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然而,由于各方面的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基于此,本文将从伦理道德、思维方式、饮食习惯、社交礼仪四个方面对比中西方文化,寻找差异,以便在交流时更加地顺畅。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饮食习惯;社交礼仪
文化是民族的,但又是世界的。放眼望去,多少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多少民族的文化又展现出世界的五彩缤纷。文化的价值是多样的,它是人类所创造的,同时又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上。文化的交流分为同类文化交流和异类文化交流,异类文化交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基于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之上的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文化不同,难免会出现交际上的障碍,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鉴于此,本文试着从几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旨在抛砖引玉,让后来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伦理道德上的差异
中国伦理道德的基础是儒家伦理道德,儒家伦理道德以“仁”为核心。从本质上来说,儒家伦理道德强调的是私德,为何说是私德,这点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中可以看出,因为强大的封建王朝在尊崇儒家文化时始终是家天下,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又无形中向黎民百姓透露“人以为私”的观念。”因此,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倾向于用私心来处理社会生活和工作问题。然则,在西方,人是抽象的,人与人之间是独立自由的。这主要是受西方契约精神和法律的影响,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利益都与社会有联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强调社会共有。从这方面来说,西方的伦理道德是公德,对比中国的私德,在处理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的时候西方比中国更加的透明,更加的公正,也更加的有效率。
为什么中国伦理道德和西方伦理道德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因为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经济的主要运作方式。这样的经济制度决定了绝大多数人要被土地所束缚,一生都会生活在一个村落里,这样一来社会的流动性就会大大的降低。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道德便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此种伦理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自觉共同发挥作用。古代西方主要是通过城邦之间的掠夺和依靠海上贸易而进行的不稳定式的生活,这种不稳定的生活方式造就了西方的独立人格冒险精神和相对理性的思维。
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思维决定行为,每个人都有思维,但不同的思维会导致在对待相同事物时产生不同的反应。中国人思考问题会想的比较多,可以用委婉含蓄四个字来概括中国人的思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君子往往在言谈举止上都透露一个“礼”字,“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对于那些没有文化的不讲“礼”的人的行为往往会以莽夫冠之。而在西方,由于不受儒家这种思想的熏陶,且自身文化中比较强调个性和自我,所以大多数人都比较有特色、有个性,没有去评判君子的统一标准。如果用中国的标准去评判西方人,那么大多数人都不符合。在中国,一个比较有涵养的人在公共场合的发言,语速往往很慢,声音以低沉为主,全文缓和平顺,全场听众保持安静。而西方人的公共场合发言主要以慷慨激昂,滔滔不绝,吸引听众为主,更有甚者是全程互动。西方人善于行为上的表达还可以从其各种体育运动上看出,篮球、足球、板球,这些运动都充满活力和暴力,也可以说是对感官的一种巨大刺激,而中国人比较喜欢的运动是象棋、围棋等等,球类以乒乓球为主,这些运动都比较轻松,没有那么暴力。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维趋向于“静”,西方人趋向于“动”。
中国人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处事追求稳,做事不极端,比较沉着冷静。落叶归根、安土重遷便是现实中对“稳”的最有利的表现。“太极学说”讲求和谐,这一点和中庸思想有相似之处。中国之“中”的本质就是和谐,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遇事不喜欢与别人争吵的原因,“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将军肚里能跑马,宰相肚里能称船”,这些话人人皆能熟背。西方人遇事只看事实,只看对错,分厘必争。无论什么事情的结果都只有一个:要么你赢我输,要么我赢你输,不存在半点的退让。以公交车让座一例来说明,在中国,公交车上让座现象很普遍,让座的原因就是让给更需要的人,这种奉献是发自内心的,也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而在西方,让座几乎不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是这么认为的,你让座给我是对我的一种侮辱,你认为我身体上不如你,是一种歧视;还有一种就是大家会认为自己花钱买车票,坐自己的座位是一种权利的享受,不让座是理所当然的。由此可以发现中国人在考虑问题时比较“感性”,西方人比较“理性”。
三、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说道中西方饮食我们的腦子里很容易就会闪现出“中餐”和“西餐”两个词,这两个词很显然的说明了中西在饮食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者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
