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正是通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形形色色代表了各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体现出来的,天津拥有了一大批价值极高的历史风貌建筑,未来能否建设成为,与有特色的节能建筑共存的城市?
[关键词]天津 历史风貌建筑 节能建筑 共存
经历600余年的沧海桑田,特别是近代百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九国租界并存同一城市,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九国租界遗存的历史风貌建筑及其建设过程中派生的多元文化,也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历史文脉和宝贵的文化资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巧妙、合理的建筑节能应用更让人称叹,那么现代节能建筑与古建筑在一起将会产生怎样的冲击力?天津是否能建设成为一个保护好历史建筑,又能完美结合现代建筑并形成自己独特建筑风格的城市呢?
一、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概况
(一)天津古建筑
天津的城市建筑独具特色。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等,天津人通常把这些西洋建筑称之为“小洋楼”。全市现有英、法、美、俄、意、奥、比、德等国的历史风貌建筑,这些建筑都饱含着中国近代史的底蕴,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在一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民族风格的古建筑和如此众多的西洋建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不多见的,故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天津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历经500多年风雨的古建筑群是文庙(即孔庙),见图1。它不仅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两座过街牌楼,而且这种二柱三楼式木结构造型,也是我国现存牌楼中所罕见的。
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在天津旧城区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现在的古文化街上。从历史角度看,天后宫是天津城的某种标志和象征。
天津古文化街的兴建,利用了原来的宫南宫北大街,并突出强调文化上的延续感,利用旧建筑翻建改造,采用具有天津特色的仿清小木作的建筑形式,使用传统的招牌、门脸,让人倍感自然、亲切。
(二)天津租界建筑
九国租界并存同一城市,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九国租界遗存的历史风貌建筑及其建设过程中派生的多元文化,也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历史文脉和宝贵的文化资源。由于受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思潮的双重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折中主义建筑、现代建筑等不同风格建筑共存的局面。它们相互辉映,共同形成了天津独特而又丰富的城市空间和景观。
天津五大道(马场道、睦南道、大理溢、常德道、重庆道)源于英租界的第三段,在1900年时五大道还是一片沼泽地,随着海河挖泥堆填到五大道地区,至1935年便形成规模,本地区属西洋古典传统风貌保护区,建筑层数较低,多以坡地形式出现,沿街建筑与绿化结合比较紧密,多以道路——庭院——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布局。为了延续传统建筑风格及传统文脉,现对保护区的修建措施是:所有建筑一律为西洋式,沿街建筑主立面的处理一律按西洋传统形式(包括门窗的做法)。非沿街的建筑造型可做放宽处理等。
二、建筑节能
(一)节能建筑概念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 节能建筑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二)建筑节能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所谓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其余无论从建筑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这是由于我国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用能的2/3白白跑掉。而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真正称得上“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亿平方米,建筑耗能总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超过27%,逐渐接近三成。
目前,我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如果听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被迫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这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实现建筑节能技术途径--减少建筑内的能源总需求量。
(三)建筑节能的途径
建筑节能技术途径一:减少能源总需求量。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空调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目前,我国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长速度己明显高于能量生产的增长速度,因此,减少建筑的冷、热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总量的重要内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1.建筑规划与设计。
面对全球能源环境问题,不少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如低能耗建筑、零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等,它们本质上都要求建筑师从整体综合设计概念出发,坚持与能源分析专家、环境专家、设备师和结构师紧密配合。
2.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
3.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
从一次能源转换到建筑设备系统使用的终端能源的过程中,能源损失很大。因此,应从全过程(包括开采、处理、输送、储存、分配和终端利用)进行评价,才能全面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建筑中的能耗设备,如空调、热水器、洗衣机等应选用能源效率高的能源供应。
