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主动地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素质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然而,现实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差甚远,特别是在面向全体学生方面做得很不够。许多学困生和待转化学生还是被歧视和嫌弃。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为什么学困生和待转化学生还是被歧视和嫌弃。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内部的原因。由于个别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樊篱;或是极少数教师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真正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由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只是单凭这所学校考入上一级学校或重点中学的学生个数,家长也一味地要求子女重智育轻其他各育,促使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了学校老师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了学困生的教育。三是学生个体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自身不努力,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一旦成绩落后,便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的甚至对老师的教育视作与他过不去,从而放弃了老师和学校的教育。
一、思品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中,学生心理障碍在相当数量的学生中表现十分突出,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
作为教育工作来说,应密切关注,了解初中生这个阶段的心理变化,运用较好的教育方法,对其进行教育。通过对任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和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调查。本人认为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反映在心理压力、心理敏感性、心理矛盾、心理控制力、健康水平诸方面的心理特征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方面
成绩不理想,名次滞后,因对某科或几科不感兴趣,对教学不适应,对该科或几个学科失去学习信心。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由于成绩不太好而老师关心不够,或在同学中不善于交往而造成孤独感、自卑感,同学之间出现不愉快,闹矛盾,甚至下意识地在班上“恶作剧”。使之在集体中的地位低或表现欲得不到满足,没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或抓不住这种机会。
3、家庭负担
家庭经济困难,又因自己上学而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家庭父母离异,父母离开原有之家,抛弃对子女的教育,使之产生一种没有家庭温暖的孤独感,无人关心的寂寞感。
4、对前途的忧虑
因学习始终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自己对今后前途感到迷茫,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心理压力过大,心理矛盾空出。
二、思品学困生的心理疏导
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都达不到现阶段教育目标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困生,其心理疏导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当好心理医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困生和待转化学生的心理疏导应从以下面四方面进行:
1、消除戒备心理,进行感情疏导
学困生和待转化学生在班级里由于成绩不好,纪律又差,所以经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指责和惩罚。大家对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嫌弃态度,因此在他们和老师之间存在着无形的隔膜,假如我们不和他们建立起真挚的情感联系,就说不上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工作。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对他们要给以真挚的师爱,而不能有半点虚假。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谨言慎行,不能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尽量给他们以平等、民主的人格,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于那些犯过错误的待转化学生,可以通过感情疏导告诉他们“一切可以从头开始,好坏看今后的实际表现,”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自己不是“朽木不可雕”。
2、在学习动机方面疏导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学困生的关键环节。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而学困生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时常受到个别老师的冷落、否定。他们从没有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于是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或是灾难的根源,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动机。这也就是他们经常旷课,遇到困难时不能坚持学习,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等原因。如果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社会意义时,就会逆发出对学习的极大热情,促使他们勤学苦练。我们应对他们不断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远大的理想及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
同时,也可以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来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因为他们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我们应在平时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学习上有一点进步便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如:“这次成绩不错,进步了许多,要坚持不懈,更上一层楼”。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且使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和努力上进的信心,继续前进。总之,我们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看在眼里,并经常给予肯定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激励,是适当减轻学习心理压力的心理疏导方法之一。
3、在是非观上心理疏导
大部分待转化学生是非观模糊,不能在出现错误之前及时辨别、制止,行动之后又不能主动悔过与改正,所以错了不知其丑,并且一错再错,最后不能自拔。具体表现如:常顶撞老师,把违反纪律看作勇敢,色庇同学的错误,把抄作业看作友谊等。困此要在是非观上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首先在是非观上严格要求,分清大是大非,正确的要求一旦提出,必须严格执行,并在执行中要有配套措施,及时评价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应怎样严格要求自己,怎样言行一致。
其次,要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帮助他们走出意志薄弱的低谷,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出现反复,我们决不恼火,不泄气。因为待转化学生的转化一般都需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对他们进行是非观的心理疏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切勿急于求成,也不寄希望于侥幸。