西方饮食文化比较单一,没有中国饮食那么讲究。在中国,人们见面通常会以“你吃饭了吗?”作为打招呼的一种方式。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如果问别人“你吃饭了吗”,它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它是想请别人一起吃饭的意思,而在中国只是简单的见面寒暄用语而已。中国饮食注重味道和外观,比较感性,注重颜色的搭配,中国的八大菜系足以证明,酸甜苦辣,色彩纷呈,各具特色。西方的饮食更注重科学和营养,不追求口感和色彩搭配。身体里缺什么就吃什么,每天饮食都是按照需求来补给,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比如早餐牛奶鸡蛋面包就是一组非常有营养的搭配。西方人喜欢吃蔬菜水果沙拉,并不是因为口感好,而是因为烹饪后的水果蔬菜营养会有所流失,没有未加工的营养丰富。在西方的餐馆里,不会像中国那样,用餐时大声说笑。通常西方人在用餐时讲究安静的,追求浪漫的氛围,他们很少说话,也不会出现拼命劝人喝酒的情况。他们实行分食制,用刀叉自己吃自己盘中的食物,这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大相径庭的。
四、社交礼仪上的差异
中国自古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国际交往需要礼仪,人与人的交往也需要礼仪。握手礼仪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正规的见面问候的方式。但即使是这样中西方在握手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主要表现在握手的主动顺序上:在中国男女见面很少有女性主动先伸出手来,一般都是男士先伸出手来,完成握手这个动作的。但是在西方恰恰是刚好反过来的,在西方的交际场合,只有女方先伸出手来,男方才能去握女方的手,而且为了表示对女方的尊重男方必须要摘下帽子,脱掉手(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套。在国际上这叫做“绅士风度”。
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握手礼仪有如此差异,这是为什么?从根本上来说是中西两种文化体制的差异。传统中国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纲常伦理,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中国人脑海中根深蒂固。中国的女子长期在儒家纲常礼教的影响下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内敛传统,委婉含蓄,矜持保守的涵养。不论是在家庭、事业还是人际交往中女子往往都处于被动状态。在西方宗教思想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而此种自由和平等不会因为种族、性别和年龄而有所改变。反而,因为女士是弱势群体,男士则事事替女士考虑,尊重女士,为女士排忧解难,交际场合男士通过女士优先来展示自己的绅士风度。
总的来说,民族无优劣,文化有异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饮食习惯、社交礼仪。
以上就是本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的一点浅薄看法,不成理论,也不成系统。希望大家据此能在中西方文化实践中有所收益。
参考文献:
[1]蔡荣寿,佟青.跨文化交际教程[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2.
[2]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灵,尤西林,谢文都.中西文化交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
[4]姜平.中西文化概论[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7.
作者简介:
胡志天(1991.5—),男,汉族,安徽蚌埠人,硕士学历,兰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饮食习惯;社交礼仪
文化是民族的,但又是世界的。放眼望去,多少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多少民族的文化又展现出世界的五彩缤纷。文化的价值是多样的,它是人类所创造的,同时又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上。文化的交流分为同类文化交流和异类文化交流,异类文化交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基于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之上的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文化不同,难免会出现交际上的障碍,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鉴于此,本文试着从几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旨在抛砖引玉,让后来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伦理道德上的差异
中国伦理道德的基础是儒家伦理道德,儒家伦理道德以“仁”为核心。从本质上来说,儒家伦理道德强调的是私德,为何说是私德,这点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中可以看出,因为强大的封建王朝在尊崇儒家文化时始终是家天下,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又无形中向黎民百姓透露“人以为私”的观念。”因此,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倾向于用私心来处理社会生活和工作问题。然则,在西方,人是抽象的,人与人之间是独立自由的。这主要是受西方契约精神和法律的影响,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利益都与社会有联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强调社会共有。从这方面来说,西方的伦理道德是公德,对比中国的私德,在处理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的时候西方比中国更加的透明,更加的公正,也更加的有效率。
为什么中国伦理道德和西方伦理道德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因为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经济的主要运作方式。这样的经济制度决定了绝大多数人要被土地所束缚,一生都会生活在一个村落里,这样一来社会的流动性就会大大的降低。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道德便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此种伦理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自觉共同发挥作用。古代西方主要是通过城邦之间的掠夺和依靠海上贸易而进行的不稳定式的生活,这种不稳定的生活方式造就了西方的独立人格冒险精神和相对理性的思维。
