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校内招募及筛选的方式,选取高职生被试共计20名,制定以“我学习我快乐”为主题的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组进行共计8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減低高职生的学习倦怠水平。
关键词: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学习倦怠;高职生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就业,促进社会进步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学生作为检验高职教育产出质量的主要对象,其学习状态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多数学者认为积极、主动、创新是当前大学生的主流学习态度,但学习倦怠现象在高校校园里确实普遍存在,特别是高职院校中更为突出。
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学习倦怠由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构成。身心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表现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学业疏离是指个体对与学习有关的活动热忱逐渐消失,对学业持负面态度,表现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等行为特征;低成就感指个体在学业方面体会不到成就感或没有成就感。学习倦怠作为倦怠研究的新领域,是现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热点研究之一。目前学习倦怠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中学生和本科大学生,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相对缺乏。
团体心理辅导指的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通过借助团体的力量、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及各种团体辅导技术,为个体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方式。通过小组成员共同的商量讨论、训练和引导,促使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能够更好的做到对自己的认识、探讨和接纳,同时还能使成员们共有的问题得到解决并促进成员们的共同发展。团体心理辅导技术除重视态度与行为改变外,还重视情感体验、自我意识,更强调参与者的内省与自我成长等。在当前的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很多方面都有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高职生的学习倦怠进行干预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校内招募及筛选的方式,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在校生中选取被试共计20名,实验组10名,对照组10名。所有被试总体特征为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有提高自身交往能力的愿望,愿意将团体辅导坚持下来的大学生。并与成员签订了团体辅导活动协议,协议中成员承诺“不无故缺席”,“遵守无批评原则”,“容忍别人、尊重差异”、“发展自我、接纳自我与尊重自我”等。
1.2研究方法
制定以“我学习我快乐”为主题的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组进行共计8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由研究者担任团体心理辅导的领导者;对照组不进行干预。
本研究采用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杨丽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该量表共20 道测验,分为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其中,情绪低落因子 8 个题目(4、7、9、17、5、2、12、20);行为不当因子 6 个题目(1、8、10、16、14、19);成就感低因子 6 个题目(3、15、11、13、6、18)。每个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 0.408-0.762 之间(P<0.01),三个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为 0.914、0.799、0.704(P<0.01),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各项指标在 0.87-0.91之间,是较好的拟合模型。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记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不确定”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总量表共计 100 分。反向计分题目 1、3、6、8、11、13、15、18。得分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
1.3.2团体成员反馈表
《团体成员反馈表》共含有13个封闭式问题,成员根据反馈表陈述的句子,以1到5的尺度等级评估自己参与团体的情况。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1.4 统计处理
使用SP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数据分析
2.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干预前的同质性检验
为了保证实验干预效果的有效性,需要在进行干预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同质性检验,本研究对两组成员进行了独立样本 T 检验。具体结果见表1,即,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及倦怠总分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认为在进行实验干预之前这两组成员是同质的,可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比较。
2.2实验组前测、后测的差异检验
如表2所示,实验组在实施干预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均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在学习倦怠总分也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
2.3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差异检验
如表3所示,对照组在实施干预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倦怠总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4实验组、对照组后测的差异检验
如表4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在实施干预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倦怠总分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
2.5团体成员反馈表的结果
在所有活动结束一周后,让实验组团体成员填写《团体成员反馈表》对团体辅导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如表6所示,所有实验组成员都认为这个团体活动对自己很有帮助,就各个项目而言,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自我表现等选择“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成员均大于或等于80%
3.讨论
3.1团体心理辅导对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均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在学习倦怠总分也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说明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使高职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的得分降低,也能够使学习倦怠的总分降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降低学习倦怠水平,提升学习精力,提高学习热忱,增强学习积极性,对学业抱正面态度,在学业方面能够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
3.2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反馈
所有实验组成员都认为这个团体活动对自己很有帮助,就各个项目而言,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自我表现等选择“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成员均大于或等于80%,所有项目均没有成员选择“非常不同意”,说明对于这个团体活动的满意度较高,也认为达到了改善自己学习倦怠的目标。在学会调节情绪及学到了更多的学习方法两个项目上,有10%的成员选择了“不同意”,说明在团体辅导的这两个单元中,有成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可能是由于没有学习实践,无法将在团体辅导中学习的内容加以应用并内化,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考虑改善环节设计。
4结论
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降低高职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提升其学习热忱,提高学习积极性,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其在学业上体会更多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王梦娜.(2015).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以云南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杨丽娴,连榕.(2005).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集美大学学报,6(2),54-58.