待转化学困生之所以经常违反纪律,一个原因是他们的意志力薄弱,致使一些不良习惯仍会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恒心。所以意志力薄弱与是制约学困生前进的重大障碍。因此必须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这可以通过新的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加强来实现。在转化过程中可通过考验的方式使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如:让捣乱的同学负责自习课上的纪律。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也是心理疏导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尊严感。在考验中新的高尚的动机战胜原来的不良的动机,从而增强他们的意志力。但这种考验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并有适当的监督。考验中要及时发现“闪光点”,让学生吃下“定心丸”。
4、在育人大环境中心理疏导
人是活的,学困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理想是受社会、家庭与周围的人影响的,要使一个学困生的性格、情感有所改进,除了老师循序渐近的心理疏导、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因素外,必须发动集体、社会优化育人的环境,有的放矢地在育人的大环境中实施心理疏导,实行强化训练。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更好地配合,齐抓共管,使学困生在多方面上新台阶。
只有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功能,才能形成多方的立体教育网络,才能把我们的学困生教育好,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使部分学困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当好思品学困生的心理医生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当好学困生的心理医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学困生的心理活动有外显型和内隐型两种表现方式:1、外显型。如:哭、闹、打、骂等。由于学生的内心活动已经表现在外,我们比较容易发现,并及时地加以教育;2、内隐型。受到批评或遇到挫折时,往往将自己的心理活动隐藏起来,当挫折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力时,便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我们要细心观察对心理活动不同表现方式的学困生采取相应的办法,培养心理素质,当好心理医生。
首先,要做好以下四点的心理疏导工作,时刻关心学困生的心理表现和心理变化,从解决矛盾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谈心、交朋友,使之接近我们,以便加以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其次,引导学困生正确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讲故事,看电影、电视剧中的某些片断,分析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道理等,引导学困生认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性,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对现实的心理承受力。
再次,注意培养学困生的某些个性品质,如:勇敢、坚韧、百折不挠等精神,有意识地让他们独立地解决问题,使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有时也尝试失败和挫折的痛苦,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最后,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个性的学困生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如:内隐型的学困生要引导他们多和同学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参加体育锻炼和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使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使他们的心理个性得到锻炼,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心理障碍。
总之,我们必须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面向全体学生,当好学困生的心理医生,抓其心,导其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在完好状态”的一代“健康”人。使之成长为经得起风雨的参天大树,早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311300浙江林学院外国语学院)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为什么学困生和待转化学生还是被歧视和嫌弃。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内部的原因。由于个别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樊篱;或是极少数教师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真正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由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只是单凭这所学校考入上一级学校或重点中学的学生个数,家长也一味地要求子女重智育轻其他各育,促使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了学校老师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了学困生的教育。三是学生个体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自身不努力,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一旦成绩落后,便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的甚至对老师的教育视作与他过不去,从而放弃了老师和学校的教育。
一、思品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中,学生心理障碍在相当数量的学生中表现十分突出,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
作为教育工作来说,应密切关注,了解初中生这个阶段的心理变化,运用较好的教育方法,对其进行教育。通过对任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和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调查。本人认为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反映在心理压力、心理敏感性、心理矛盾、心理控制力、健康水平诸方面的心理特征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方面
成绩不理想,名次滞后,因对某科或几科不感兴趣,对教学不适应,对该科或几个学科失去学习信心。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由于成绩不太好而老师关心不够,或在同学中不善于交往而造成孤独感、自卑感,同学之间出现不愉快,闹矛盾,甚至下意识地在班上“恶作剧”。使之在集体中的地位低或表现欲得不到满足,没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或抓不住这种机会。
3、家庭负担
家庭经济困难,又因自己上学而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家庭父母离异,父母离开原有之家,抛弃对子女的教育,使之产生一种没有家庭温暖的孤独感,无人关心的寂寞感。
4、对前途的忧虑
因学习始终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自己对今后前途感到迷茫,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心理压力过大,心理矛盾空出。
二、思品学困生的心理疏导
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都达不到现阶段教育目标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困生,其心理疏导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当好心理医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困生和待转化学生的心理疏导应从以下面四方面进行:
1、消除戒备心理,进行感情疏导
学困生和待转化学生在班级里由于成绩不好,纪律又差,所以经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指责和惩罚。大家对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嫌弃态度,因此在他们和老师之间存在着无形的隔膜,假如我们不和他们建立起真挚的情感联系,就说不上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工作。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对他们要给以真挚的师爱,而不能有半点虚假。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谨言慎行,不能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尽量给他们以平等、民主的人格,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于那些犯过错误的待转化学生,可以通过感情疏导告诉他们“一切可以从头开始,好坏看今后的实际表现,”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自己不是“朽木不可雕”。
