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考理科;综合题;复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44-02
中考理科综合题是以初中的物理、化学等知识为载体,将每个学科内部各章节的知识、或两个学科的知识渗透、交叉、综合而成的一种试题。它强调能力立意,以综合能力涵盖学科能力,多以科技问题、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这些试题着眼于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全面模拟和再现了实际问题的真实场景,要求学生注意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过程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问题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强调各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符合当前的中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理科综合题的特点
近些年我省中考理科综合题出现的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在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中不出现,所以综合题的难度相对较小。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典型考题来看看我省理科综合题的特点。
例1 (2008年河北)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答案:D
评注:“水”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物质,物理和化学课上都单独讲到过水,所以它就成为理化综合命题最常出现的一个载体。物理和化学对“水”讲解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四个选项也从物理、化学不同角度对水的性质进行了考查,这就构成了一道典型的理化综合题。以两个学科交叉的内容为载体,从不同侧面考查同一事物,是我省理化综合题的常见的命题方式。
例2 (2007年河北)从下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乙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丙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C
评注:实验是两个学科的支柱,所以综合题也经常以实验为载体。虽然这类题综合了理化的知识,但是它考查均是各自学科最基本的内容。无论出题的背景如何,基础性的原则不会变,重基础是理化综合题的一大特点。
例3(2008年河北)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祥云”火炬,内装燃料是液态丙烷。常温下,丙烷气体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变成液态,灌装在火炬内。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 xO2 点燃 →yCO2+zH2O,则x值为____________。已知丙烷的热值为5.04×107J·kg-1,完全燃烧0.05kg丙烷,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 J。
答案:压缩体积(或增大压强); 5; 2.52×106
评注:北京奥运会火炬处处闪现科技之光,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的理念。由于高科技的产品往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所以现代科技的热点问题也是理化综合题的背景和线索,关注现代科技是理科综合题的又一大特点。
例4(2008年河北)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
A.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关闭电器后拔掉插头D.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
答案:A
评注:2007年被称为节能减排年,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行。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很快就进入了考查的范围。因为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学生的素质,也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是我省理化综合题的一大特点。
例5(2007年河北)锅炉发生爆炸,可能是由于锅炉内水垢过厚或缺水造成的。为了防止锅炉爆炸,常采用下列措施:
(1)锅炉使用软水。生活中区别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 。
(2)通过锅炉水位计指示情况,及时向锅炉内补充水。水位计应用了__________原理。
(3)定期清洗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请写出用稀盐酸清洗水垢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肥皂水(其他合理的物质也可) (2)连通器
(3)CaCO3 2HCl=CaCl2 H2O CO2↑或Mg(OH)2 2HCl=MgCl2 2H2O
评注: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理化综合题,联系实际问题也是理化综合题的一大特点。这类问题实用性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命题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平时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由以上几题管中窥豹,可看出我省理科综合题有以下特点:理科综合题经常以两个学科交叉的内容、实验、社会和科技热点问题、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为背景和载体,从不同学科或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来考查同一事物,这其中特别突显了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和科技热点这几大特点。
二、备考建议
综合往年的理科综合能力考试情况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与命题原则,现对中考复习和今后理科综合教学提出以下的复习对策,即:夯实基础、注意综合、联系实际和关注热点。
1.夯实基础,突出知识梳理,注重学科内部综合。
综合题考试首先是学科内部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因此,复习要抓好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以教材为线索,以课程标准中覆盖的知识点作为重点,特别要注重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最终要会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复习要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读懂图示的意义,并能从中找出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复习要突出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注意综合,适度重视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理科综合测试中的跨学科综合,体现了科学、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复习中要注意单学科知识的交汇点有哪些,可能会出现哪些试题。如物质的特性、原子结构、能量转化、实验器材的原理和使用等方面。
由于某些知识点在两门学科中都可能涉及到,但由于不同学科讲述的侧重点不同或深度不同,学生复习过程中要不断比较,善于综合。例如燃烧,物理中要学习燃烧时放出热量,知道燃料的热值,能进行热量的计算,而化学则要学习燃烧的本质,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又如对“分子”、“原子结构”的理解,在物理、化学中均涉及,但说法有所不同,学生要有较全面统一的认识。物理、化学教师需一定时间的集体备课,综合讲授。
3.联系实际,拓宽视野,提高对自然学科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理科综合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更加真实、全面地再现和模拟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局部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理解。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
复习过程中教师可选取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们去联想制造或使用它时涉及的理化知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取一把不锈钢勺,要求学生分别从物理和化学方面来叙述所应用的知识,如光的反射、压强、化学性质等等。经常不断地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所学知识就不会孤立起来,就能形成联系实际思考的习惯。联系实际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科技产品、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等。
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应该把教材中的“STS”、“想想做做”、“科学世界”等内容仔细阅读,因为题目背景很可能就来源于这里。
4.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
因为理化综合题命题的一个来源就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所以复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关心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通常这些内容课本中是没有的,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并考虑和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注意多学科知识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张桂英】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44-02