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思维决定行为,每个人都有思维,但不同的思维会导致在对待相同事物时产生不同的反应。中国人思考问题会想的比较多,可以用委婉含蓄四个字来概括中国人的思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君子往往在言谈举止上都透露一个“礼”字,“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对于那些没有文化的不讲“礼”的人的行为往往会以莽夫冠之。而在西方,由于不受儒家这种思想的熏陶,且自身文化中比较强调个性和自我,所以大多数人都比较有特色、有个性,没有去评判君子的统一标准。如果用中国的标准去评判西方人,那么大多数人都不符合。在中国,一个比较有涵养的人在公共场合的发言,语速往往很慢,声音以低沉为主,全文缓和平顺,全场听众保持安静。而西方人的公共场合发言主要以慷慨激昂,滔滔不绝,吸引听众为主,更有甚者是全程互动。西方人善于行为上的表达还可以从其各种体育运动上看出,篮球、足球、板球,这些运动都充满活力和暴力,也可以说是对感官的一种巨大刺激,而中国人比较喜欢的运动是象棋、围棋等等,球类以乒乓球为主,这些运动都比较轻松,没有那么暴力。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维趋向于“静”,西方人趋向于“动”。
中国人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处事追求稳,做事不极端,比较沉着冷静。落叶归根、安土重遷便是现实中对“稳”的最有利的表现。“太极学说”讲求和谐,这一点和中庸思想有相似之处。中国之“中”的本质就是和谐,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遇事不喜欢与别人争吵的原因,“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将军肚里能跑马,宰相肚里能称船”,这些话人人皆能熟背。西方人遇事只看事实,只看对错,分厘必争。无论什么事情的结果都只有一个:要么你赢我输,要么我赢你输,不存在半点的退让。以公交车让座一例来说明,在中国,公交车上让座现象很普遍,让座的原因就是让给更需要的人,这种奉献是发自内心的,也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而在西方,让座几乎不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是这么认为的,你让座给我是对我的一种侮辱,你认为我身体上不如你,是一种歧视;还有一种就是大家会认为自己花钱买车票,坐自己的座位是一种权利的享受,不让座是理所当然的。由此可以发现中国人在考虑问题时比较“感性”,西方人比较“理性”。
三、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说道中西方饮食我们的腦子里很容易就会闪现出“中餐”和“西餐”两个词,这两个词很显然的说明了中西在饮食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者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
西方饮食文化比较单一,没有中国饮食那么讲究。在中国,人们见面通常会以“你吃饭了吗?”作为打招呼的一种方式。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如果问别人“你吃饭了吗”,它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它是想请别人一起吃饭的意思,而在中国只是简单的见面寒暄用语而已。中国饮食注重味道和外观,比较感性,注重颜色的搭配,中国的八大菜系足以证明,酸甜苦辣,色彩纷呈,各具特色。西方的饮食更注重科学和营养,不追求口感和色彩搭配。身体里缺什么就吃什么,每天饮食都是按照需求来补给,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比如早餐牛奶鸡蛋面包就是一组非常有营养的搭配。西方人喜欢吃蔬菜水果沙拉,并不是因为口感好,而是因为烹饪后的水果蔬菜营养会有所流失,没有未加工的营养丰富。在西方的餐馆里,不会像中国那样,用餐时大声说笑。通常西方人在用餐时讲究安静的,追求浪漫的氛围,他们很少说话,也不会出现拼命劝人喝酒的情况。他们实行分食制,用刀叉自己吃自己盘中的食物,这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大相径庭的。
四、社交礼仪上的差异
中国自古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国际交往需要礼仪,人与人的交往也需要礼仪。握手礼仪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正规的见面问候的方式。但即使是这样中西方在握手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主要表现在握手的主动顺序上:在中国男女见面很少有女性主动先伸出手来,一般都是男士先伸出手来,完成握手这个动作的。但是在西方恰恰是刚好反过来的,在西方的交际场合,只有女方先伸出手来,男方才能去握女方的手,而且为了表示对女方的尊重男方必须要摘下帽子,脱掉手(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套。在国际上这叫做“绅士风度”。
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握手礼仪有如此差异,这是为什么?从根本上来说是中西两种文化体制的差异。传统中国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纲常伦理,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中国人脑海中根深蒂固。中国的女子长期在儒家纲常礼教的影响下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内敛传统,委婉含蓄,矜持保守的涵养。不论是在家庭、事业还是人际交往中女子往往都处于被动状态。在西方宗教思想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而此种自由和平等不会因为种族、性别和年龄而有所改变。反而,因为女士是弱势群体,男士则事事替女士考虑,尊重女士,为女士排忧解难,交际场合男士通过女士优先来展示自己的绅士风度。
总的来说,民族无优劣,文化有异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饮食习惯、社交礼仪。
以上就是本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的一点浅薄看法,不成理论,也不成系统。希望大家据此能在中西方文化实践中有所收益。
参考文献:
[1]蔡荣寿,佟青.跨文化交际教程[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2.
[2]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灵,尤西林,谢文都.中西文化交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
[4]姜平.中西文化概论[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7.
作者简介:
胡志天(1991.5—),男,汉族,安徽蚌埠人,硕士学历,兰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