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类比法进行数学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时,倘若能科学合理地运用类比法,将新旧知识作类比分析,将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降低教学难度,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 类比法 运用
  
  类比法也叫类比推理法,是指根据两个问题有部分特征相类似,从而推出其它特征也可能相类似的一种推理方法。一般来说,为了解决数学问题B,我们可以从选择一个比较熟悉的且与问题B有某些类似特征的数学问题A入手,然后我们就能运用解决问题A的类似办法来解决问题B。下面,浅谈我的做法:
  一、善用类比法引出新概念
  数学概念是整个初中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由于数学概念是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抽象,因此学生在理解数学新概念时常常会感到十分困难。然而,在众多的概念中,有许多概念是有着类似地方的。因此,在新概念的提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类比的方法,这样就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因为被用于类比的旧概念是学生所熟悉的,所以学生容易从新旧事物的对比中接受新概念。
  例如:在讲授分式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类比分数的概念,揭示出分式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将分数的概念迁移到分式的概念上来,进而理解掌握分式的概念。操作设计如下: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复习分数的概念,然后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完成。
  问题:一名运动员进行跳伞训练,从600米的高空跳下,(1)若达到地面时用了25秒,那么运动员平均降落速度是多少?(2)若到达地面时用了t秒,那么运动员平均降落速度是多少?
  学生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难得出以下结果:(1)600/25;(2)600/t 。
  教师提问:600/25和600/t在形式上一样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样,理由是:跟小学所学过的分数的形式一样,都含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教师提问:600/25是分数吗?
  学生回答:是。
  教师提问:600/t是分数吗?
  因为在小学学习分数时,学生从没遇到过分母中含有字母的情况,因此学生对于教师的这一提问,不敢作出肯定回答,并处于思考状态。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者分母的区别,进而引出分式的概念:一般地,两个整式A、B相除(即A÷B)时,可以表示为A/B。如果B中含有字母,那么A/B就叫做分式,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教师通过纵向类比的方法引入分式的概念后,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横向类比的方法来自主探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善用类比法引出新定理
  在初中几何学中,有许多内容属于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的推导与证明。其中,有许多定理可以做相互类比,通过类比,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引出新定理的内容,猜想证明新定理的方法,作出推理论证。
  例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所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类比引出。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复习好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目的在于为下面探究三角形相似的办法做好铺垫。
  紧接着提问: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不可以转化为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呢?由此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类比角角边定理(AAS)和角边角定理(ASA),探究获得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探究过程设计如下:
  1.类比猜想: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是:对应角相等,而相似三角形区别于全等三角形的一大特点是:不要求对应边一定相等。由此猜想,类比角角边定理(AAS)和角边角定理(ASA),在不考虑“边”的情况下,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会相似?
  2.动手操作:已知△ABC,求作△A1B1C1,使∠A=∠A1 ,∠B=∠B1 。
  3.观察思考:△ABC和△A1B1C1相似吗?
  学生从直观上会感觉到△ABC和△A1B1C1是相似的。
  4.推理验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推理的办法,证明直观感觉的结果是正确的。
  5.总结归纳: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善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寻求新问题的解决办法。教会学生当拿到一道题时,首先懂得利用条件、结论的类似,或者结构形式上的类似,联想一道已经解决的题,从中得到启发,最终找出这道题的解决办法。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提醒学生,这种寻求解题方法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简单的可作类比的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八年级《分解因式》一章的内容后,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特地设计了这么一道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方程2x2 + x = 0的解是________。
  当学生拿到这道题时,思考的方向定会直奔方程的解法而去。然而,学生会发现在这个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而到目前为止,自己仅仅学过1次的方程,该习题已经超出原有的知识范围,因此会感到无从下手。此时,教师要通过类比多项式2x2+x的因式分解的办法,积极引导学生将方程2x2+x=0的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将方程变形为x(2x+1)=0.紧接着,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从小学学过的乘法性质(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0,那么其中至少有一个因数是0)的角度去理解方程x(2x+1)=0的意义,从而将二次方程x(2x+1)=0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x=0和2x+1=0.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求解一次方程x=0和2x+1=0,找到二次方程2x2+x=0的解。
  总之,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能运用类比法的问题是很多的。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类比法的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贺海英、侯新华:《类比法在数学分析教学中的运用》,新疆教育出版社,2001
  [2] 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 郑毓信:《问题解决和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536003广西北海市银海区银滩中学)
其他文献
政治学科的教学,由于其学科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大多数教师采取以讲授式为主的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凭着一本书,一支粉笔,重灌输,不重启发,重传授知识,不重视能力培养,要教师作用,不要学生作用,重统一要求,不重个性发展。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导致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普遍下降,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不理想。本人认为,要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一、要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激发兴趣,教给方法,积极引导,寻找规律,发挥想象,这样才能提高识字效率,事半功倍。    一、象形识字法    象形识字法是利用图画帮助识记字形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象形字。用此法识字,既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山”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教育 教学 感悟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总结经验教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年
期刊
家长向教师询问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时,听到很多教师是这样评价学生的:1.这个学生在校很听话,很文静。2.这个学生太调皮了,上课不守规矩,好动。这两种评价,一听就能分辨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大部分教师把第一种说法作为学生的美德,而把第二种说法就作为坏学生的标准。这样对吗?语文教师希望他的学生长大后都成为文学家,数学教师希望他的学生长大后成为数学家,体育教师希望他的学生长大后都得体育冠军等等,这可能吗
期刊
【摘要】朗读训练可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够培养学生语感,也能提高学生审美意识,还能加强学生知识迁移,同时朗读训练的形式具有丰富多样性。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浅谈笔者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阅读实践 朗读训练 发展学生语言 培养 语感 提高 审美意识 加强知识迁移 多样性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在语文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想象力。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联贯,对文章的结构和节奏把握得更加准确;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体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确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授之以渔,保证学生有主动学习语文的工具、学以致用,让学生将语文学习坚持下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诱发 主动性 授之以渔 学以致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要创设生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放飞他们的思维,重视指导朗读,尊重每一位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生命活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要努力实践新的教学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语文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笔者认为,对于语文课堂上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必须准确区分、区别对待,并且充分利用各种“显性”和“隐性”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 生成性资源 处理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经逐步确立,于是课堂上就不可避免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插曲”,该如何对待这种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呢?  一、对于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必须准确区分、区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