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今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提高法律意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更加积极健康的面对生活与困难,本文主要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适应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必需品质以及核心能力。一般分为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核心素养培养是如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前提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更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让学生在追求成绩进步的同时养成正确的观念,形成积极的精神追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注重教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
如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结构合理,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教材作用,将教材内容理解、消化,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与法治认知,有利于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1]。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中主要是自尊自爱、友情、师生情、亲情、尊重生命等内容,这些情感几乎涵盖所有人生中美好的情感,只有加强学生对于这些情感的认知,学生才能更好的意识到人生活的快乐,让帮助学生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且认知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2]。如今社会中经常出现攀比的情况,即使是学生周围也会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这其实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学生很容易形成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因此只有帮助学生加深情感认知,让学生意识到太多东西其实都比金钱更重要,比如情感,人的情感是无价的,这样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才能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联系实际,养成学生正确行为认知
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实践,归根结底这门学科的教学也是希望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拥有正确的道德认知以及法律认知[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练习实际,多给学生讲实际案例。在各種具体情况具体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学生才会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学生才能明白什么情况下这种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情况下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甚至违法的,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健全的发展,在进入社会后也会形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无疑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4]。
例如,《关爱他人》教学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认知善良、友好的美好品质,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当勇于伸出帮助之手。但是只是口头的说教,不联系实际学生肯定很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具体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错误行为,并且空洞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好。教师可以结合长时间以来“扶不扶”这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在遇到老人跌倒时应不应该扶、怎么扶,进行具体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用正确的行为帮助他人一定是正确的,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先要保护好自己。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三、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心态
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情感,情感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正是因为情感的存在,人类社会才能一步步向前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带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认知情感,最终养成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
例如,在《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从而尊重生命,让自我的生命更具有价值,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考验。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比如残疾人努力生活,矿工落难顽强寻找生路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生命可贵,应当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波动比较大,很容易产生激烈的情绪,并且各种信息泛滥容易影响到学生的观念。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生活心态,我们更需要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走上健康成长之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加强道德与法治认知,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来进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磊.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6):366-367.
[2] 闫春江.落实核心素养促进教学改革——2018年河北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比活动总评[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000(014):4-6.
[3] 褚嘉美.培养思辨能力 提高核心素养——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培养学生思辨力[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6):026-027.
[4] 李斯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000(079):98-99.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适应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必需品质以及核心能力。一般分为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核心素养培养是如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前提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更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让学生在追求成绩进步的同时养成正确的观念,形成积极的精神追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注重教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
如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结构合理,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教材作用,将教材内容理解、消化,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与法治认知,有利于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1]。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中主要是自尊自爱、友情、师生情、亲情、尊重生命等内容,这些情感几乎涵盖所有人生中美好的情感,只有加强学生对于这些情感的认知,学生才能更好的意识到人生活的快乐,让帮助学生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且认知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2]。如今社会中经常出现攀比的情况,即使是学生周围也会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这其实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学生很容易形成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因此只有帮助学生加深情感认知,让学生意识到太多东西其实都比金钱更重要,比如情感,人的情感是无价的,这样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才能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联系实际,养成学生正确行为认知
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实践,归根结底这门学科的教学也是希望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拥有正确的道德认知以及法律认知[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练习实际,多给学生讲实际案例。在各種具体情况具体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学生才会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学生才能明白什么情况下这种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情况下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甚至违法的,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健全的发展,在进入社会后也会形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无疑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4]。
例如,《关爱他人》教学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认知善良、友好的美好品质,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当勇于伸出帮助之手。但是只是口头的说教,不联系实际学生肯定很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具体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错误行为,并且空洞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好。教师可以结合长时间以来“扶不扶”这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在遇到老人跌倒时应不应该扶、怎么扶,进行具体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用正确的行为帮助他人一定是正确的,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先要保护好自己。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三、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心态
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情感,情感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正是因为情感的存在,人类社会才能一步步向前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带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认知情感,最终养成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
例如,在《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从而尊重生命,让自我的生命更具有价值,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考验。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比如残疾人努力生活,矿工落难顽强寻找生路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生命可贵,应当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波动比较大,很容易产生激烈的情绪,并且各种信息泛滥容易影响到学生的观念。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生活心态,我们更需要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走上健康成长之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加强道德与法治认知,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来进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磊.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6):366-367.
[2] 闫春江.落实核心素养促进教学改革——2018年河北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比活动总评[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000(014):4-6.
[3] 褚嘉美.培养思辨能力 提高核心素养——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培养学生思辨力[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6):026-027.
[4] 李斯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000(079):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