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中态式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ng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态式语,就是指人的身体各部位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表达的语言意义和思想感情。人生在世,身体各部分不停地运动,也就是在不停地诉说。据国外一些实验统计:人在交流中,语言传达的信息只是一小部分,可非语言因素传达的信息竟占了65%—93%。而态式语就是非语言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态式语,必能起到难以预料的效果。
  
  一、态式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在操作上力求做到亲切、民主、平等。而这些,又都与态式语的运用密不可分。
  亲切的态度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奖赏和鼓励,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微笑、赞许,能增强学生的信心,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获得情感满足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学生因为从老师的态式语中读出了亲切、赞许,也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就能主动配合老师,与老师之间达成共同的默契。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也就营造出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二、态式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化学课堂
  
  化学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勇气,不断实践的胆量,开放性地思维和自信自主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如能挖掘态式语功能,用体态操纵影响学生,与学生交流情感,那么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当一名怯场的学生结结巴巴地回答问题时,老师若皱着眉头,脸上满是不耐烦,目光隐含责备,学生必定会停止回答,而且再难有回答问题的胆量。而如果老师在学生答不出问题时仍然保持微笑,用慈爱的眼神注视学生,给学生以鼓励,那么学生必会坚持将问题答完,并逐渐克服怯场的毛病。这是因为老师的态式语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上面所提到的老师虽然没出声,但其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特别是眼睛,是最能传达微妙感情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能善于运用态式语,在使学生变得生动活泼、反应敏捷、聪明大胆方面一定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同样的道理,一个总是眉目含笑,用态式语向学生表示亲切和鼓励的老师,学生在听他的课时必然如坐春风,和煦宜人。这种身体力行的熏陶,也会使学生由胆怯变得大方,由软弱变得坚强,由不知变得有知,整个课堂也将会充满欢声笑语,学生畅所欲言,妙语连珠,教师欣慰愉悦。这样的课堂,有哪个化学老师不向往呢?
  
  三、态式语的运用是掌握教学艺术,营造教学氛围的需要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则,创设教学情景,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组合运用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方法、技能。
  罗伯特?特拉弗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既是表演艺术,态式语的运用也就在所难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依据课文内容,利用生动的动作,动情的语言、传神的情态、逼真的表演,促进学生视觉、听觉、运动觉相互配合,同时发生作用,将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结(即桑戴克的S—R理论),将会产生动人的诱惑力,使学生的思维情趣与教师的教学意图高度统一,使整个课堂气氛富有和谐的美感。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艺术地传授知识的才能。态式语的运用,也是教学艺术的一个方面。在教学流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在与学生交流。所以,善用态式语,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及教学艺术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作用。
  
  四、态式语的恰当运用,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情感融洽,能使学生在愉快而又亲切的气氛中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成为学习的主人。态式语是交流中非语言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态式语的无声诉说与有声语言相辅相成,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课堂教学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的交流过程。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化学老师,应善于利用激情澎湃的语言去教育学生,也要善用神态、动作等态式语感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优化课堂教学。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熟练运用精确恰当、生机和谐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应恰如其分地运用态式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553201贵州省赫章县白果中学)
其他文献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不要把语文教学看作只管语文知识的灌输,甚至是学生考试的需要,而应当把语文课当作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文学素养的学科。  读书能力是一个内涵非常非常的概念,读书品格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渗透过程,在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读书品格。    一、主动性品格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主动进取的精神,读书也是这样。语文
期刊
科技的更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教育手段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科学化,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成为教育的先导,它是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按教材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是优化组合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多种电教媒体巧妙地组合
期刊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其文大多为几经筛选的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语言规范精美,每篇文章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窗口。故在教学中,我们要透过这一美的窗口,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一、赏文悟意,感知绚丽迷人的自然之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赞美自然风光之文,教学中,教者可与学生在共赏其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遨游广袤的太空,欣赏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深入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如:
期刊
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
期刊
案例:  叶老师热爱文学,写得一手好文章,一笔漂亮的字,自身语文素质较高。叶老师教斯斯所在班语文3年了,但斯斯和班里的部分同学却产生了严重的畏考情绪,对学习语文没有信心,谈“语”色变。经常不更正试卷,试卷不给家长看,不签字,甚至将老师批改后的试卷揉成团扔进垃圾桶。有时还讨厌上语文课,语文成绩越来越不理想。  四年级,斯斯班新换了万老师教语文,一年后,斯斯和他的同学居然迷上了语文,甚至盼着万老师的各
期刊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诗一般的年龄,首先是他们极富想象,令人忍俊不禁的无忌童言,让他们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性来;再次,他们持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形象思维异常活跃,那好奇的眼睛,纯真的心灵常常在大自然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捕捉、发现和探索,然后不经意地去表达曾打动他们心灵的东西。这一切都成了一种写诗的优势。只不过这一优势资源潜藏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没有得到合理巧妙的开发。一旦这种
期刊
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    一、教学民主——创新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但对于低级年级学生来说,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深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呢?下面我就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要给学生巧妙设
期刊
思维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思维情境的创设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恰当地创设各种思维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否
期刊
在历届竞赛中,有不少求值的问题,其中一些题目如果都用常规方法解,则一是初一学生的知识有限,要做出正确结论较难,二是可能导致较难运算,而且结论还不正确,现举一例如下:  题:已知m2+m-1=0,则m3+2m2+1997=_______。  分析:从表面上看,只要求出之后,再代入所求的代数式中能求出结果。而此题目用初一或初二知识不容易求出m来,即使求出之生,也导致运算的麻烦。现介绍几种较简捷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