[3]杨东蕾.(2011).团体辅导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樊富珉.(2005).团体心理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Irvin Yalom.(2005).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课题项目:本文为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科研课题“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ky201701)研究成果。
关键词: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学习倦怠;高职生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就业,促进社会进步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学生作为检验高职教育产出质量的主要对象,其学习状态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多数学者认为积极、主动、创新是当前大学生的主流学习态度,但学习倦怠现象在高校校园里确实普遍存在,特别是高职院校中更为突出。
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学习倦怠由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构成。身心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表现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学业疏离是指个体对与学习有关的活动热忱逐渐消失,对学业持负面态度,表现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等行为特征;低成就感指个体在学业方面体会不到成就感或没有成就感。学习倦怠作为倦怠研究的新领域,是现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热点研究之一。目前学习倦怠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中学生和本科大学生,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相对缺乏。
团体心理辅导指的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通过借助团体的力量、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及各种团体辅导技术,为个体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方式。通过小组成员共同的商量讨论、训练和引导,促使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能够更好的做到对自己的认识、探讨和接纳,同时还能使成员们共有的问题得到解决并促进成员们的共同发展。团体心理辅导技术除重视态度与行为改变外,还重视情感体验、自我意识,更强调参与者的内省与自我成长等。在当前的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很多方面都有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高职生的学习倦怠进行干预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校内招募及筛选的方式,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在校生中选取被试共计20名,实验组10名,对照组10名。所有被试总体特征为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有提高自身交往能力的愿望,愿意将团体辅导坚持下来的大学生。并与成员签订了团体辅导活动协议,协议中成员承诺“不无故缺席”,“遵守无批评原则”,“容忍别人、尊重差异”、“发展自我、接纳自我与尊重自我”等。
1.2研究方法
制定以“我学习我快乐”为主题的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组进行共计8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由研究者担任团体心理辅导的领导者;对照组不进行干预。
本研究采用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杨丽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该量表共20 道测验,分为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其中,情绪低落因子 8 个题目(4、7、9、17、5、2、12、20);行为不当因子 6 个题目(1、8、10、16、14、19);成就感低因子 6 个题目(3、15、11、13、6、18)。每个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 0.408-0.762 之间(P<0.01),三个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为 0.914、0.799、0.704(P<0.01),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各项指标在 0.87-0.91之间,是较好的拟合模型。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记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不确定”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总量表共计 100 分。反向计分题目 1、3、6、8、11、13、15、18。得分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
1.3.2团体成员反馈表
《团体成员反馈表》共含有13个封闭式问题,成员根据反馈表陈述的句子,以1到5的尺度等级评估自己参与团体的情况。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1.4 统计处理
使用SP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数据分析
2.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干预前的同质性检验
为了保证实验干预效果的有效性,需要在进行干预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同质性检验,本研究对两组成员进行了独立样本 T 检验。具体结果见表1,即,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及倦怠总分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认为在进行实验干预之前这两组成员是同质的,可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比较。
2.2实验组前测、后测的差异检验
如表2所示,实验组在实施干预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均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在学习倦怠总分也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
2.3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差异检验
如表3所示,对照组在实施干预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倦怠总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4实验组、对照组后测的差异检验
如表4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在实施干预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倦怠总分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
2.5团体成员反馈表的结果
在所有活动结束一周后,让实验组团体成员填写《团体成员反馈表》对团体辅导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如表6所示,所有实验组成员都认为这个团体活动对自己很有帮助,就各个项目而言,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自我表现等选择“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成员均大于或等于80%
3.讨论
3.1团体心理辅导对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均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在学习倦怠总分也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说明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使高职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的得分降低,也能够使学习倦怠的总分降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降低学习倦怠水平,提升学习精力,提高学习热忱,增强学习积极性,对学业抱正面态度,在学业方面能够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
3.2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反馈
所有实验组成员都认为这个团体活动对自己很有帮助,就各个项目而言,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自我表现等选择“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成员均大于或等于80%,所有项目均没有成员选择“非常不同意”,说明对于这个团体活动的满意度较高,也认为达到了改善自己学习倦怠的目标。在学会调节情绪及学到了更多的学习方法两个项目上,有10%的成员选择了“不同意”,说明在团体辅导的这两个单元中,有成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可能是由于没有学习实践,无法将在团体辅导中学习的内容加以应用并内化,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考虑改善环节设计。
4结论
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降低高职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提升其学习热忱,提高学习积极性,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其在学业上体会更多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王梦娜.(2015).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以云南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杨丽娴,连榕.(2005).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集美大学学报,6(2),54-58.
[3]杨东蕾.(2011).团体辅导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樊富珉.(2005).团体心理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Irvin Yalom.(2005).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课题项目:本文为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科研课题“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ky2017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