2、在学习动机方面疏导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学困生的关键环节。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而学困生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时常受到个别老师的冷落、否定。他们从没有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于是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或是灾难的根源,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动机。这也就是他们经常旷课,遇到困难时不能坚持学习,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等原因。如果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社会意义时,就会逆发出对学习的极大热情,促使他们勤学苦练。我们应对他们不断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远大的理想及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
同时,也可以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来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因为他们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我们应在平时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学习上有一点进步便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如:“这次成绩不错,进步了许多,要坚持不懈,更上一层楼”。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且使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和努力上进的信心,继续前进。总之,我们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看在眼里,并经常给予肯定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激励,是适当减轻学习心理压力的心理疏导方法之一。
3、在是非观上心理疏导
大部分待转化学生是非观模糊,不能在出现错误之前及时辨别、制止,行动之后又不能主动悔过与改正,所以错了不知其丑,并且一错再错,最后不能自拔。具体表现如:常顶撞老师,把违反纪律看作勇敢,色庇同学的错误,把抄作业看作友谊等。困此要在是非观上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首先在是非观上严格要求,分清大是大非,正确的要求一旦提出,必须严格执行,并在执行中要有配套措施,及时评价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应怎样严格要求自己,怎样言行一致。
其次,要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帮助他们走出意志薄弱的低谷,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出现反复,我们决不恼火,不泄气。因为待转化学生的转化一般都需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对他们进行是非观的心理疏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切勿急于求成,也不寄希望于侥幸。
待转化学困生之所以经常违反纪律,一个原因是他们的意志力薄弱,致使一些不良习惯仍会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恒心。所以意志力薄弱与是制约学困生前进的重大障碍。因此必须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这可以通过新的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加强来实现。在转化过程中可通过考验的方式使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如:让捣乱的同学负责自习课上的纪律。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也是心理疏导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尊严感。在考验中新的高尚的动机战胜原来的不良的动机,从而增强他们的意志力。但这种考验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并有适当的监督。考验中要及时发现“闪光点”,让学生吃下“定心丸”。
4、在育人大环境中心理疏导
人是活的,学困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理想是受社会、家庭与周围的人影响的,要使一个学困生的性格、情感有所改进,除了老师循序渐近的心理疏导、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因素外,必须发动集体、社会优化育人的环境,有的放矢地在育人的大环境中实施心理疏导,实行强化训练。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更好地配合,齐抓共管,使学困生在多方面上新台阶。
只有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功能,才能形成多方的立体教育网络,才能把我们的学困生教育好,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使部分学困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当好思品学困生的心理医生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当好学困生的心理医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学困生的心理活动有外显型和内隐型两种表现方式:1、外显型。如:哭、闹、打、骂等。由于学生的内心活动已经表现在外,我们比较容易发现,并及时地加以教育;2、内隐型。受到批评或遇到挫折时,往往将自己的心理活动隐藏起来,当挫折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力时,便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我们要细心观察对心理活动不同表现方式的学困生采取相应的办法,培养心理素质,当好心理医生。
首先,要做好以下四点的心理疏导工作,时刻关心学困生的心理表现和心理变化,从解决矛盾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谈心、交朋友,使之接近我们,以便加以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其次,引导学困生正确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讲故事,看电影、电视剧中的某些片断,分析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道理等,引导学困生认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性,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对现实的心理承受力。
再次,注意培养学困生的某些个性品质,如:勇敢、坚韧、百折不挠等精神,有意识地让他们独立地解决问题,使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有时也尝试失败和挫折的痛苦,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最后,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个性的学困生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如:内隐型的学困生要引导他们多和同学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参加体育锻炼和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使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使他们的心理个性得到锻炼,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心理障碍。
总之,我们必须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面向全体学生,当好学困生的心理医生,抓其心,导其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在完好状态”的一代“健康”人。使之成长为经得起风雨的参天大树,早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311300浙江林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