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男的“他者”身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横向项目“英美文学研究”(合同编号:2015AH01);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英国后现代戏剧不自然叙事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16D78)”;教育部英语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编号:TS12154)等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自由生活》中的武男作为华裔移民,用自己的努力积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最终获得梦寐以求的自由生活。然而,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他者”身份却从语言、亲情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他带来巨大的困惑和障碍。
  关键词:武男;他者;自由
  作者简介:江松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
  哈金作品《自由生活》中的武男是以留学深造的身份来到美国的,然而永远留在美国生活下去的决定,让他的生活瞬间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使他成为了“他者”形象,而非以主人的身份生活。武男要融入到当地的主流文化当中,被其接受,寻求生存的机会,然而,这一切对他都是太难了。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在有些领域仍旧对人以肤色来判断高低贵贱的社会而言,属于黄色人种的武男就不能过于计较,甚至有时还要放下自尊,以博取生存的机会,在这样一个白人文化至上的主流社会而言,武男是一个“他者”。即使是写作,武男也要放弃熟悉的汉语转用陌生的英语,因为在这里汉语就是“他者”,不被人所接收。要想有所成就、被主流文化所接纳,就必须用英语进行创作。虽然不容易,但武男明白,这是他必须要做的决定。
  在中国与武男的关系之间,武男又成为了“他者”。即使后来有机会踏上中国的土地,他又以一种新的“他者”形象出现。原因是他对中国的印象仍旧停留在多年前离开时的記忆当中,现在的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好友丹宁的生活状态让他对这里的人情世故充满了困惑和鄙夷,一切都让他既熟悉又陌生,在这里他成为了一个 置身事外的“他者”。就连母亲都嚷嚷着要同他一起去美国赚取大把的金钱,家人也认为只要移民就能轻易实现生活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不在意武男对于海外生活艰难的善意提醒。在这里他们好像互为“他者”。观念差距之大,互相难以理解,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以至于回到美国之后的武男身心俱疲,后悔没听萍萍不让他回去的劝告。
  在情感生活上,注重物质满足的蓓娜,对武男来说完全就是一个陌生人,她就是一个“他者”。蓓娜对他来讲仍然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他者”。他们没有任何的共同话语,哪怕对以往本该美好的回忆都让他心生烦恼。以至于伴随着他的离去,蓓娜给他的名片也让他扔到车窗外,随风而去。
  对萍萍来讲,武男就是生活中的一个“他者”。武男所要的只是萍萍给他养育孩子,维持家的存在。但萍萍却用等待和宽容希望换回武男对她的爱,默默承受生活中的一切,同武男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维持一个家的完整。为了这,她愿意等待武男情感的回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武男这个生活上和感情上的“他者”让她吃尽了苦。幸运的是,故事的最后,武男终于经过一番情感的波折认识到了萍萍对于他的重要性,也真正体会到了萍萍对他的真爱。这个互为“他者”的关系,才终于消解了。
  对于初到美国的涛涛来说,美国就是一个“他者”的形象,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又充满神秘。或许他不知道是,中国也将成为他生命中的“他者”,离他远去。武男夫妇坚持让涛涛和其它 孩子一样学习去,而不去上双语学校,是因为他们明白,在美国生活,就要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借用“龚琳达”之口说:“长期来,我一直希望能造就我的孩子能适应美国的环境但保留中国的气质,可我哪能料到,这两样东西根本是水火不相容,不可混和的。”[1]海蒂家中的色情杂志随处乱放,让萍萍感觉不可思议。但海蒂认为这对孩子的教育而言再正常不过了,这让思想观念传统的萍萍很难接受对孩子的这种开放式的性教育方式,他们的观念对于这种文化而言就是“他者”。随着年岁的增加,涛涛的变化让父母难以招架。他沉迷网络,甚至利用网络写情书、交女朋友。这让望子成龙的武男和萍萍异常生气,儿子俨然成为了 他们生活中的“他者”,他们不知道这个小脑袋瓜里都装些什么东西。武男夫妻的生活本身不易,然而儿子又上网成瘾、不争气。对父母的苦心不闻不问,尽想着法子贪玩的涛涛终于挨了武男狠狠一顿揍。
  其实,站在英语这种语言的角度来说,武男又何尝不是以“他者”的形象出现的呢。用英语写作让武男下笔很难,词汇的表意和句式结构和汉语有很大的差别,这种语言对武男是陌生的,是难以驾驭的。然而在美国这个英语处于话语霸权地位的文化中,武男别无选择,只能逼着自己用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语言进行思考和诗歌创作,不这样做的话,他就很难在诗歌创作方面走得更远。为了生存,“我得养家糊口,必须接受世界已经给我的角色,继续用英语把小说写下去,一条路走到黑”。
  在生活和写作之间,武男挣扎着;在妻子萍萍和恋人蓓娜之间,武男痛苦着;在遥远的中国和正生活着的美国之间,武男悲愤着,感叹“要是我们能从血里把故国挤出去就好了”;在汉语和英语之间,武男的笔管内充满了畏惧。[2]他者形象在这部作品中处处可见,而又处处发人深思。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又透露着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必然联系。他者形象就像阻挡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堵无形的墙,使人既陌生又熟悉、既接近又远离。它成为了自由生活之路上的一种障碍,横亘在人们面前,让人无法逾越。它使人不能真正的接近那些看似熟悉的人或事物,隔断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使一切都陌生化了。武男要想在这个充满他者的社会中寻求真正的自由生活,注定要经受重重的考验。
  参考文献:
  [1]戴耀琴.论哈金的中国小说[J].小说评论,2011(5):14.
  [2]薛荣.哈金笔记[J].山西文学,2011(11):86.
其他文献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我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以下体会:  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 “让学生亲身经历
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能有效留住消费者、防止消费者流失,提高电子商务产品的销售量及提高电子商务网站的竞争力。但随着信息和访问用户的指数级增加,以往的推荐算法都显得过于庞大和复杂,严重的影响效率。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先将目标消费者细分,然后再对不同的消费者做出不同的推荐,实现个性化推荐。消费者细分就是将具有异质特征的消费者进行聚类的过程,细分后的每一类消费者具有相似的需求和购买特征。在WEB网站中,
在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食品风险信息经过自媒体传播,会呈现出声音多元化、影响面积大、受众情绪发酵速度快的显著特征。尤其是乳制品的安全问题频发,使得广大消费者对
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文史研究者,担任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  疫情未去,汛情又来。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暴雨明显增多,全国共计2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占全部超警河流的92%,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江苏等地发生洪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水患一直是中国的发展之痛,贯穿了上下五千年。为了解决这个痛点,从都江堰到郑国渠,从大运河到南水北调,中华民族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