实现建筑节能技术途径二:利用新能源。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①作为太阳能利用中的重要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较为成熟,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投资兴建了一批试验性太阳能热发电站,以后可望实现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②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国外己建成不少光伏电站和“太阳屋顶”示范工程,将促进并网发电系统快速发展;③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万台光伏水泵在各地运行;④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⑤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已经得到较广泛应用,其设计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已有可供参考的设计手册;⑥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出现较早,目前已应用在大型空调领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目前处于样机研制和实验研究阶段;⑦太阳能干燥和太阳灶已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但从总体而言,目前太阳能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技术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较低,仍需要继续深入广泛地研究。在利用地热能时,一方面可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风能发电较适用于多风海岸线山区和易引起强风的高层建筑,在英国和香港已有成功的工程实例,但在建筑领域,较为常见的风能利用形式是自然通风方式。
(四)建筑节能在天津的应用
天津到“十一五”末除农民自建房外,居住建筑将全部执行65%建筑节能标准,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的建筑达到2000万m2,建筑节能效能将更加突出。
据了解,天津市是全国率先推行新建居住建筑三步节能技术标准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共建节能住宅7349万m2,占全市住宅总量的47.8%。其中1992~2000年,累计建成一步节能住宅(节能达到30%)3504万m2;2001~2005年建成二步节能住宅(节能达到50%)2345万m2;2005年至今,建成三步节能住宅(节能达到65%)1500万m2。推行建筑节能不但能大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另外还将使越来越多百姓居住到冬暖夏凉的房子里,大大提高居住质量、减少开支。
四、保护历史风貌建筑,兴建有特色的节能建筑
历史风貌建筑反映了天津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异国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在革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名人故居也具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我们要保留这份历史的文脉,继续传承下去,但是更要兴建有天津特色的节能建筑,比如,通过天津租界建筑符号的提取,形成天津独特的意象,并由此形成一个超然脱俗、情感价值丰富的城市环境风貌。在新建筑的设计、改造和旧有房屋的维修、整修中,注意到大的效果的协调,从天津旧有的建筑中提取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符号,运用到檐部的设计、墙面的分割与装饰之中。建筑常常反应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镜子,是人类道德、文化、修养的标志。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正是通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形形色色代表了各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体现的。“尊重老的、发展新的,城市就显得悠久而又生气”。
[参考文献]
[1]腾绍华,荆其敏.天津建筑风格[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
[2]“历史风貌建筑”,http://baike.baidu.com/view/3925258.htm#2
[3]《建筑节能 咱走在全国前列》,搜狐新闻,http://news.sohu.com/20070401/n249117610.shtml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天津 历史风貌建筑 节能建筑 共存
经历600余年的沧海桑田,特别是近代百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九国租界并存同一城市,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九国租界遗存的历史风貌建筑及其建设过程中派生的多元文化,也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历史文脉和宝贵的文化资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巧妙、合理的建筑节能应用更让人称叹,那么现代节能建筑与古建筑在一起将会产生怎样的冲击力?天津是否能建设成为一个保护好历史建筑,又能完美结合现代建筑并形成自己独特建筑风格的城市呢?
一、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概况
(一)天津古建筑
天津的城市建筑独具特色。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等,天津人通常把这些西洋建筑称之为“小洋楼”。全市现有英、法、美、俄、意、奥、比、德等国的历史风貌建筑,这些建筑都饱含着中国近代史的底蕴,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在一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民族风格的古建筑和如此众多的西洋建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不多见的,故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天津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历经500多年风雨的古建筑群是文庙(即孔庙),见图1。它不仅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两座过街牌楼,而且这种二柱三楼式木结构造型,也是我国现存牌楼中所罕见的。
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在天津旧城区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现在的古文化街上。从历史角度看,天后宫是天津城的某种标志和象征。
天津古文化街的兴建,利用了原来的宫南宫北大街,并突出强调文化上的延续感,利用旧建筑翻建改造,采用具有天津特色的仿清小木作的建筑形式,使用传统的招牌、门脸,让人倍感自然、亲切。
(二)天津租界建筑
九国租界并存同一城市,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九国租界遗存的历史风貌建筑及其建设过程中派生的多元文化,也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历史文脉和宝贵的文化资源。由于受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思潮的双重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折中主义建筑、现代建筑等不同风格建筑共存的局面。它们相互辉映,共同形成了天津独特而又丰富的城市空间和景观。
天津五大道(马场道、睦南道、大理溢、常德道、重庆道)源于英租界的第三段,在1900年时五大道还是一片沼泽地,随着海河挖泥堆填到五大道地区,至1935年便形成规模,本地区属西洋古典传统风貌保护区,建筑层数较低,多以坡地形式出现,沿街建筑与绿化结合比较紧密,多以道路——庭院——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布局。为了延续传统建筑风格及传统文脉,现对保护区的修建措施是:所有建筑一律为西洋式,沿街建筑主立面的处理一律按西洋传统形式(包括门窗的做法)。非沿街的建筑造型可做放宽处理等。
二、建筑节能