中考理科综合题是以初中的物理、化学等知识为载体,将每个学科内部各章节的知识、或两个学科的知识渗透、交叉、综合而成的一种试题。它强调能力立意,以综合能力涵盖学科能力,多以科技问题、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这些试题着眼于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全面模拟和再现了实际问题的真实场景,要求学生注意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过程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问题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强调各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符合当前的中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理科综合题的特点
近些年我省中考理科综合题出现的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在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中不出现,所以综合题的难度相对较小。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典型考题来看看我省理科综合题的特点。
例1 (2008年河北)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答案:D
评注:“水”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物质,物理和化学课上都单独讲到过水,所以它就成为理化综合命题最常出现的一个载体。物理和化学对“水”讲解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四个选项也从物理、化学不同角度对水的性质进行了考查,这就构成了一道典型的理化综合题。以两个学科交叉的内容为载体,从不同侧面考查同一事物,是我省理化综合题的常见的命题方式。
例2 (2007年河北)从下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乙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丙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C
评注:实验是两个学科的支柱,所以综合题也经常以实验为载体。虽然这类题综合了理化的知识,但是它考查均是各自学科最基本的内容。无论出题的背景如何,基础性的原则不会变,重基础是理化综合题的一大特点。
例3(2008年河北)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祥云”火炬,内装燃料是液态丙烷。常温下,丙烷气体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变成液态,灌装在火炬内。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 xO2 点燃 →yCO2+zH2O,则x值为____________。已知丙烷的热值为5.04×107J·kg-1,完全燃烧0.05kg丙烷,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 J。
答案:压缩体积(或增大压强); 5; 2.52×106
评注:北京奥运会火炬处处闪现科技之光,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的理念。由于高科技的产品往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所以现代科技的热点问题也是理化综合题的背景和线索,关注现代科技是理科综合题的又一大特点。
例4(2008年河北)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
A.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关闭电器后拔掉插头D.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
答案:A
评注:2007年被称为节能减排年,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行。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很快就进入了考查的范围。因为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学生的素质,也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是我省理化综合题的一大特点。
例5(2007年河北)锅炉发生爆炸,可能是由于锅炉内水垢过厚或缺水造成的。为了防止锅炉爆炸,常采用下列措施:
(1)锅炉使用软水。生活中区别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 。
(2)通过锅炉水位计指示情况,及时向锅炉内补充水。水位计应用了__________原理。
(3)定期清洗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请写出用稀盐酸清洗水垢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肥皂水(其他合理的物质也可) (2)连通器
(3)CaCO3 2HCl=CaCl2 H2O CO2↑或Mg(OH)2 2HCl=MgCl2 2H2O
评注: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理化综合题,联系实际问题也是理化综合题的一大特点。这类问题实用性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命题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平时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由以上几题管中窥豹,可看出我省理科综合题有以下特点:理科综合题经常以两个学科交叉的内容、实验、社会和科技热点问题、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为背景和载体,从不同学科或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来考查同一事物,这其中特别突显了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和科技热点这几大特点。
二、备考建议
综合往年的理科综合能力考试情况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与命题原则,现对中考复习和今后理科综合教学提出以下的复习对策,即:夯实基础、注意综合、联系实际和关注热点。
1.夯实基础,突出知识梳理,注重学科内部综合。
综合题考试首先是学科内部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因此,复习要抓好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以教材为线索,以课程标准中覆盖的知识点作为重点,特别要注重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最终要会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复习要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读懂图示的意义,并能从中找出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复习要突出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注意综合,适度重视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理科综合测试中的跨学科综合,体现了科学、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复习中要注意单学科知识的交汇点有哪些,可能会出现哪些试题。如物质的特性、原子结构、能量转化、实验器材的原理和使用等方面。
由于某些知识点在两门学科中都可能涉及到,但由于不同学科讲述的侧重点不同或深度不同,学生复习过程中要不断比较,善于综合。例如燃烧,物理中要学习燃烧时放出热量,知道燃料的热值,能进行热量的计算,而化学则要学习燃烧的本质,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又如对“分子”、“原子结构”的理解,在物理、化学中均涉及,但说法有所不同,学生要有较全面统一的认识。物理、化学教师需一定时间的集体备课,综合讲授。
3.联系实际,拓宽视野,提高对自然学科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理科综合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更加真实、全面地再现和模拟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局部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理解。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
复习过程中教师可选取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们去联想制造或使用它时涉及的理化知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取一把不锈钢勺,要求学生分别从物理和化学方面来叙述所应用的知识,如光的反射、压强、化学性质等等。经常不断地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所学知识就不会孤立起来,就能形成联系实际思考的习惯。联系实际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科技产品、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等。
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应该把教材中的“STS”、“想想做做”、“科学世界”等内容仔细阅读,因为题目背景很可能就来源于这里。
4.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
因为理化综合题命题的一个来源就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所以复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关心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通常这些内容课本中是没有的,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并考虑和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注意多学科知识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张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