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案例教学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通过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课堂 案例教学法 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阐释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于德育课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笔者在教学时,通过幻灯、多媒体等手段呈现案例,利用图、文、声、色等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分析、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升华出理论知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更清晰,掌握得更牢固、更深刻,收获更大。譬如在经济政治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利用“农民弃耕打工”“我国的家具、彩电、打火机在美国、欧洲遭遇反倾销” 等案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商品的价值、价格、价值规律及作用等商品经济内容;利用“西气东输”“国家对粮食主产区进行补贴”等案例,学生自己就能得出“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更有力”的结论。又如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掌握“商标是无形资产”的知识点,笔者用以下案例点缀说明:一个有良好信誉的公司,它的著名商品的品牌一般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如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的价值就达360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假设,即使有一天可口可乐公司所有工厂一夜之间被全部焚毁,第二天还会东山再起,原因是可口可乐的商标价值会得到银行支持,是无形资产。在学习税法内容时,可以同学们熟悉的与影星相关的“晓庆文化公司偷税案”为例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
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阅读或观看案例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学习用口头或笔头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学会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能自圆其说,学会以一种有说服力的、令人信服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以避免班上其他同学的反驳、挑剔,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如有一次笔者在11数控高职(1)班上课时,发现一位女同学眼部轻微受伤,于是立即结合当堂课要学习的民事责任的内容,组织同学们就“人与责任,谁应承担责任和如何承担责任”展开讨论,同学们都十分踊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终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负有自己的责任,人人都该尽职尽责,只不过这些责任是基于道德和合法行为等因素产生的,若是违约或侵权行为,无论有意无意,都该承担民事责任,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课堂运用“案例教学法”,抓住学生身边的案例,巧妙地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讨论气氛中,让学生见识、领略了不同的思维之道,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的案例分析,老师虽然讲得不多,但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的收获很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德育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形象、逼真的正反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同时,在学生大胆交流、讨论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探讨,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合作意识。与时俱进地选择最新的、大家都关注的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例如在“地区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教学中,教材就只有西部大开发的内容,若加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案例,教学效果会更好。
案例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置学生于案例环境中,真正从当事人或企业或工作岗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同身受。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准备发言稿,除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之外,还会自觉地阅读课本之外的书籍,查找资料,甚至必须几人合作,来完成案例的分析、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全力以赴的参与中,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合作的能力,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德育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启发来启迪学生的智慧,通过讨论使真理越辩越明。这种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案例所描述的仅仅是事实,需要学生去讨论、分析。而案例讨论的结果有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学生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事实,应用相关知识,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教学中,关于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笔者引用了“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学生讨论道德问题”的案例。
苏格拉底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道:“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那位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您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苏格拉底笑着回答道:“道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道德概念”。
通过苏格拉底与青年学生关于道德问题的辩论,引导学生对已经存在了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怀疑和批判精神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变枯燥为生动有趣,变抽象为具体,活跃学生思维。俗话说:“千言万语,不如一个好的例子。”正是这一教学法的写照。
(作者单位:长兴技师学院)
关键词:德育课堂 案例教学法 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阐释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于德育课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笔者在教学时,通过幻灯、多媒体等手段呈现案例,利用图、文、声、色等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分析、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升华出理论知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更清晰,掌握得更牢固、更深刻,收获更大。譬如在经济政治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利用“农民弃耕打工”“我国的家具、彩电、打火机在美国、欧洲遭遇反倾销” 等案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商品的价值、价格、价值规律及作用等商品经济内容;利用“西气东输”“国家对粮食主产区进行补贴”等案例,学生自己就能得出“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更有力”的结论。又如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掌握“商标是无形资产”的知识点,笔者用以下案例点缀说明:一个有良好信誉的公司,它的著名商品的品牌一般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如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的价值就达360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假设,即使有一天可口可乐公司所有工厂一夜之间被全部焚毁,第二天还会东山再起,原因是可口可乐的商标价值会得到银行支持,是无形资产。在学习税法内容时,可以同学们熟悉的与影星相关的“晓庆文化公司偷税案”为例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
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阅读或观看案例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学习用口头或笔头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学会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能自圆其说,学会以一种有说服力的、令人信服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以避免班上其他同学的反驳、挑剔,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如有一次笔者在11数控高职(1)班上课时,发现一位女同学眼部轻微受伤,于是立即结合当堂课要学习的民事责任的内容,组织同学们就“人与责任,谁应承担责任和如何承担责任”展开讨论,同学们都十分踊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终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负有自己的责任,人人都该尽职尽责,只不过这些责任是基于道德和合法行为等因素产生的,若是违约或侵权行为,无论有意无意,都该承担民事责任,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课堂运用“案例教学法”,抓住学生身边的案例,巧妙地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讨论气氛中,让学生见识、领略了不同的思维之道,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的案例分析,老师虽然讲得不多,但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的收获很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德育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形象、逼真的正反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同时,在学生大胆交流、讨论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探讨,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合作意识。与时俱进地选择最新的、大家都关注的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例如在“地区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教学中,教材就只有西部大开发的内容,若加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案例,教学效果会更好。
案例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置学生于案例环境中,真正从当事人或企业或工作岗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同身受。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准备发言稿,除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之外,还会自觉地阅读课本之外的书籍,查找资料,甚至必须几人合作,来完成案例的分析、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全力以赴的参与中,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合作的能力,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德育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启发来启迪学生的智慧,通过讨论使真理越辩越明。这种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案例所描述的仅仅是事实,需要学生去讨论、分析。而案例讨论的结果有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学生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事实,应用相关知识,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教学中,关于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笔者引用了“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学生讨论道德问题”的案例。
苏格拉底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道:“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那位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您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苏格拉底笑着回答道:“道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道德概念”。
通过苏格拉底与青年学生关于道德问题的辩论,引导学生对已经存在了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怀疑和批判精神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变枯燥为生动有趣,变抽象为具体,活跃学生思维。俗话说:“千言万语,不如一个好的例子。”正是这一教学法的写照。
(作者单位:长兴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