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学生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典型细节 典型意义
  作家李准曾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女作家叶文玲说过,她可以编造一个故事,但她无法编造细节,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最见真功夫的地方就是细节。因此,为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细节可以以点带面,使文章活起来。一些学生写作时总是粗枝大叶、苍白无力,不能给人精致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此。下面我就如何写好细节谈谈看法。
  一、细致观察,探骊得珠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的镜头使它放大,再通过细致化的语言描绘,使之刻画的对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必须用聪慧的双眼发现细节,用敏锐的心思感受细节,从而探骊得珠,彰显人物的传神之处。我们先借鉴作家是如何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从而刻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一群人的笑各具风格。刘姥姥进贾府闹了很多笑话,有次她说了这样一个段子:“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了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后就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那姑娘们各个笑开了场。学生写人物的笑,最多是“捧腹大笑”、“笑得前俯后仰”、“破颜大笑”,这样笼而统之的描写根本不能使在场人物形象各异。曹雪芹是怎样根据人物性格不同写笑的呢?——“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的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湘云的笑正显示了平时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个性。黛玉弱不禁风才会笑着伏在桌子上。一个“滚”字,一个“搂”字,写出了贾母对宝玉的溺爱。每个人笑得都不一样,只有作家平时细致观察才会有如此传神的细节。
  生活中不是缺少细节,而是缺少发现。例如:父亲总是穿着那双洗得发黄的球鞋;奶奶身上总是有一阵清香的肥皂味儿;妈妈那急促的步伐;邻居对你的轻蔑的眼神……这些都可以纳入笔下,人物会因此而生动。
  二、斟字酌句,增强形象
  有了生活的细节,我们还需要驾驭语言,如何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增强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呢?
  首先要注意动词的准确性。例如,散文《爹娘》中这样写道:“我的学费,是从奶奶的蓬乱的头发里梳出来的;是从爷爷额上的皱纹里犁出来的;是从妈妈去鸡窝里捡鸡蛋时的笑容里溢出来的;是从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与锄头把之间发出的吱吱声里溅出来的。我的学费就是这样昂贵,昂贵到需要全家几代人付出。”“梳、犁、溢、溅”这一系列动词准确而传神地刻画出全家人的艰辛,细节感人至深。又如鲁迅刻画人物很注重用词的精确,孔乙己前后两次买酒动作都不同,有钱的时候,是“排出九文大钱”;没钱的时候,是“摸”出两文大钱。阿Q从城里回来,往柜台前一站,“抓”出一把现钱,满是黄的白的。
  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例如,钱钟书最擅长用比喻、夸张进行幽默和辛辣的讽刺,使得作品中细节生动传神。《围城》中沈太太的描写:“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袋,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
  三、典型细节,典型意义
  初中生以写记叙文为主,记叙文中往往需要刻画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千差万别就体现在不同的细节上。选择富有特征的细节,对描写事物、反映现实和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有时学生为了细节而细节,使得无关紧要的地方变得冗长而乏味,这已经错位了。其实成功的细节就像精彩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够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揭示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
  例如:鲁迅小说《故乡》中描写20多年后“我”和闰土相见的场面,“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这一刹那间的情态变化的细节描写,多么出神入化。幼时无间的友谊,眼前自己可悲的处境,彼此间巨大的地位差距,都在这一瞬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生活中父母亲对我们的关爱的细节很多,我们怎么选择呢?有些学生总是写作业时端茶送水,雨中艰难接送……一位学生是这样刻画的:父亲每次从货栈拉完货回来都很晚,有时甚至要到凌晨,那时我与母亲都睡了,他一个人悄悄地开门进来,把母亲热在电饭锅里的饭菜端出来,无声地吃着。他尽量不开灯,因为他怕灯光射进我的房间影响我休息。有时外面太黑了,他就在厨房点燃一支蜡烛。有天晚上我起来喝水,无意中发现厨房有烛光,走进才发现是父亲,烛光下的父亲头发又乱又脏,脸上也沾有污迹,目光疲惫而呆滞,他缓缓地从烛光中抬起头来看着我,嘴里还塞满了食物。我压低声问道:“爸,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啊?”父亲拼命地把食物咽下去,说:“儿子,把你给吵醒了。”这里的细节生动传神地再现了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细节决定成败,在作文中写好细节必定顿生华彩。
其他文献
摘 要: 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中慢慢养成的,初中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外来工子女学习习惯的现状,培养外来工子女学习习惯的措施等方面,就如何培养外来工子女的学习物理行为习惯进行阐述。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外来工子女 课堂行为习惯  外来工子女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没有养成良
《认识方向》是低年级的一堂数学概念课,本课教学主要凸现的是把教育活动看做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师生共享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以及情感、体验、价值观等,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教学中,我主要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通过实践,有以下体会:  一、用儿歌愉悦课堂  儿歌,因其词句简单、内容
摘 要: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的主要内容,其中“写”是语文这四个环节的终极目标,也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全面检验。怎样才能搞好作文教学呢?作文离不开模仿,模仿是作文的第一步,还要加强听、说、读的训练。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模仿 临摹  一、摹写结合,循序渐进  学画习字都要从临摹开始,先摹后临进而才有创新。作文教学要遵循此理,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第一步是临习范文。  小学生临摹作文,好比小孩学话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进而培养学生思维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尤其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来说,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展现并提升学科价值和魅力的重要因素。课堂提问重在有效,有效提问应从执教者的主观预期,转向真正关注课堂运行的客观结果。  一、建立整体观:由散到聚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可以说众所周知,但是提问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在思考事实上并没有得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情境化教学”日益成为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关键词: 情境化教学 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一直是其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语文教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这其
新课程改革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而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改革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政治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抓课堂生成,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熏陶,阅读欲望得到充分激发。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教学设计 阅读欲望 激发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学会积累。  2.学习概括人物特点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故事,复述课文。  3.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语言、
摘 要: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体现了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高效良性的师生互动,以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课教学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即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课堂交流活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体现了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一节优质的德育课总
(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陕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 高加林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广大农村青年的一个缩影,他质朴、热情、坚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而当他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找不到出路的时候,他又迷茫、苦闷,这个人物形象是主体的、复杂的,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精神理想,而最终不能超越客观的现实环境,以悲剧告终。正是这种对理想、事业、爱情生活追求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