(一)节能建筑概念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 节能建筑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二)建筑节能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所谓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其余无论从建筑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这是由于我国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用能的2/3白白跑掉。而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真正称得上“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亿平方米,建筑耗能总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超过27%,逐渐接近三成。
目前,我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如果听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被迫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这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实现建筑节能技术途径--减少建筑内的能源总需求量。
(三)建筑节能的途径
建筑节能技术途径一:减少能源总需求量。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空调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目前,我国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长速度己明显高于能量生产的增长速度,因此,减少建筑的冷、热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总量的重要内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1.建筑规划与设计。
面对全球能源环境问题,不少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如低能耗建筑、零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等,它们本质上都要求建筑师从整体综合设计概念出发,坚持与能源分析专家、环境专家、设备师和结构师紧密配合。
2.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
3.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
从一次能源转换到建筑设备系统使用的终端能源的过程中,能源损失很大。因此,应从全过程(包括开采、处理、输送、储存、分配和终端利用)进行评价,才能全面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建筑中的能耗设备,如空调、热水器、洗衣机等应选用能源效率高的能源供应。
实现建筑节能技术途径二:利用新能源。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①作为太阳能利用中的重要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较为成熟,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投资兴建了一批试验性太阳能热发电站,以后可望实现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②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国外己建成不少光伏电站和“太阳屋顶”示范工程,将促进并网发电系统快速发展;③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万台光伏水泵在各地运行;④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⑤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已经得到较广泛应用,其设计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已有可供参考的设计手册;⑥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出现较早,目前已应用在大型空调领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目前处于样机研制和实验研究阶段;⑦太阳能干燥和太阳灶已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但从总体而言,目前太阳能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技术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较低,仍需要继续深入广泛地研究。在利用地热能时,一方面可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风能发电较适用于多风海岸线山区和易引起强风的高层建筑,在英国和香港已有成功的工程实例,但在建筑领域,较为常见的风能利用形式是自然通风方式。
(四)建筑节能在天津的应用
天津到“十一五”末除农民自建房外,居住建筑将全部执行65%建筑节能标准,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的建筑达到2000万m2,建筑节能效能将更加突出。
据了解,天津市是全国率先推行新建居住建筑三步节能技术标准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共建节能住宅7349万m2,占全市住宅总量的47.8%。其中1992~2000年,累计建成一步节能住宅(节能达到30%)3504万m2;2001~2005年建成二步节能住宅(节能达到50%)2345万m2;2005年至今,建成三步节能住宅(节能达到65%)1500万m2。推行建筑节能不但能大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另外还将使越来越多百姓居住到冬暖夏凉的房子里,大大提高居住质量、减少开支。
四、保护历史风貌建筑,兴建有特色的节能建筑
历史风貌建筑反映了天津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异国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在革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名人故居也具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我们要保留这份历史的文脉,继续传承下去,但是更要兴建有天津特色的节能建筑,比如,通过天津租界建筑符号的提取,形成天津独特的意象,并由此形成一个超然脱俗、情感价值丰富的城市环境风貌。在新建筑的设计、改造和旧有房屋的维修、整修中,注意到大的效果的协调,从天津旧有的建筑中提取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符号,运用到檐部的设计、墙面的分割与装饰之中。建筑常常反应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镜子,是人类道德、文化、修养的标志。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正是通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形形色色代表了各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体现的。“尊重老的、发展新的,城市就显得悠久而又生气”。
[参考文献]
[1]腾绍华,荆其敏.天津建筑风格[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
[2]“历史风貌建筑”,http://baike.baidu.com/view/3925258.htm#2
[3]《建筑节能 咱走在全国前列》,搜狐新闻,http://news.sohu.com/20070401/n249117610.shtml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