,斑块性质的识别对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应用超声检查,可以观察颈动脉血管管径、内壁情况、斑块的性质,并用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为颈动脉硬化提供可靠的信息,是目前直接观察颈动脉的一种好办法。
参考文献:
黄铮 龚兰生 施中伟等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超声分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5):34~37
张志宏 韩昌义 丁新月等 超声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卒中的关系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3,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